中药“淫羊藿”的由来

淫羊藿的传说
南北朝时期,有些牧羊人发现,羊啃吃一种小草后,发情次数明显增多。公羊阳具勃起不软,与母羊交配次数增多,交配时间延长,而吃其他野草则无此功效。
有一次,陶弘景采药途中,无意中听牧羊人谈及此事,后经实地考察,认定这种小草具有壮阳的作用。由于此草能使羊淫性增加,陶弘景便给这种草取名为淫羊藿。
淫羊藿 (《本经》)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应用】
1.用于阳萎、尿频、腰膝无力。本品有补肾壮阳的功效,故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证 候。可以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熟地、枸杞子、仙茅等补肾壮阳药同用。
2.用于风寒湿痹或肢体麻木。本品有祛风除湿作用。如仙灵脾散,即以本品配伍威灵仙、苍耳子、桂心等药同用,治上述病证。又如(《食医心镜》)淫羊蕾酒,即以本品一斤,烧酒十斤,浸十日,每服一两,一日二、三次(酒量小者酌减),治风寒湿痹,疼痛或麻木;也治阳萎。
【用量用法】10〜15g,水煎服;也可浸酒、熬膏或入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