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浅尝-淫羊藿(仙灵脾)
一、前人的肩膀——历代本草摘录:
《本经》:淫羊藿 全草 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名医别录》:无毒。主坚筋骨,消瘰疬,赤雍,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平。主坚筋益骨。《日华子本草》:仙灵脾,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人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卷,中年健忘。《开宝本草》:味辛,寒,无毒。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有子。
《本草纲目》:乃手足阳明、三焦、命门药也。真阳不足者宜之。
《本草经疏》:《本经》言寒者,误也。可升可降,阳也。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故主阴痿绝阳,益气力,强志。茎中痛者,肝肾虚也,补益二经,痛自止矣。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辛以润其燥,甘温益阳气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肝主筋,肾主骨,益肾肝则筋骨自坚矣。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者,因阳旺则阳道数举,频御女而精耗伤,故无子也。简误:虚阳易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并忌之。
《本草乘雅》:茎高二三尺,细紧十,经冬不凋,可想见其作用矣。一茎三桠,一桠三叶,具异木生成之数,助长厥阴之用,坚固淫业者也。
《本草崇原》:羊为火蓄,藿能淫羊,盖禀水中之天气,而得太阳阳热之气化也。禀水中之天气,故气味辛寒。得太阳之阳热,故主治阴痿绝伤。太阳合膀胱寒水之气,故治茎中痛,利小便。太阳之气,上合于肺,内通于肾,故益气力,强志。淫羊藿禀太阳之气,而功能治下
《得配本草》:得覆盆、北味,治三焦冷嗽。配威灵仙,治痘疹入目。君生姜、茶叶,治气胀不食。浸无灰酒,治偏风不仁。巴戟、锁阳、仙茅、淫羊藿,均须生地汁浸透,焙干用。再重用滋阴之剂,以制其热,庶无阳旺阴亏之患。今人动以此为种子良方,服之者多致阳亢阴竭,精液干涸,反受其害,则惑之甚者也。
《本草经解》:淫羊藿气寒,秉天冬令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辛无毒,得地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茎,玉茎也,火郁于中,则痛。热者,清之以寒,郁者,散之以辛,所以主茎中痛也。小便气化乃出,辛寒之品,清肃肺气,故利小便。肺主气,辛润肺。
《神农本草经读》:绝伤者,脉络绝而不续也,《金匮》云「脉络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羊藿气寒味辛,具水天之气,环转运行,而能续之也。
《本经疏证》:诸疏本经家类视阴痿为阳不充,淫羊藿之性偏寒,则难于置说,以故改寒为温,辛温之物治阴痿固当矣,不知于阴痿绝伤,茎中痛,小便不利,亦有当否耶?夫绝之训为过。阳过盛阴不得与接,阴过盛阳不得与接之谓也。
二、假装自己是神农——以下为现阶段个人体悟和不成熟理解:
1.上个实拍图
干品图,一堆乱七八糟的叶子。抓一撮,质硬,沉甸甸的,和苏叶薄荷这些叶子完全不一样。稍微一闻就一股荤的味道。煮完之后发现锅沿粘了一层油脂洗不掉。
2.汤汁的气味让我想起海带,有那么一点相似但没那么腥。这个气味偏荤偏沉,行不太远。入口第一感觉苦。尝一小口,又苦又涩,钻舌头。干脆喝多点,苦味不那么明显了,反而有点甘,舌上生津。缓缓咽下去,略微有点喝荤汤的厚的感觉,余味仍然是苦涩钻,久久不能散去。
3.质重、沉、苦能走下,往下走得应该是比较远。气荤,味厚,味甘生津,油脂显露其滋养之性。气能散,钻舌头,则辛散。有点涩味,应该是能收的。总体来说,这个药能走能守,能散能收,能上能下,动性为阳,所以甘温助阳,辛、苦而不燥,不具攻伐之力。总体来说,气味降多于升,多入下焦。用于补益单味药应该就能起作用。
4.本草有言温有言寒,其实应该也是偏性不太大,具有两面性也不矛盾,入下焦能降是稍微有一些带动作用的,但是带动力不强不能说它苦泻折损气血。入下焦又滋养又具有动性补肾壮阳是无可厚非的,肾强则筋骨壮,气化顺畅风湿自去。茎痛、下部疮等,要么里头虚了不充实,淫羊藿补肾让它充实起来津血运行顺畅了之后就好了;要么里头有郁热了,淫羊藿的辛能散结,苦润退热,也是可以治。本草言久服能使人无子又说能使人有子,看似矛盾其实还是个平衡问题,本来不虚使劲补,使劲用,泻的多了就没东西可用了就无子;本来虚的人补其不足刚好够用就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