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淫羊藿种植技术
林下淫羊藿种植技术
王凤楼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黑虎林场
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 2024 (05)
摘要:淫羊藿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园林植物,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特性使得它备受青睐,但要高质量的实现产量和药效保持,需要精细的种植技术和专业的护理。探讨林下淫羊藿的种植技术,包括林下栽培技术、病虫害的防治,采收以及加工方法,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发展。
关键词:林下淫羊藿种植技术
淫羊藿(Epimedium)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活血祛风、强筋骨等功效,主要以其茎叶作为药用部位,富含多种生物碱、黄酮和酚酸等有效成分[1]。然而,淫羊藿的种植技术对其药用价值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措施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品质。
1 林下栽培技术
1.1 选地作床及整地
淫羊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阴湿的林下或山坡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有足够的腐殖质和有机质[2]。因此,选地作床及整地是育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选地作床时,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最好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的腐殖质层。坡地坡度应在25°以下,避免水土流失和侵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可以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选地作床。春季选地作床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冬季的降雪和结冻对土壤进行松化和消毒,也可以避免夏季的高温干旱对苗木的影响。春季选地作床的时间一般在4~5月,化冻后开始,萌芽前结束。秋季选地作床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秋后的雨水和露水保持土壤湿润,也可以避免春季的寒潮和霜冻对苗木的影响。秋季选地作床的时间一般在9~10月,枯萎后开始,结冻前结束。
1.2 种子准备
播种前,选择圆柱状、褐色、有光泽的种子,确保其充分成熟、完整且不携带病原杂菌[3]。每千粒种子的重量应在4.4~4.7 g, 且种子的纯度应达到99%。这些严格的选择标准有助于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健康,为种植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发芽率和抗病性,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
1.2.1 浸泡法。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 h, 每6 h更换一次水。浸泡后,将种子取出并晾干备用。
1.2.2 热水法。
将种子放入约60 ℃左右的热水中浸泡10 min, 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浸泡24 h。浸泡后,将种子捞出并晾干备用。
1.2.3 生根粉法。
将种子迅速浸泡在浓度为50~100 mg/kg的生根粉液中,然后捞出并晾干备用。
1.2.4 脱毒法。
将种子浸泡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 min, 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晾干备用。通过这些处理方法,种子的生长潜力得到了提高。
1.3 育苗
1.3.1 播种。
淫羊藿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播种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冬季的降雪对土壤进行松化和消毒,也可以避免夏季的高温干旱对苗木的影响[4]。春季播种的时间一般在4~5月,化冻后开始,萌芽前结束。秋季播种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秋后的雨水和露水保持土壤湿润,也可以避免春季的寒潮和霜冻对苗木的影响。秋季播种的时间一般在9~10月,枯萎后开始,结冻前结束。淫羊藿的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播法,另一种是穴播法。直播法是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用细沙或细沙掺腐殖土覆盖0.5~0.8 cm, 最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湿。穴播法是在床面上按行株距10~15 cm开小穴,每穴放2~3粒种子,然后用细沙或细沙掺腐殖土覆盖0.5~0.8 cm, 最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湿。
1.3.2 苗期管理。
淫羊藿喜湿不耐旱,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5]。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促进发芽。发芽后要根据气候变化适时浇水,防止干旱或涝渍。一般每隔7~10 d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量以能渗透到底部为宜。浇水时要用喷雾器或细口壶等工具,避免冲刷或埋没幼苗。淫羊藿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播种前应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作为底肥,增加土壤肥力。发芽后要根据苗情适时追施氮、磷、钾等复合肥或速效肥,促进苗木生长。一般每隔15~20 d追施一次,每次用量以不烧苗为宜。施肥时要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用细沙或细沙掺腐殖土覆盖,最后浇水使之溶解。淫羊藿的生长速度较慢,容易被杂草压制或拔苗。要及时除去床面上的杂草,保持床面清洁。除草时要轻拔轻放,避免损伤幼苗的根系。除草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要适当遮阴,一般1、2年生苗抗光能力弱,郁闭度以0.6~0.7为宜;3、4年生植株抗光能力增强,遮阴可适当小些,郁闭度以0.4~0.5即可。
1.3.3 种苗采收与贮藏。
淫羊藿种苗的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上旬~中旬,当一年生小苗的叶片开始枯萎时,即可将其挖出。挖苗时要轻拔轻放,避免损伤根系和越冬芽。将挖出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三等,分别栽植或贮藏。淫羊藿种苗的贮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沙藏法,将种苗用含水量55%~60%的细河沙或细河沙掺腐殖土混合后装入木箱或塑料袋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注意保湿防霉;另一种是土藏法,将种苗用含水量50%~55%的腐殖土或腐殖土掺细河沙混合后装入木箱或塑料袋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注意保湿防霉。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在贮藏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 进行消毒处理。贮藏期一般为2~3个月,期间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热、水分不足、霉变等。
1.4 移栽
林下淫羊藿种苗在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茎叶枯萎时,处于休眠期,此时移栽对种苗的伤害较小,且能够较快地恢复生长。也可以在夏季6~8月高温多雨时进行移栽,此时种苗生长旺盛,但要注意防止高温和水分蒸发对种苗的影响。
淫羊藿种苗移栽时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芽饱满的种苗,避免使用过小、过老、受伤或变异的种苗。移栽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须根和芽眼,尽量保持土球完整,不要过度挤压或拉扯。移栽方法可以分为休眠期移栽和生长期移栽两种。休眠期移栽是在春季或秋季将地下根茎切成8~10 cm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胞,用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覆细土5 cm, 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3~5 cm。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种苗的存活率和繁殖系数,但要注意防止切口感染和坏死。生长期移栽是在夏季将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24 h内随挖随栽,最好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这种方法可以保持种苗的原有生长势,但要注意防止土球破裂和水分流失。
1.5 田间管理
1.5.1 光照管理。
淫羊藿属于阴性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低,过强的光照会抑制其生长,甚至造成叶片灼伤或失水过多。因此,林下淫羊藿的光照管理要求遮光度在80%左右,即每平方米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为200~400 kj/m2。可以利用林下的树荫或人工遮阴网来调节光照强度,避免烈日直射。一般在5~9月的高温期进行遮阴处理,其他季节可以适当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1.5.2 施肥管理。
淫羊藿对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中性或微碱性、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移栽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500 kg, 或有机复合肥100~300 kg, 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移栽后每年要进行追肥,一般在春季展叶期和秋季促芽期各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入有机复合肥50~80 kg, 或氮、磷、钾复合肥30~50 kg。追肥时要注意与土壤混匀,并及时浇水,以利于淫羊藿吸收营养和增加产量。
1.5.3 灌溉管理。
淫羊藿喜湿润,忌干旱,要求土壤湿度在25%~30%,即土壤含水量为15%~20%。移栽后要及时浇透水,以利于苗木成活和扎根。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以免引起根系腐烂或发生病虫害。一般在干旱缺水时及时灌溉,每次灌水量以能浸透土层为宜,一般为2 000~3 000 L/667 m2。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造成淹水或缺氧。
1.5.4 松土除草。
淫羊藿生长期要结合中耕进行松土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和吸收营养。除草时要注意不伤及根茎和越冬芽,防止感染病菌。一般在生长旺盛期每10 d左右除草一次,秋冬季可适当减少除草次数,但要保持地面清洁。除草后要及时覆盖有机物质如麦草等,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2 病虫鼠害防治
在林下淫羊藿的种植中,主要有两种常见的病虫鼠害需要防治,分别是病害和虫害。林下淫羊藿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粉病、根腐病和叶斑病。为了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要定期检查植株,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保持植株的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因为湿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病菌。此外,使用有机肥增强植株的免疫力,降低感病的可能性。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对已感染的植株进行隔离或清除,以防止病害传播。
虫害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林下淫羊藿可能受到蚜虫、螨虫和蓟马等害虫的侵害。为了预防虫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使用黄板、黄贴纸等诱捕工具,吸引并捕捉害虫。第二,定期修剪和清除林下淫羊藿的枯叶和杂草,以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处。第三,密切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害虫的侵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采收及加工
淫羊藿的采收和加工直接影响到这一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林下淫羊藿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种植2年或3年后进行。最佳采收期通常是在6月下旬~7月下旬之间。在这个时期,淫羊藿植株生长发育充分,丰富的营养物质积累在植株中,从而使药效达到最强。采收时的选择时机对于药材的质量至关重要。采收淫羊藿时,应使用镰刀等适当的工具,割取植株的地上茎叶。这些茎叶可以被割下后扎成小捆,最好当天将其运回晒场。但是,在采收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以避免伤害根茎和越冬芽。这是为了确保下一年的生长不受影响。采收后,必须及时将淫羊藿进行分类,按照大小和越冬芽的饱满程度分为3个等级。这有助于进一步的移栽或储存。
采收的林下淫羊藿茎叶通常不需要清洗。相反,它们应该被放置在荫棚内进行阴干或晾干的处理。在干燥的过程中,水分含量应该降至14%以下,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耐久性。此外,也可以选择使用远红外烤烟房进行人工烘干,以提高干燥效率。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并去除杂质、粗梗以及可能混入的异物。这一步骤对于确保药材的纯度和质量至关重要。只有经过仔细的分类和处理,林下淫羊藿才能成为高质量的中药材,适合制作药物和草药配方。
参考文献
[1]金美兰,安丰云,金忠斌,等.朝鲜淫羊藿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21,50(04):6-9.
[2]王建淇,刘晓平,牟葵,等.城固县林下淫羊藿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21,49(06):99-100.
[3]赖春仙.淫羊藿不同地类栽培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1):9-10.
[4]申雨沐,王鹤璇,杨宗儒,等.朝鲜淫羊藿林下栽培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J].人参研究,2021,33(01):62-64.
[5]容路生,王英哲,肖井雷,等.朝鲜淫羊藿的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20,40(11):100-103.
近期文章推荐(点击即可查看)
排版:陈金秋 审核:蒋涵如
请转发本文,或在文末右下角点击在看
感谢您对小编的支持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 2024 (05)。分享仅为传播中药基础知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转载请标明来源。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特
别
提
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分发机制,不再按照时间显示,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如您没有对我们公众号设为星标,也很少点在看,权重会降的非常低,有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文内容了。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还想每天看到更多文章,请大家动动手:
1.将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公众号设为星标⭐
2.看完文章,在文末右下角给我们点下在看
3.点击左下角分享,更欢迎您的留言评论。
每天一品种,学习靠谱技术
中药材科学种养殖
道地药源
期待你的加入|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入会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