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壮阳草”,不是淫羊藿,长得像韭菜,却益精血、补肾阳,还祛寒湿
前不久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羊吃了会增加发 情的植物——淫羊藿,因此这种植物在民间也俗称为壮阳草。
有些网友就给我留言说在他们的家乡也有一种壮阳草,它长得像韭菜,希望我能给他介绍一下。而我经过了解得知,这种植物原来是仙茅,一种来自异国他乡的充满神秘的传统药草,你认识它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何说它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植物?
仙茅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地方是十分常见的,至少在过去比较多见,多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下草地或者是荒坡上。
在民间它也叫地棕、独茅、山党参等,这是仙茅科仙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这种植物虽然在浙江、江西、四川等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较为常见,但它却并不是原产自我国。
据史料记载,仙茅是在唐朝的时候由一个来自西域婆罗门的僧人引进来,把它作为供品献给了唐明皇,也因为它的功效显著可同人参相提并论,从这以后就将它列为了宫廷秘方,是严禁宫人外传的。也是从这以后,仙茅就开始逐渐被我国的医家们所熟知了。
而之所以这种植物称之为仙茅,主要是因为它的叶子长得像茅草,也有些人说它像韭菜叶子。仙茅叶子是线性或者是披针形的,而根茎是圆柱状的,直生。花茎长6—7厘米,被柔毛;花黄色,花被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期为4—9月。
虽然它是一种外来植物,但却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入药历史了,在历朝各代的医学著作也对它的药用价值、炮制服法等都是有着相当丰富的记载。
仙茅的价值参考
说起仙茅的价值,对它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它主要就是用来入药,在古代也叫它婆罗门参,也是因为它的价值是可以和人参相提并论的。
关于仙茅这种植物入药,在我国最早的记载是《海药本草》,而这是一本专门记录海外药材的医学典籍。
据该书的记载,在古代的印度崇拜梵天的婆罗门僧侣们认为此根久服轻身,明目益筋骨,可治五劳七伤,也是因为当时他们都有服用仙茅的习惯,认为这样能养生,所以它也叫"婆罗门参"。
后来李时珍也对仙茅有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仙茅却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它是不可以直接食用的,就算是入药也是要先经过炮制才行。
在《海药本草》中就对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生西域,叶似茅,故名仙茅。久服轻身……二月、八月曝干用……意味着在仙茅的古法炮制最初仅是将新鲜的入药部分晒干后用。
但是在后来随着对仙茅了解的深入,对其炮制方法也变得多样且复杂起来了,在《生草药性备药》中就记载了仙茅相当复杂的制法。
而且在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的医家们将仙茅的价值了解的深入,它不只是当成药物,而且还在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我国的饮食文化中。
像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长期有喝粥的习惯,会把很多有食补价值的东西拿来煮粥和炖汤喝,而仙茅就是一种常用的药膳汤底,在福建沿海一带现在还流行用仙茅煮粥,也叫它仙茅粥。
另外它还可以用来炖汤,像北方地区就流行把仙茅、鹿茸、黄芪等滋补要药加入排骨等一起来炖汤喝。另外仙茅还是泡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过去民间也常用它来泡酒喝。
总之,在过去仙茅入药的话常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弊等症。因为它在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益精血等方面确实有不错的效果。而且现在临床研究上也证实了它有补肾壮阳益精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还是那句老话,它是有毒的不能随便食用。而且就算没毒,也要谨遵医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