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芷的功效和作用
白芷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中药材,它来源于野生药用植物白芷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它入药后性质温和能解表散寒也能祛风止痛;不过它在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它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的具体介绍。
白芷别名 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志》)。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茎粗大,近于圆柱形,基部粗约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基部光滑无毛,近花序处有短柔毛。茎下部的叶大;叶柄长,墓部扩大呈鞘状,抱茎;叶为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长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基部下延成小柄;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全部扩大成卵状的叶鞘,叶片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10~30厘米;总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状苞片,小总苞14~16片,狭披针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向内弯曲;雄蕊5,花丝细长伸出于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黄白色或白色。双悬果扁平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分果具5果棱,侧棱成翅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根
归经 归肺;脾;胃经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止痛
祛风止痛是白芷的重要功效,它味辛性散具有特别好的止痛作用,而且能加快人体内风毒排出,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头痛和骨关节疼痛以及头风症的都有特别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平时人们出现风湿性关节炎引发关节肿痛时,及时服用中药白芷也能让症状减轻。
2、解表散寒
中药白芷还能解表散寒,含药性温和能加快身体内寒气排出,平时人们因外感风寒导致关节出现疼痛,或者出现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时,就能及时服用中药白芷,多数患者服用白纸后身体不适症状就能明显减轻。
3、宣利肺气
白芷还是一种能宣利肺气的中药材,它能提高人类肺部呼吸功能,而且能让人类呼吸保持通畅,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呼吸急促和腹部胀痛等症都有一定调理作用,另外人们出现鼻塞和鼻流清涕等不良症状时,即使用中药白芷煎汤喝也能让症状减轻。
白芷的禁忌
白芷是一种药用功效极为出色的中药材,但它味辛性散而且性质温热,生活中那些阴虚血热的人群是禁忌服用白芷的,他们服用白芷以后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会加重阴虚血热的症状,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食疗方
1.菊花白芷酒:平肝清热,疏风止眩。,适用于各种头风头痛, 耳鸣目眩。当归30克,生地黄30克,菊花30克,白芷30克,白酒2千克。将上四味药物加工成粗末,以布袋盛,扎紧口备用。
再将白酒倒入干净容器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常摇动,14日后开封,去药渣袋,贮瓶备用。每日适量饮用即可有一定疗效。2黄芪白芷炖乌骨鸡:补脾益气,滋阴养血。
用于气血亏虚之头痛眩晕。黄芪30克,白芷15克, ,乌骨鸡1只。乌骨鸡去毛去内脏,洗净,黄芪、白芷装入纱布袋中,起放入锅内(以砂锅为佳),文火炖煮,至鸡烂熟,去药袋加调料即可,喝汤吃鸡。
验方精选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粱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注: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药知识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
在看"吧~
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方便中医药人知识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共同成长进步。中草药知识大全准备建立个交流群,如需入群请添加小编微信,注明身份。小编邀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