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膝盖疼痛真的是由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吗?
最近微信又改版了,如果没有星标很容易遗漏掉推送。
正文之前,希望大家星标我们,不错过每天的健康文章。
操作很简单,点击文章左上方弘医堂中医蓝字,按照下面两步操作即可。
很多老人天一冷就腿疼膝盖疼,吃了一堆风湿骨病药,也没见好。殊不知这可能不是类风湿的过,而是骨关节炎。
很多人都会把骨关节炎误作类风湿关节炎,痛了就吃风湿药,不仅病没治好,还因为错误用药加重了病情。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退变和减少,伴随软骨下骨的重建、骨赘形成以及滑液成分的炎症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主要侵犯膝关节、脊柱等负重的关节,活动时关节疼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等表现,如果是膝关节的话,可以出现双侧膝关节交替性疼痛。
多在中年以后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5岁以后的发病率达到80%。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这一疾患,在我国,已经有骨关节炎表现的人约有1亿,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综合征,病因不明。
这个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可以理解为是免疫系统紊乱,免疫细胞本来是消灭细菌病毒的,但现在系统紊乱了,免疫细胞就开始自杀。不吃病毒,反而在咱们身体里乱撞,撞到了关节,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25-50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阶段。
多见于身体上的小关节(手)发病,常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大于1小时以上,出现典型的手关节畸形。
两者的区别
这两者名字听着差不多,但其实区别非常大,具体差在哪儿呢?
1.发病人群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在25岁到50岁这个区间的人会得这个病,不过发病率很低,大概在 0.42%,人数约 500 万左右。
骨关节发病年龄要偏大一些,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患病人数约一亿多!
2.发病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炎,具体原因还不能明确检查出。
骨关节炎大部分是由于身体机能出现退行性病变,或者是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等多个因素造成。
3.临床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晨起时会感到手指僵硬,这种僵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大多超过 1 个小时,有时会持续一上午。
而骨关节炎关节骨关节炎一般数分钟就能缓解,大多不超过半小时。
风湿性关节炎会严重畸形,影响日常生活;
骨关节炎有一定畸形,但一般情况下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太大。
中医怎么治?
首先无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骨关节炎,从中医上来看,最根本病因都是身体的阳气不足,所以风寒湿气才会停留在关节里,叫不通则痛。
✿ 骨关节炎
在中医里属骨痹范畴,是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的一种病证。其发病与年老肾虚、感受风寒湿热外邪及关节劳损有关。
寒湿停留在骨关节里,关节处寒湿重,寒性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而寒主收引,遇到湿冷的天气更是会加重疼痛。
所以治这种关节病,就需要先破寒湿,再扶阳。
✿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归结为痹症的范畴,《素问·痹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多因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再加风寒湿流注于筋脉关节,以至于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出现诸如肢节疼痛肿大,变形等症状。
邪气痹阻,寒热错杂,治疗宜温清并用。也可以先尝试艾灸,哪儿痛灸哪儿,艾灸补阳,能增加身体的阳气,也能缓解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病程绵长,致残率高,要积极进行治疗,及早治疗。
所以一定要分清到底是哪种关节炎,切不可擅自用药,建议您找专业的中医师诊断治疗。
相关声明:
1.本文参考《中医内科学》、《中医骨科学》等资料综合编辑整理,仅作交流分享,旨在传播健康知识。
2.文中涉及药方仅提供相关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试药。
3.图片源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4.弘医堂中医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如存在不当使用或对以上内容有异议,请您联系邮箱42201101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5.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
往期回顾
秋冬如何进补?有哪些进补误区要注意?
立秋做到这5点,秋冬才无病
雨后防病,试试中医的这些办法
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
捍卫原版中医
守护健康,我们一直都在
∨
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路2号(东三环长虹桥往南50米路东)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团结湖站C出口(公交长虹桥或团结湖站)
电话:010-65827961
门诊时间:07:30~21:00
点击关注弘医堂中医☝
我们每天早上7点,不见不散
点个赞、点在看鼓励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