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买了11万颗“伟哥”囤在家中,还未出售,就被抓走。男子:“我一颗没卖出去,凭什么抓我”法院判了!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01引言
这年头,不少人都想发一笔横财,走捷径。
可有的人为了赚钱,不惜铤而走险,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这样的案例。
浙江有个姓刘的先生,自己开了家保健品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刘先生就动起了歪脑筋,打算靠卖伟哥赚一笔。
谁知,他还没开张呢,就被警察上门请走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咱们接着往下看。
02案情回顾
刘先生这几年的日子过得不太如意。前几年他卖假药被人举报,进去蹲了两年号子。出来后,刘先生的保健品店生意是越来越差。这不,儿子马上要结婚了,可刘先生连给儿子置办婚房的钱都拿不出来,心里那个愧疚啊。
左思右想,刘先生决定重操旧业。
他记得以前开店时,伟哥最好卖。
这次,他打算靠卖伟哥东山再起。
于是乎,刘先生东奔西走,想方设法搞来了11万颗伟哥。
这些货虽然外包装看着跟真的一样,但价钱可比真货低多了。
刘先生盘算着,要是30块钱卖一粒,11万粒就能卖330万。就算除去成本,怎么着也能捞个300万吧。这样,给儿子买婚房的钱就有了,剩下的钱还够自己和媳妇儿养老呢。
就这样,刘先生把11万粒伟哥全囤在了家里,就等着药价一涨再出手呢。可世事难料,伟哥的销量大不如前。眼瞅着这一大票货一颗没卖出去,刘先生犯了愁。
没想到,警察找上了门。一番搜查后,警察从刘先生家里搜出了囤积的11万粒伟哥。刘先生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带走了。
我这伟哥还没卖出去一粒呢,你们凭什么抓我?刘先生觉得自己太冤了。那刘先生最后会是什么下场呢?咱们接着分析。
03法律分析
伟哥是处方药,销售需要有相应的资质。而刘先生开的是保健品店,自然是没这个资格的。
经检验,刘先生囤积的所谓伟哥被检出含有西地那非成分。
西地那非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过量服用会危害心脑血管,对人体有害。
由此可见,刘先生家里存放的这些伟哥,跟正规渠道销售的伟哥成分并不一样,而且有害健康。
那为啥刘先生构成的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而不是销售假药罪呢?
这是因为按照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构成销售假药罪需要销售的是药品。
但刘先生囤积的这些伟哥,标识不明,没有批准文号,而其中的西地那非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刘先生的行为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尽管刘先生还没卖出去一粒伟哥,但他有犯罪的故意。刘先生的行为已经构成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根据刑法规定,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数额不大的,可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判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刘先生虽然囤积了大量伟哥,但由于还未实际销售,属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04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先生囤积含有毒害非食品原料西地那非的伟哥达11万余粒,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鉴于其犯罪未遂,可以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刘先生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
05网友看法
网友@知法守法:买来就是为了销售,虽说还没卖出去,但这可不是什么好心眼儿。这样的货要流入市场,不知道会害多少人,判得不冤!
免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鼓励一下
赞完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