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一年要吃1095颗“伟哥”,妈妈说出真相让人泪崩……
《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治不好的!
这句话简直是整个电影的灵魂,在重大疾病面前,在巨额医药费面前,有多少家庭能从容面对?重病是悬在中国家庭头上的一把刀,刀砸下来,便是一场金钱与命运的较量。
最近,一个旧闻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事情发生在河南许昌,一名小女孩(化名小雅)趁着妈妈在买东西,独自一个人来到药店要买几盒西地那非(俗称伟哥),药店工作人员看到面前8岁小女孩买伟哥感到很诧异。然后出现了以下对话:
工作人员:谁让你买这个药的?
小女孩:妈妈
工作人员:你妈妈啊,你妈妈呢?
小女孩:妈妈在旁边买东西
工作人员:这药是谁在用啊?
小女孩:我用
工作人员:你用?(震惊和疑惑的语气)
小女孩肯定的点点头,这药能治我的病!
这时,小雅妈妈走了进来,她称自己刚在隔壁买东西,并递给了药剂师一张处方。
原来,女孩患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这是一种会导致心脏衰竭的高危疾病,需要每天吃伟哥续命。
药不能停,一停就会窒息。
得这个病的人,有多痛苦?他们每一次呼吸,就像是刚跑完了800米。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患者的指甲、脸颊、嘴唇都是蓝紫色的。
为了活下去,小雅每年至少得吃1095颗伟哥,至今已有5年时间。说起这些,小雅妈妈忍不住留下泪水。小雅这几年来吃的伟哥药盒子装满几个塑料袋子。
难道治疗肺动脉高压,就没有其他药?非得吃伟哥吗?
当然有,是一种叫波生坦的进口靶向药,一个月需要2.2万,普通家庭根本用不起。但就算吃伟哥,也不便宜,每盒400-500元,平均一颗就是100元,但比起进口靶向药还是便宜了很多。
随着女孩年龄增大,医生建议加药,但他们已经加不起了。
除了药费,小雅每3个月要进行一次复检,每年还有一次导管检查。每次检查费用都要1万块钱起步。
为了筹到足够的钱给孩子治病。小雅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打4份工,每月收入也仅仅4000元。
就连早已过了退休年纪的公公婆婆,都重新出来打工。但也只能保证小雅不断药,根本不能按时做检查。
只有等我们什么时候攒够1万块钱了,才能去医院检查一次。
到目前,小雅各项治病费用已经花了40多万。
小雅所患的肺动脉高压,也被称为心血管癌症。目前没有治愈方法,只能靠吃药缓解,大部分人活不过3年……更心酸的是,得了这种病,不仅要一辈子吃药,还不能运动。
目前,我国肺动脉高压患者超过1000万人,像8岁小雅这样,每天靠比较便宜的伟哥续命的人,超过了500 万。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钱的温度,可以给你更多底气,穷,是我们面对病魔最可怜的姿态,钱买不来生命,但可以延长生命,如果没有钱,你连捍卫生命、保护家人的能力都没有,在生命面前,金钱显得太刺眼了!
其实,一直以来,药贵,吃不起药,是患病后,绕不开的话题。
前不久,《人间世2》也迎来了大结局,就在大结局播出的前一天,第五期抗癌之路的主人公闫宏微也离开了我们。
35岁的闫宏微,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靠着自己的努力一路读到博士毕业,进入上海高校任教师,和老公在上海买房,结婚生子......活成了别人眼中羡慕的样子。
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乳腺癌戛然而止。 医生给她做了乳腺全切,还是无法阻止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她几乎试过市面上所有化疗药物,血管都要打没了,癌细胞仍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控制。
为了寻得一线生的机会,闫宏微和丈夫决定赴美就医,争取更多的机会。东拼西凑地筹了两万四千美金,夫妻俩坐上了前往美国休斯顿的飞机。
到达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时候,是个阴天,这个世界顶级肿瘤医院比闫宏微想象的还要宽敞,简直不像个医院,倒像个酒店。
然而,如果在美国没有保险,在这里看病是天价,贵到什么程度呢,查个血常规就需要六千块人民币,简简单单地做了下体检和验血,两千美元就没了。两口子觉得这太不合理了。但又没别的办法。
到安德森的第七天,闫宏微才见到了主治医生,医生通过化验结果得出了和国内不一样的结论,怀疑她身患的不是三阴性乳腺癌,建议肺部穿刺,而这个检查需要再等上十天。
就在等待肺部穿刺手术的时候,闫宏微收到了一封邮件,显示他们账户余额不足,肺穿检查做不了。
好奇怪,我们都没有做任何治疗,只抽了两管血,见了一个主治医生,2万4美元就不够用了。
原来,穿刺检查和后续检查总共需要花费两万美金,账户里余额确实不够,他们还需要补缴两千美元。国内穿刺自费也就5000人民币左右,国外检查费一对比简直是天价。
穿刺费用就这么昂贵,那后续治疗不知道怎么治了,看不起了,要打道回府了。
病情没有查明,治疗方案也没有拿到,只是见了两次主治医生,就花光了家人好不容易凑的2万4美元,这次美国之行让他们更加雪上加霜了。
没有钱,穷途末路的夫妻俩只能失望的回国。回国之后,闫宏微依旧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希望,决定购买靶向药物帕博西尼,再给自己一次生的机会。
靶向药的弊处是费用高昂,这种药当时在中国只有香港有,一粒1400元,买一盒21粒,总价高达3万多元。
闫宏微咬牙去香港买了三盒的靶向药。这价值不菲的靶向药,像闫宏微攥在手中的救命稻草。
面对有钱就能保命的唯一选择,她根本没能力选择。闫宏微无奈地说:病了以后才发现黄金算什么,黄金一点都不贵,这个药比黄金贵的多了去了,随便一个什么靶向药,都比黄金贵。
在大病面前,更多的家庭,很可能面临的是人财两空。
如今,常见的重疾种类不下百种,每一种的治疗费用动辄都要几十万。
即使有医保,一个病治下来,也要耗掉大部分家庭的全部存款。假如治疗期再延长,恐怕搭上几辈人的积蓄,也远远不够。
所以,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所说:
4万块一瓶,我病了三年,吃了三年
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
我不想死,我只想活着,这也什么错?
每一个天价药背后,是一群人的无奈。
保险是对抗疾病最好的工具
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疾病的厄运降临自己身上或者亲人的身上,该怎么面对?或许我们无法选择厄运什么时候降临,但生活的方式是可以自我选择的,穷不是原罪,苦难也不是,失去最基本的对生命的敬畏才是,但这个穷,不是你的命穷,也不是你的身穷,而是你的心穷,只是缺少未雨绸缪的智慧而已。
如果你没有100万,我劝你早点给自己和家人准备好保险,因为保险就是以小博大的金融工具,有了保险你才有对抗各种疾病的本钱,有本钱你才有和命运抗争的勇气,你才有保护家人的权利。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保险为自己在疾病面前留一份尊严。
❶ 保险是救命的钱:能在第一时间住院治疗,用最好的药,不耽误病情,提高治愈率,把自己的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❷ 不连累家庭:不用卖房卖车,不影响家庭生活,即便回天无力也不会给家人留下更多债务。
❸不用放弃尊严: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不用放下尊严四处借钱,不用下跪沿街乞讨……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尊严还能值几个钱?
重疾险:确诊保单合同里的约定大病就可以赔付,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至于赔付的钱怎么花,由你自己决定。
医疗险:实报实销,看病花多少给多少,有的医疗险甚至还可以提前垫付医药费的。
给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份保险,当想不起它的时候,它就是一张保单,一份爱,静静地躺在那里。一旦遭遇变故,这份爱就会变成巨大的力量,为家人带去生活的保障,给最爱的人最好的照顾,这就是保险带给家人的爱!
幸福的家庭赢在未雨绸缪,而苦难的家庭输在没有规划,死是因为绝望,生是因为有希望,保险就是让我们在绝望的时候,还有机会看到希望。保险不是关住风险的那道门,却是打开希望的一扇窗。
保险网——
因为有你
更加温暖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