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竟然也是心脏药?!
点蓝色字,关注医声相伴崔松说
上一回我们讲了讲神奇的炸药竟然是心脏神药。
硝酸甘油的发现十分有趣!
有很多新药的发现都有个有趣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偶然的事件所致的。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药是许多男性的福音!😏那就是西地那非!
这...是伟哥?!那个蓝色小药丸?!😅
西地那非
对!没想到吧!
伟哥也是心脏药噢!
😱😱
【伟哥——西地那非】
伟哥是一种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具体来说,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药物。
在它被发现之前,男性的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85%以上被认为是心因性的,也就是各种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所以各种心理治疗、理疗,包括直接往阴茎里注射药物,都是当时的治疗方法。
直到……西地那非的发现。
传说.....
西地那非当时被作为一个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进行研究,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免费发放给参与研究的人员。
但是临床试验失败了,要收回这些药物,然而却遭到了很多男性朋友的拒绝!细细一问,才发现西地那非的其他妙用,所以不肯还了~
那真实的是这样吗?
真实的情况且听我道来!
我们得先说说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从诺贝尔手里的炸药,成为一个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应用非常广泛。再后来,科学家揭示了硝酸甘油可以治疗心绞痛的原理是由于一氧化氮(NO),由此还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是随着药物的使用,人们发现硝酸甘油乃至硝酸酯类药物都非常容易耐药,当连续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一氧化氮被耗尽了,药物就会没有效果。所以,科学家就想要研制一种既可以扩张血管、治疗心绞痛,又不会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其中,能够使血管扩张的物质叫c-GMP----环磷酸鸟苷,它经过一些化学反应,慢慢地降解、失活。
那如果能找到一种使降解减慢的方法,是否就能让扩血管的效果更加持久,且又不会产生耐药性呢?
科学家们就开始寻找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让它降解,后来发现了一种叫PDE的物质----磷酸二酯酶,它可以让c-GMP降解。
那PDE的抑制剂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延缓c-GMP的降解,使c-GMP作用更持久,那扩血管的效果也就更持久!
★
1986年
人们知道了PDE-5(磷酸二酯酶-5)分布在血管、心脏的很多地方,科学家们就专门去找选择性的PDE-5抑制剂。到了1989年,这种物质被找到后,就把它作为一个候选的心血管药物开始研究。
1991年
西地那非(PDE-5的选择性抑制剂),当时是作为一个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进行研究。结果却失败了!
1992年
又对其进行了第二次研究,同样在1993年宣告失败。西地那非对心血管的作用微乎其微,以至于不能够达到治疗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效果。
👉但就在这个时候,在1992年的一份报告里发现:健康的受试者在使用了PDE-5抑制剂时,产生了一个副作用----阴茎异常勃起,并被作为副作用登记在册。
按照机理,这个副作用也确实说得通。西地那非既然是一种扩张血管的药物,可以扩张心脏的血管,应该也可以扩张阴茎海绵体的血管。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就找到了一种治疗ED的药物。要知道,科学家们早就在寻找一种可以治疗ED的药物,所以这个副作用一出现,马上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1993年
作为心血管药物试验失败后,西地那非就被列入性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
1993-1994
在1993年到1994年间,科学家们先要验证这个副作用仅仅是几十例的报告,还是确实普遍存在,于是他们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试验,发现确实有效引起了阴茎的异常勃起。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西地那非对健康人有效,而对那些器质性ED的病人是否有效呢?
不仅仅对心因性ED,是否对那些已经有神经病变、或者有糖尿病、或者其他问题的病人有效?
所以,科学家们又进行了试验,最后发现:不管是心因性ED还是器质性ED,西地那非都同样有效。
1998年
西地那非终于上市了。上市后场面火爆!轰动空前!
就在一片欢腾之际,突然出现了几例报道:有的人吃了西地那非之后突然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突然不省人事,甚至死亡。😱😱😱
于是,大家都想知道西地那非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不能再吃了?
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几例出现休克者都是合用了硝酸酯类的药物,如硝酸甘油。
我们之前也说过:从药物的功效来看,硝酸甘油和西地那非就像一对表兄弟,大家都有扩血管的作用,这两个扩血管药物强强联手的时候,就会引起血管持续的、强大的扩张作用,使血压下降,就发生了休克。
本来西地那非的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报道主要集中在血管扩张的各种副反应,如头痛。后来又加了一条:如果你正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请坚决禁止服用西地那非!!!
历史上的事总是峰回路转,虽然西地那非作为一个心血管药物研究失败,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泌尿、生殖、男科方面有所建树。
再后来,西地那非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也出现了峰回路转的情况。
1998-2000
科学家投入研究,发现:西地那非在肺动脉高压方面也有治疗作用!
前几回,我们讲过院士也为肺动脉高压做快闪和肺动脉高压的蓝嘴唇。
2002年
肺动脉高压三期临床试验宣告成功。
2005年
一种不同剂量的西地那非重新上市,专门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
随着一步步的研究,又研发出了西地那非的一些兄弟,他们叫: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
很多时候,一个药物的发现似乎是个偶然事件,但是这仍然是经过科学家们不停努力的结果。
所以,这个偶然事件其实也是必然。回顾历史,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也对我们的未来有很多启迪。
好书推荐
如需健康养生讲座,可联系cuisong72@163.com
如需转载,请戳公众号在线服务
【转载说明】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