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的“植物伟哥”玛咖降至1块钱?价格如此波动,到底为哪般?
新年伊始,咱们县北部高寒山区格萨拉彝族乡和温泉彝族乡的1.1万亩玛咖喜获丰收。
格萨拉彝族乡韭菜坪村的农户们喜悦的笑脸还在眼前↑↑↑可是,风暴却猝然来临——
前年,鲜黑玛咖批发价200元/公斤!
今年,玛咖收购价低至1块多/公斤 !
连日来,记者在玛咖种植区四川攀枝花、凉山及云南丽江等地调查发现,以产量最大的黄玛咖为例,今年每公斤干货的价格降到了15元以下,意味着鲜货价已落到1.5元/斤左右,价格甚至不如萝卜价。就连红火一时的黑玛咖,干货价格也降到几十元一公斤。
价格跌至冰点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销售遇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种植户已经无心采摘售卖,任其烂在地里。
谷贱伤农!!
好心塞!
玛咖,因为曾被称作植物伟哥而风靡一时,身价更是直线超过诸多名贵中药材。在最鼎盛的时候,多地一咖难求,收购商见货就抢,价格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元每公斤。种植户也趁势而上,不惜借钱大量种植。
疯狂玛咖为何骤然遇冷?过山车式的行情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操控?当然,一个最本质的问题,玛咖本身,是否真是传说中的神物? 一个最现实的难题,玛咖行业该怎么走?
玛咖进化论
2002年 起始之年
云南丽江一家公司从秘鲁引种,这是目前可考的国内首次引入秘鲁玛咖。
2002-2010年 蛰伏之年
在此期间,玛咖并不被人熟知,2010年,丽江玛咖种植面积不到2000亩,全国的产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西部。
2011年 转折之年
玛咖粉获得新资源食品认证,由此迎来火速发展期。
2012-2015年 火爆之年、危机之年
玛咖种植从丽江迅速外延到云南周边省份,价格飞涨,批发商抢咖。也正是这期间的大量盲目种植,危机开始显现,供大于求严重加剧,价格有所下跌;一些大型企业不再收购玛咖原料,炒作资本开始撤出。
2016年 崩塌之年
在多个玛咖产区,价格降至萝卜价,经销商说行情不好不再收购。在攀枝花,绝大多数玛咖待售;在丽江,近6万亩玛咖需要额外收购,种植户损失惨重,无心采摘,任其烂在地里。
暴富神话
有人两年赚2000万,引疯狂种植
格萨拉乡韭菜坪村,这里是四川省内玛咖主要种植区之一。初春的山地上,还有部分玛咖没有采挖,根茎以上的叶子已经焉了。当地种植户李万才带着记者边走边聊,说到自家的230亩玛咖,他有些惆怅。
230亩,这只是李万才一家种植的数量。韭菜坪村党支部书记史云海告诉记者,2015年,全村的玛咖种植面积达到了近4000亩。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三四年前,当地人几乎还不知道玛咖究竟是什么。
为何突然热衷于种植玛咖,这得从一个传言说起。史云海回忆,大约在2014年,有人开始传,在离村里仅30公里不到的云南省丽江市,一位村民种了一大片玛咖,结果收获时发现全部种植的是黑玛咖(注:玛咖分为黑、紫、黄等种类,颜色越深越贵,黑玛咖价格最高),当年净赚一百多万。对于这户村民的具体信息,韭菜坪村没有村民说得清楚,但也没有人去质疑,因为身边很快就有了靠着玛咖赚大钱的多个真实案例。
黑玛咖
付德军是最早在格萨拉乡种植玛咖的农业公司负责人,2013年,他与几名合伙人在格萨拉乡试种玛咖,当时的面积只有100多亩。那一年,他们收获了近5吨干玛咖,价格最高时,干果达到了一千元每公斤以上,仅一年,他与合伙人赚了几十万元,那时价格好,在玛咖产地丽江、攀枝花等地,经常出现批发商抢咖的场面。
李万才了解的案例更为惊人:他的一位朋友,因为大规模承包土地种玛咖,在两年的时间里,赚了整整2000万元。2014年,李万才在村里试种了2亩多玛咖,获利1万多元;2015年6月,李万才邀请两个好友共同出资,在韭菜坪村承包了230亩土地,投资200多万种植玛咖。
一夜净赚百万的传言,身边最真实的赚钱案例,亲自看到的抢购场景,村民们尽管不知道玛咖在药学上究竟有何神奇功效,但他们明确地看到了玛咖在经济效益上的神奇功效:一亩地就能赚上万甚至几万,种什么能有这么赚钱?
没有什么比这更为令人向往和激动的了。2015年,韭菜坪村全村的玛咖种植面积达到了直逼四千亩之多,整体产量估算在15万斤左右。
火爆扩张
攀枝花种植面积从1000亩迅速发展到万亩
实际上,仅在攀枝花当地,大规模追加玛咖种植量,并不止韭菜坪村,甚至延伸到了相邻的凉山部分地区。种植户们所传的所有火爆信息,源头都指向云南丽江。
记者多地走访获知,如果要追溯玛咖火爆的起源,作为全国最大的玛咖产地,丽江的不少玛咖种植公司可以说是亲自见证了玛咖在中国的发展史。在2006年之前,玛咖也并不被人熟知,到了2010年左右,丽江玛咖种植面积不到2000亩,且全国的玛咖产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西部一带。
2011年,是玛咖转折的一个关键点。这一年,玛咖粉获得了国家新资源食品认证,玛咖也由此迎来火速发展的高峰期直到2014年。来自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当地玛咖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涨了足足35倍。到2015年,云南全省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随着玛咖价格一路飙升,玛咖种植开始快速向四川、贵州、青海等地外延。
来自咱们县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短短的两年时间,格萨拉、温泉两乡的玛咖种植面积从1000余亩已迅速发展到1.1万亩。
多位玛咖销售商表示,不少人看准了玛咖蕴藏的巨大商机。在丽江、攀枝花等地,一些老板每年因玛咖获利几百万至上千万也不在少数。在2011年至2014年,最高的时候,一些品质好的黑玛咖炒到了上万元每公斤的价格。2013-2014年,到处都是开着豪车收购玛咖的外地商贩。
实际上,多位销售商也表示,就是在2014年,他们已经嗅到了玛咖疯狂背后潜伏的危机。
猝然崩塌
经销商不见了,今年栽了
遥远山村里的种植户们,也并非完全不知道这些危机信息。据史云海介绍,以格萨拉韭菜坪村为例,在2015年,全村350户村民,基本家家户户都在种植玛咖,最多的村民种植了四五十亩,最少的也种植了五亩,当时我们还开会告知村民,市场有风险。不过,很多人并不听劝,盲目扩张种植。
风暴猝然而来。
今年春节前,韭菜坪村的村民们感受到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前两年的同样时候,收购商已经驻进村里,忙着收购。但今年,收购商们不见了踪影。见到有陌生的车辆经过村里,不少村民都试图上前问问是否来收玛咖的。然而,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一个销售商也没有等到。
史云海等人打电话联系了云南、海南、成都等地的收购商,得到的答复都是,今年行情不好,不收玛咖。至此,大家才意识到,今年栽了!
据史云海介绍,截至2016年2月初,全村仅仅通过网络等渠道艰难售出去一千余斤玛咖,不足总产量15万斤的1%。就在记者到访前,曾有人到村里来买鲜玛咖,只愿意出1块多钱每公斤。
多位销售商告诉记者,2015年,一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严重加剧,二是一些大型企业不再收购玛咖原料,三是此前炒作资本的撤出,都是玛咖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
为何很多企业不再收购玛咖?记者调查了解到,之前,国内的一些酒企、饮料企业纷纷进军玛咖产业,开发了一些产品,但是由于消费者认知及接受度有限,目前投放市场效果并理想。据付德军介绍,他认识一位沿海地区的老板,投资几千万建了玛咖饮料厂,结果生产出来的饮料卖不出去,企业只能倒闭,损失惨重。
茫然窘境:
请人挖要给钱,干脆不挖了
大风暴来临,种植户们受到的冲击来得最为直接,且已经来不及退场。
据当地的种植户介绍,2015年,韭菜坪村的玛咖苗全部从丽江购买,每斤玛咖种子高达4万元,加上土地承包费、耕作、薄膜及人工投入,每亩的成本达5000元。这意味着,最少的一户村民都投入了2.5万元。对于这个人均年收入仅三四千元的山村来说,这是一户家庭几年的收入。
豪赌者的账面更为难看。李万才说,他投资200多万种植玛咖,钱基本都是四处借来的,且有不低的利息。为此,他只好将收获的几万斤玛咖收获,准备运到丽江烘干,期待价格回升,将这些玛咖卖出去。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若玛咖的价格持续走低,有的种植户或收购商将损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目前,攀枝花及凉山地区,绝大多数玛咖未被收购,大多挖采后晾干待售。但是玛咖能否迎来价格的翻盘,种植户们一片茫然。
记者在攀枝花、丽江等地采访时还发现,除了晾干待售,有的农户因嫌采收麻烦,还有不少玛咖依然在地里。请人挖,一公斤还1块钱左右。攀枝花的一位村民介绍,挖起来可能人工成本都不够,干脆不挖了,任其烂在地里。
一个最本质的问题:
玛咖功效到底如何?
无论在城市的药店或者商家的宣传,玛咖的功效几乎无所不能。在各种神奇功效中,还数植物伟哥这一点最吸引眼球。
玛咖能壮阳是被夸大。攀枝花学院教授、药学博士韦会平研究玛咖多年。从2012年到2014年间,在他的主持下,开展了《攀枝花玛咖规范化种植技术及药用价值评价》研究,并于201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研究发现,玛咖确有一定药用成分,但是,玛咖对人体的具体作用及玛咖的功能还有待考证,国内研究也属于空白,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薛润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玛咖有其特定的功能,玛咖中含有两种独特的成分玛咖酰胺和玛咖烯。长期服用,可改善睡眠、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等。不过他表示,对于玛咖具体成分的药效和作用机理,目前学界尚未研究清楚。特别是临床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一个最现实的难题:
玛咖行业该怎么走?
在玛咖销售商林海看来,玛咖或正在重走螺旋藻的道路,当年云南螺旋藻产业红极一时,后来由于市场混乱逐渐没落。还有不少人销售商认为,今年玛咖价格持续低迷,玛咖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记者在丽江采访了解到,2015年3月,《丽江玛咖栽培技术规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玛咖产业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对丽江玛咖的产地环境条件、良种生产、育苗、大田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贮藏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价格大幅跌落,也有积极的一面。有玛咖销售商认为,通过市场调节,一些投机商贩及一些不守规范种植户,必然将遭到淘汰。最终,玛咖行业也许有望逐步规范,价格逐步回归理性。
韦会平认为,玛咖应该走深加工路线,或配合一些中药研制,开发一些能让大众接受的产品,才能扩大玛咖的市场。
记者从攀枝花市获悉,目前,攀枝花学院和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开展一项玛咖产品深加工研究项目。目前,该项目研究的玛咖酒已经上市,玛咖茶、玛咖咀嚼片、玛咖饮料等系产品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这或将对攀枝花本地的玛咖销售起到一定作用。
不过,销售商们对此并不敢抱太大信心,有人认为玛咖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但更多的销售商已经在准备离场。对于玛咖将来的走势行情,这部分销售商的表态不约而同地提到一句话:谁都看不准,投资需谨慎。
(来源:攀枝花广播电视台)
微信广告投放热线:
13350542127
湘哥
微信团队
编辑:郑铃峰 彭开欣 倪振宇 王安瑞
编审:郑铃峰
监制:马茂林
法律顾问:蔡有联 杨升才
官方微博:@盐边县广播电视台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关注
喜欢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