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就是人品,药品卖不掉,99%原因与这4种品类问题有关。
商品就是人品,药品卖不掉,
99%原因与这4种品类问题有关
药店的人常说,我们店的商品滞销了,近效期每个月都有,我们店的销售时,顾客对商品存有疑问等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商品出了问题。
这些商品问题与销售能力无关,与陈列无关、与促销活动无关,仅仅是商品本身的问题:
01
商品知名度低难卖:
商品知名度低,是很多销售人员的拦路虎,很多人受广告影响,对于不知名的产品,基本不信任,但这类产品的毛利润高,所以出现,员工有动力销售,顾客没有购买力消费。
药品毕竟不同生活用品,家庭用品等,并不是每个顾客对药品都很了解的,有的人了解厂家名字,但不了解产品,有的人了解药名,不了解厂家。
商品知名度高厂家知名度高脑白金葵花伟哥同仁堂七星茶颗粒闪亮这些产品有的是商品出名而厂家不出名,有的是厂家出名,商品不知名,那么我们的顾客对药品又有多少了解呢?除此我同一个药品又分为商品名与药品名,所以说顾客大脑中能记得商品并不多,他们只记得常用的几个产品。
销售时我们推荐一款产品,顾客往往会说:这个产品没听过很多店员心理不成熟,就会认为顾客没听过的产品,我们也没见过的都是杂牌。
当顾客认品牌时,只说明他们并不了解药品,我们要教会他认品质,而不是品牌。
02
商品毛利低就不卖
很多药店为了提升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引进大量毛利率高于50%的产品进行销售,而低于40%以下的基本不采购,而往往知名度低的产品,新上市效果不稳定的产品,毛利偏高,而顾客喜欢的,认可的产品毛利都低。
如果此时我们只认毛利不认品类的话,就会造成引进过多顾客没见过的产品,而顾客想要的产品十有八九没货,这一定会让顾客觉得这个药店全是杂牌药,就是一个杂牌店,从此再也不上门。
我们在管理商品时,要有规划产品的角色,哪些产品用来创毛利的,哪些是用来吸客的,哪些是用来拉回头客的,哪些是低毛利却满足顾客全方面需求的,将他划分出来。
产品类型价格带高中低毛利率吸客产品中低30%聚客产品低30%下毛利产品中高40-60%辅助产品中40%左右回头客产品中低30-40%疗程用药品综合50%联合用药品综合50%只有我们对商品做角色分析后,我们才知道,店里缺少什么角色产品,再结合本店顾客人群类型,有方向的采购产品。
总之想要销售好,前题必须研究顾客 ,根据顾客类型制定产品线与价格段的高低。
如果想提高毛利润,可以研究一下本店内是哪些低毛利卖多了,造成总体毛利润下降了,而不是只追求高毛利,不管商品漏洞。
03
参加订货会,商品难退,
有一些中小型药店老板,特别乐意占便宜,占厂家的便宜,只要听说有订货会,就会准时参加,他认为反正都是卖药,卖什么不是卖,厂家有订货会,就是捡便宜,而订货会往往是宴请各个药店老板,席间利用订货单进行抽奖大返利。
席间大家歌舞升平,好吃好喝招待着,然后又有中奖机会,除此外订货的价格非常低,还会有其它额外赠送。
但把货物进回来后,厂家的福利也享受完毕时才发现,这些货并不好卖,但想退就万难了,因为这些都是现结款不退的。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硬压一线员工销售厂家卖不掉的产品,公司硬压员工,员工必然强买强卖的给顾客 ,最终顾客买的你不情我不愿的,结果就伤了顾客又伤了员工。
04
误判顾客的需求,顾客不买。
很多人在制定商品线时,像极了《兔子拿红萝卜钓鱼》的故事,你只按自己喜好选择产品的种类,结果造成你所喜欢的顾客并不买单。
在采购产品与商品品类管理时,动不动就是公司统一规定,公司统一采购,说起来很大气,但这和顾客有毛钱关系吗?
商圈类型商品需求老年社区店老年产品为主学校区店学生/母婴产品为主步行街店年轻人/中年人产品为主高消费区店名贵药材/品牌为主中低消费区店大众化产品为主更细的就不多说,总之哪怕你有多家分店,在营销上,在商品管理上,都不能统一划,统一划就是死路一条。
总之,对外经营要个性化,根据顾客需求而设定商品中与销售策略,对内部的管理就要统一化,这样更方便公司的管理。
我是张云鹏以上仅个人观点,想学习更多关于商品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订阅《药店品类管理课程》,由我亲自主讲商品品类的那些事。
该视频已被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