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可用于感冒预防和退热处方的整理
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大疫流行有不少处方流传下来,如达原饮,圣散子等处方,常用藿香和佩兰,贯众和防风等用于时疫的防治。中药在重大疾病的防治上比疫苗要反应迅速。
湖北省预防新冠方。1肺炎一号方:药物组成:苍术3克、金银花5克、陈皮3克、芦根2克、桑叶2克、生黄芪10克。老人和小孩的使用方法:开水泡,代茶饮,可连续服用7-10天。
肺炎二号方:药物组成:生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贯众6克、金银花10克、佩兰10克、陈皮6克。成人的使用方法:煎服,每日一副,分二次服用,可连续服用7-10天。
江西省的基础用方玉屏风散加味:药物组成:生黄芪12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贯众6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苍术10克、桔梗10克。
藿兰清化饮。成人处方1:生黄芪9克 北沙参9克 知母9克 连翘9克 苍术9克 苏叶6克 藿香6克 贯众6克 薄荷3克(后下)。以上9味加水浸泡5分钟,煎取200到500毫升,可连服7天。适用于流行期间有慢性基础并的人员,居家或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人员及管理人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等有暴露风险人员的预防。对于6到12岁正常体重小儿每日用量应可减半使用。
贯防合剂。贯众30克 防风15克 藿香10克 滇柴胡10克 生黄芪10克 神曲10克 重楼10克 灵芝10克。本方辛凉解表,解毒扶正。用于风热犯表所致的畏寒、发热、咳嗽、痰黄稠、纳差、乏力等症;上呼吸道感染、时邪疫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易感人群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100ml。餐后服用,小儿酌情减量或遵医嘱。藿香15克去灵芝,有发热加连翘15克,竹叶9,石膏15-30克。
以上处方适当减量使用,也可用于一般流感的预防。
还有中药退烧要好于西药,在十几年前的SASS病毒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使用安宫牛黄丸和清开灵治疗高热。国家卫健委印发试行第七版的气营两燔证: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气营两燔证处方:生石膏30-60克 (先煎) 水牛角30克(先煎) 生地30-60克 知母30克 赤芍30克 玄参30克 连翘15克 丹皮15克 葶苈子15克 竹叶12克 黄连6克 生甘草6克。水煎400毫升左右,可分2到4次服用。口服或鼻饲。
相对西药退热只有几个小时会反复发热或高热不退。一般中药退热持续时间长,可以很好地治疗高热不退的情况。
解热退烧膏的处方按比例处方为:柴胡15克,赤芍10克,板蓝根15克,葛根15克,桔梗15克,黄芩(去朽)20克,生石膏50克(先下),白芷10克(后下),羌活10克(后下),甘草5克。可加白术10克,淡竹叶10克,生地10克以缓和生石膏碍胃作用。水煎400毫升左右,分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服用。解热退烧膏见于《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仲景有小柴胡加石膏汤,无论感冒,或流感,或其他传染病所导致的发烧,若兼有呕逆不欲食,胸肋满,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头痛如裂,或眩晕者,用之则立验。当代大医胡希恕的经验:以本方屡愈小儿肺炎,即未满月的婴孩,以奶瓶频频饮之,亦得奇效。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等多属本方证。总之,凡有小柴胡汤证,而口舌干燥,或渴,舌白苔者均可用之。
张仲景的小柴胡汤证加石膏退热。柴胡16g 黄芩 6g 党参 6g 大枣 6g 姜半夏 6g 甘草 6g 生姜 6g。加减石膏15-30克(后下) 淡竹叶9克,黄柏9克,白术9克。高热者可加大石膏用量,以大米粥一碗同服为好。在国家卫健委印发试行第七版清肺排毒汤使用,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加服大米汤一碗。这是说津液亏虚而不能出汗,就是阴虚所致不能退热的都可以服用大米汤。
中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除了豫防和退热清毒治疗有不错效果,对于后期康复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