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神奇的小柴胡汤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经典名方数不胜数,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巨大宝库。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经典名方是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公认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经方是——小柴胡汤,该方疗效确切,非常实用!赶紧收藏起来吧!
神奇的小柴胡汤
汉代张仲景,因为著写了《伤寒论》而被后世尊为"医圣"。其中的方剂被后人称为"经方"。经方的特点,相信每一个喜欢中医的人都知道:药味较少,分量较重,对症下药,效果良好。
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方剂,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等等,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其中一个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那就是"小柴胡汤"。
《伤寒论》有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组方】柴胡、黄芩、人参、清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主治】
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温馨提示
好方不能滥用,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最大地发挥疗效。辩证论治才是中医药应用的最根本宗旨。
用药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
END
扫码关注
沂南县中医医院
订阅号
扫码关注
沂南县中医医院
公众号
责编:高蕊
校审:刘金吉 李超
审核:王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