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方剂解读——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原文】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解析】
《伤寒论》第148条对阳微结与纯阴结的疑似之辨,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少阳气郁不伸的阳微结证,可以类似于少阴病的纯阴结证。
临床观察这个病可出现手足厥冷、阳痿与无性欲之证。但其病机是气郁而非阳虚,故治疗中不能使用补肾温阳之品,应参考少阴病篇四逆散的治法,则庶几近之。
【原文】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析】
因为三阳合病,内有少阳气郁的胁下满,所以禁用汗、下之法,而以小柴胡汤开郁助枢,以解三阳之邪气。
【原文】
230条: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解析】
便秘系属阳明,胸胁发满,口苦脉弦,则又属少阳,舌苔白而不黄,故不用承气汤而用小柴胡汤,以察论中津液得下之言。
【刘渡舟用小柴胡体会】
人身之气机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条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苍气者,木气也,达即通达,意谓土气(指六腑之气)而能疏通排泄无阻,必在于肝木之气的通达不息,如是则升降出入之机而各行其事,则代谢以时而何病之有?
若肝胆之气疏泄不利,则六腑化物不畅,势必应生者不生,应化者不化,应排泄者不得排泄。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然脾居中州,而司升降,胆居于胁,而主出入。胆与脾其气相通,互为影响,故出入不利,升降亦必不调,气机一不利,则郁证因之而生。
小柴胡汤擅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故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黄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所谓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然《伤寒论》治郁之法甚多,如栀子豉汤之治火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之治水郁;
茵陈蒿汤之治湿热郁;
瓜蒂散之治痰郁等。
然皆就事论事而比较局限,故其施用较隘。
惟小柴胡汤之治气郁,纵横开阖,升降出入,无所不包。苟能深入其所治之机,以穷小柴胡汤之妙,则触类旁通,一隅三反,则又非以上数例所能尽也。
【歌诀】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组成】
柴胡(24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义】
1、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2、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渺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配伍特点】
1、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2、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运用】
1、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若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临床运用】
1、感冒
《伤寒论》上说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就是说外邪即将入里,而尚未全部入里,正处于正邪相搏的阶段,人的感觉呢,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小柴胡就可以治疗。这个时候可以暂且不分风寒风热。
小柴胡汤是和解剂,和就是调和,有病就是不和,像过去两个部落打仗,需要一个中间方从中调和。它不是补益,但它又是一个增强免疫力的方子,所以特别适合体虚反复感冒的人。
2、疏肝解郁
古人把治感冒的药看作是风药,风有什么特点,流通性好。胸中气机一流通,郁闷就像风吹落叶那样一扫光。
曾经有一个小伙子高考失利,一个星期吃不下饭。怎么样,默默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7付药吃完,胃口大开,所有的郁闷烟消云散。
3、皮肤瘙痒、过敏
肝郁久了,郁而化热,血液里的热邪趋表而不能发越,皮肤瘙痒、过敏不请自来。
4、带状疱疹
肝胆经郁热,严重一点的,就发为带状疱疹。全瓜蒌红花加到小柴胡汤里去,药量到位的话,两三剂就痊愈。
5、咽炎
肝郁化火不仅会表现在皮肤上,还有像慢性咽炎,一吃热的辣的,咽喉痛的不得了,凡是火气老好不过来的,不能单纯的看作是上火,里面一定有郁,所以咽炎,你光清热不解郁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寻到根上去,小柴胡加一味锦灯笼,锦灯笼,听这个名字就很有画面感,它长的像灯笼一样,专治咽喉疾病。
小柴胡加锦灯笼20-30克,当天吃当天好。
7、口苦咽干
胆之味为苦,胆经堵塞,苦味上泛。肝胆又互为表里,柴胡疏肝利胆,黄芩降火消炎。
前一晚肥甘厚味吃多了,胆堵塞了,第二天早起口苦咽干的,小柴胡专治。
8、耳鸣
耳朵里嗡嗡作响,如蝉鸣声。治耳鸣就两条路子,一个是补肝益肾。再一个从经络循行路线来看,耳为胆经所过,所以疏肝解郁也是法子。小柴胡加菖蒲10克,菖蒲开眼窍、鼻窍、耳窍......九窍都能开。
9、偏头痛
我的一位朋友说,她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只要情绪一激动或者压力一大就偏头痛,搞得她不得不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我说,你这病太好治了,小柴胡用上就好了。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偏头同为少阳胆经所过,小柴胡加川芎10克,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它是头部的引经药,能够引药上达头部,所以古人讲,头痛不离川芎。
10、失眠多梦
失眠十有八九都是因为心神静不下来,小柴胡汤适合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的失眠。
11、经前期综合症
很多女性在月经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腰痛、失眠等,这些现象往往是肝胆气郁所致,小柴胡汤就能很好地疏解。
12、咳嗽
一个人如果总爱生气,咳嗽就很难治愈,为什么,因为肝木克肺金呀,肝火烧的太猛烈了,就把肺金给融化了。小柴胡汤疏肝清肺,有一句话叫,小柴胡汤止咳胜金方。平时老咳嗽,又爱生气动火的,效果最好。
13、腮腺炎、扁桃体炎
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加减化裁】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以清热理气宽胸;
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
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使用注意】
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小柴胡汤原就有若干加减法,后世加减化裁者更多,今选柴胡枳桔汤为例,意在说明参、草、枣等益气匡正之品,并非和解少阳必用之药。
原书谓本证系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当和解兼表,柴胡枳桔汤主之。证既偏于半表,治当促邪外透为宜,故加枳、桔、陈皮,畅胸膈之气,开发上焦。去枣留姜,亦是用其辛散之功,助柴胡透邪。雨前茶(上等绿茶)清热降火,利水祛痰,助黄芩清泻邪热。如此配合,使少阳经证偏于半表者,得外透而解,升降复而三焦通畅,自然诸症悉除。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2: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经之邪,半夏、生姜能散少阳经之呕,人参甘草能补中气之虚,补中所以防邪之入里也。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