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伤寒论临床十讲】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临床十讲】小柴胡汤证

admin6天前皮肤科3

【伤寒论临床十讲】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2004开始举办首届全国中医优才班,条件要求非常严格,第一要求正高职称,第二要求年龄不能超过50岁,第三要求临床工作时间必须超过15年,我们广东最后录取了6个人,我是其中之一。优才班每年培训4次,总共培训3年,讲的内容一半是临床,一半是经典。经典也就是指四大经典,其中《伤寒论》培训就在全国募招教授,也让广中医推荐一个老师,原则是越老越好,并且同时报一个主讲题目上去,我们当时就推荐了教研室年资最长的张横柳教授,报的主讲题目就是小柴胡汤,张横柳教授讲得最好的就是小柴胡汤。但是题目报上去以后,主管部门反馈的意见是最好不要讲小柴胡汤,为什么呢?因为全国其他的《伤寒论》主讲老师报的题目竟然全都是小柴胡汤。由此你们可以知道,小柴胡汤有多么重要,那么多讲授《伤寒论》的老师,搞临床的老师,差不多每个都可以称为柴胡医生。所以大家说少阳病重不重要呢?

这是一个现实,小柴胡汤在临床上运用很广泛,而且小柴胡汤非常好用。我其实也算不上是柴胡医生,但在我开的方里边可能有百分之六七十都离不开柴胡剂,柴胡剂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我应该只算是半个柴胡医生吧,因为我觉得我同时也是一个桂枝医生,我使用桂枝汤的频率可能有百分之八九十。当然,百分之八九十的桂枝汤使用频率,再加上百分之六七十的柴胡剂使用频率,应该就是柴胡桂枝汤用得最多了。

我讲小柴胡汤证的时候就经常讲一句话:清清楚楚小柴胡,不清不楚小柴胡。这句话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讲,在很多场合都讲过。为什么说清清楚楚小柴胡?因为小柴胡汤有确切的适应证,就是前面所讲的柴胡八症。但是仲景又有一句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大家在临床上可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会跟你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病历记录写了好多张纸,写完了以后觉得还有东西没讲完,又继续补充,这种病人让很多医生都觉得头大,因为很不容易抓到要点,又像表证,又像里证,又像寒证,又像热证,又像阴证,又像阳证。实际上这样的病人就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同病,就是小柴胡汤证,所以说不清不楚小柴胡。当然也并不是说任何情况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的运用是有底线的,不能触及它的底线,单纯的脾胃虚寒、脾阳不足、寒湿内停,这种情况不能用小柴胡汤,这是它的禁忌证。

我自己真的就是这样用的,我对每一个病人都是很认真地诊查,所有的环节都不落下,都会很认真地看,但有时候也的确是有复杂的病人,也有搞不懂的时候,看到最后晕晕乎乎,这种人肯定不是那么简单,少阳小柴胡汤,一般是没错的。解决临床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在临床上束手无策的时候,经常就会想到用小柴胡汤。

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在衡阳市中医院工作,医院里有位姓刘的老中医,看脾胃病看得非常好,我的一个同学去跟诊,学了不到一个星期就不学了,他说这位刘老医生没有什么本事,整天就开小柴胡汤,当然这位同学肯定是没有理解到刘老中医方子中的深刻含义的,其实擅长用柴胡剂就是这位老中医的特点。我觉得他除了擅长用柴胡剂以外,用方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参与五灵脂相配,十九畏中讲人参最怕五灵脂,但实际上人参与五灵脂相配治疗胃病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到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文献报道,认为这样的搭配使用对溃疡病效果非常好,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所以今天我们对于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也许要重新评价了,比如附子配半夏,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但很多人都在这样用,我也经常这样用,我没有看到一例病人有不良反应的。我并不是不知道它属于十八反,而是有意这样用的,就是要用它们相反相成的作用,所以十八反并不是配伍的绝对禁区,古人传下来的东西也需要以临床实证来说明问题。

我们有一版本科《伤寒论》教材的主编梅国强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经方大师,也是我们办经方班时每期必请的主讲专家,梅老的讲座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一开始就讲小柴胡汤,然后讲大柴胡汤,一直讲到现在,讲了一系列的柴胡类方剂,讲完《伤寒论》的六个柴胡剂之后,就继续讲小柴胡汤经方与经方的合用,经方与时方的合用,例如柴胡陷胸汤、柴胡五苓散、柴胡温胆汤、柴胡平胃散、柴胡四物汤,这么有名的教授,还是离不开柴胡剂。

96条讲述的是小柴胡汤证的本证,其中包括四个主症,七个或然症,或然症中的症状除了与少阳本身的生理密切相关以外,也与少阳经络循行的部位相关,同时还与其兼表、兼阳明、兼太阴都有关系。

小柴胡汤的组成中共有七味药: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甘草。其中柴胡的重点主要在于解热疏郁结,黄芩清少阳胆热为主,柴胡、黄芩相配解决胆气内郁、郁而化火的问题。生姜、半夏的配伍就是《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汤,它们针对主症中的心烦喜呕,可以降逆止呕,同时其辛散的作用能够促进帮助柴胡达邪出表,能够助柴胡解郁结,消散胆气的郁结。人参、大枣、甘草是用来扶正的,少阳病之所以往来寒热,说明其正气不足,所以需要扶正以祛邪,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见肝胆之病,先实脾胃的治未病思想。

少阳病的发热表现为寒热往来,休作有时,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病出于太阳就可能会出现恶寒,病入于阳明就会出现发热,所以三阳都有发热,而三阴表现为无热恶寒,其实是代表了正气的强弱。对于少阳的寒热往来有不同的理解,正气抗邪,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处于一种拉锯的状态,所以最关键是说明了正气不足,不能一鼓作气而祛邪外出,也无法形成正邪持续剧烈相争的高热状态。

发热是好现象,是正气抗邪的征象。有些人感冒的时候有明显的怕冷,却没有感觉到发热,当后来感觉到有点发热了,或者说体温有点升高了,那这个病可能就快要好了,因为发热说明人体的正气在慢慢地恢复。我最近有个门诊病人,中年女性,太阴病,昨天来复诊,很有意思,她说感觉到有点发热,好像是感冒了,测了一下体温,37℃多,我说这是好事啊,为什么呢?我开了那么多温补的药物给她,就是要扶助她的阳气,让她的阳气能够打仗,正邪相争,当然会有发热的反应,而且虽然有点发热,但病人自我感觉比用药前舒服了很多。所以中医是特别看重阳气,一旦有发热,说明这个病就有希望了,正气逐步恢复,就能够祛邪出表。

所以小柴胡汤中使用人参、大枣、甘草,就是因为正气不足,要帮助正气抗邪外出。第二个就是要守住阵地,防止邪气从三阳传向三阴,所以其中的人参是必不能少的,非常重要。这个方也体现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有寒药,也有热药。除此以外,还有升降相因,生姜配半夏,小半夏汤,是降逆的,柴胡是升的。这里还有点小问题,辛味本来应该是向上走的,但小柴胡汤、小半夏汤中用的生姜、半夏确实是向下走的,所以有些是从功效的角度去理解,有些是从最后作用结果来反映。本方中辛开苦降甘调都有,这也反映了本证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甚至可以是表里同病的状况。

小柴胡汤的煎服法是去滓再煎,这也是一个特点。刚才下课后有个七年制班的小同学拿了份标书来让我指导,申报我们第一临床医学院的院内项目,其研究内容就是关于《伤寒论》里面需要去滓再煎的七个方,探讨其中的作用机理,特别从小柴胡汤里找了三个成分,甘草次酸、黄芩皂苷、柴胡皂苷,在去渍再煎的前后检测其含量的变化,以此探讨其中是否存在物质基础的差别,这种研究思路挺好的。《伤寒论》需要去滓再煎的七个方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还有旋覆代赭汤。

原文中小柴胡汤方后也附了许多加减法,比如病人有咳嗽的,仲景加干姜、五味子,去掉了人参、甘草。胁肋痛的,心下痞硬,仲景加用牡蛎,也是非常有效的,开始我们就不是很理解,牡蛎在《伤寒论》中多是散结散水,但这里原文讲的是胁下痞硬,我原来硕士的时候研究方向是肝病,我的导师在肝病方面也是很有心得,他在开小柴胡汤的时候就很喜欢加牡蛎,很多在急性期的肝病病人,肝脾肿大,加上牡蛎要比单纯的活血化瘀疗效要好,我觉得这个理论是来源于《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运用非常多,应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发热性的疾病,原文中讲了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所以在临床上治疗各种各样的发热不退,小柴胡汤都有效。现在的柴胡注射液也是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类似于氨基比林,单味的柴胡就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柴胡的功效应该不仅仅是退烧,可能有更广泛的药理作用在其中。小柴胡汤里柴胡的用量很大,原文中用到了半斤,按现在的量是125克,那么一服量应该就是40克,有的同学就会问我临床上是不是也用这么大量,我一般不会用这么大量,一般最多用到20克,柴胡用来解表是要重用的,我看黄煌教授用柴胡40、50克都是有的,但剂数不多,常常用1~3剂,病好了就不再用了,所以量用得比较大,但是遵守了仲景的量。

柴胡如果用于疏肝解郁的话,就是用平常量,一般10~15克。如果用于升阳举陷,比如在补中益气汤中应用,几克就够了,一般3~6克就可以。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病人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很多都有肝郁,而更年期常表现为潮热、多汗,给这些病人一用柴胡,病人就会反馈药用得不对,汗出会增多,我觉得10克柴胡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有些病人的确就会出现服药后汗比较多,后来我把剂量减到8克,就是一两克的差别,效果却有明显的不同,既能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又不会导致病人多汗。

后世提到了柴胡劫肝阴的问题,尤其是温病学家提出来这个问题,这种认识在明清时期很流行,比如在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就提到因惧怕柴胡劫肝阴而以鳖血拌炒。我觉得柴胡劫肝阴的问题也不需要看得太重,实际上也要看怎么用、用多少,剂量不同,功效不同,鳖血拌炒当然也是一个运用的技巧,既发挥了柴胡的作用,又防止过于耗散伤阴。所以我们在临床中柴胡是可以用的,只是用量上要因人而异。

第二个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原文中讲到病人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不想吃东西,想吐。在或然症里边还有或腹中痛,加减法中加上芍药。肝与脾关系密切,五行上是木和土的关系,肝木太旺乘脾土,所以临床上很多消化系统的疾病也要去肝胆上找原因。古人讲木郁乘土,一点都不假,消化系统的疾病的确跟情志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说的肝胆系统的疾病,常常第一表现就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肝病的病人,很多都表现为或腹泻,或呕吐,厌油腻,不想吃东西,但是病位是在肝胆。所以说两者是息息相关,很多肠胃的疾病都跟肝郁有关,都需要疏肝解郁。所以小柴胡汤可以用于肝胆系统或者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肠疾病,肠预激综合征等。

第三个是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原文讲嘿嘿不欲饮食,其中的嘿通默字,反应病人的一种情绪状态,很忧郁,对什么都没兴趣不想动,不想吃,人可能变得消瘦,很多东西想不开,甚至还可能有自杀倾向。我曾经见过一个患者,不肯读书,把脉的时候发现两个手都有刀痕,是割腕自杀留下的疤痕,这种就是心理问题。所以小柴胡汤在这里也大有可为,能够疏肝解郁,服用以后使人很愉快、很舒服。逍遥散也有这样的作用,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来,它是四逆散的一个变方,也是跟柴胡剂有关。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境外班的学生来找我看病,什么问题呢?平时没问题,一到考试就紧张,头脑里就一片空白,紧张到什么程度?有一次考试,试卷还没发,这个同学扑通一下倒下去了,后来问他,他说是紧张到三四夜没有睡觉,紧张到这种程度,怎么样治疗呢?我还是用了小柴胡汤作底方。

我有个病人从读书时就在找我看病,后来结婚生子了,现在孩子3、 4岁了,一直在我这里看。这个女孩子主要就是很忧郁,这个是肯定需要改变的,虽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既然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此,在生活中就更应该经常跟那些阳光的人在一起,你要健康就要跟健康的人在一起,她的老公挺好的,很阳光,很高大,每次来都是笑呵呵的。现在这个女孩子主要是乳腺增生,最近做了几次检查,怀疑有乳癌,但西医诊断是打了个问号的,看了三个地方,意见都不一样。虽然她说自己不紧张,但我知道她很紧张,我就让她放下包袱,得乳腺增生的人太多了,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极少数是恶性的,等到穿刺确诊,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现在首要的是放下包袱。精神紧张,乳房胀痛,胁肋部有肿块,淋巴结肿大,胁肋也痛,消化不好,这个开什么方呢?当然是清清楚楚小柴胡了。

最近又遇到一位男性患者,小三阳,睾丸炎,从海南岛过来的,在其他地方看了好多医生,效果不好,所以病人烦躁,情绪有问题,这种病人不太好处理,需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个病人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治疗,吃了很多种抗生素,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药,我就想可能需要用点温药了,但是当病人把舌头伸出来后,思路马上就变了,舌红苔黄腻,同时小便淋沥不尽,白浊,有很多黏液,所以开了柴胡温胆汤,仍然是柴胡剂,他不舒服的部位都在少阳经脉。厥阴肝经也在人身之侧,与少阳是表里关系,疏肝也是调胆,气机以畅达为顺。

所以如果抛开《伤寒论》来说,少阳病不一定就是外感病,有很多是与情绪有关,跟人的体质有关,不是有些人专门在讲体质学说吗?这类少阳体质的人真的太多了,所以柴胡剂也开得太多了。

以上这三类,发热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小柴胡汤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原文所提炼出来的适应证。当然小柴胡汤肯定还能治疗肝胆疾病,尤其治疗肝病,其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比较好。而少阳病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提示了胆气郁结、胆火上炎,恰当的方应该是黄芩汤加柴胡,或者是四逆散加黄芩,强调了气郁化火,火气上炎,在疏肝解郁的同时还强调了清胆热。

张仲景用了10条原文来讲小柴胡汤,下面的97条讲了少阳病怎么得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所以少阳病一定是有正气不足。有人认为少阳病就是一个实证,治疗上就应该祛邪,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仲景在解释病机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特别提出来血弱气尽,其他的病证他不会讲这一句的,所以少阳病一定有正虚的前提,尽管在某个阶段可能以反映为实的表现为主,但是其本是在于正气不足。为什么会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不也是反映了正气不足为什么方中要用人参、大枣、甘草?也是反映了正气不足。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99条讲的是三阳合病治从少阳。病人既有少阳病,又有太阳病和阳明病,太阳病要汗,阳明病要清下,少阳病则是既不能汗又不能下,因此折中而用小柴胡汤,因为小柴胡汤既能够达表,又能够走里。对于三阳合病,采取从中间来切断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防止疾病纠缠在一起,打破其联结的环节,治病效率比较高。

230条讲的是少阳阳明合病,治从少阳。病人既有阳明病,有潮热又有少阳病,胁下硬满,虽然不大便,但并没有指出大便的质地,肠中并不一定有燥屎,没有完全形成阳明腑实,甚至还可能大便是烂的,从舌上白胎来看,阳明中应该并没有实热。仲景将小柴胡汤的功效总结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汗出而解,体现了小柴胡汤能够通达上下,交通表里。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这里讲到小柴胡汤的适应证还有阳微结。结是气机郁结,也包括了病人有不大便的症状,由于阳气郁结而导致了大便干结,但不是承气证,所以叫阳微结。这里还讲到纯阴结,是由于阳虚阳气内郁,这已经不属于少阳病了,而应该采用三阴病的治疗方案。

有些人平时大便经常排不通畅,一天要拉好几次,而用了小柴胡汤以后会感觉大便很通畅,这就是气郁导致的大便干结,所以用小柴胡汤通便的效果会非常好。现在小柴胡片也是我家里的常备药,我也经常让我的病人在家里常备小柴胡片,一些小病根本不用来医院,打个电话指导一下就能解决了,又省钱,又免去排队的等待时间,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小柴胡片,感冒的时候吃几片,大便不通当然也经常用,主要是对于气郁导致大便不通畅的病人。

所以大家不要见到大便不通就想到麻子仁丸、承气汤,很多方法都可以通便。原文里面所谈到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其实正指出了其作用的机理,上焦气机通畅,肺能通调水道,水液正常向下进入阳明,就起到了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像口苦、心烦喜呕这些症状也得以消除。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如果病人少阳气机郁滞兼有太阴不足的话,需要采用先补后和的方法,先用小建中汤,而后与小柴胡汤。有一些病人在吃了小柴胡汤以后拉肚子拉得很厉害,开始两天可能还不觉得很难受,但到了后面就很没力、很疲倦,对这种脾胃虚寒的人用小柴胡汤就需要仔细斟酌,要固护脾胃。

我曾经给一位来看病的女同学开了小柴胡汤,她复诊的时候说吃了小柴胡汤以后又拉又吐,我没有用承气汤啊,小柴胡汤怎么会有这种反应?于是就想到了《伤寒论》的这条原文,于是再详细询问了病史,果然这个同学平素就是脾胃不好。对于脾胃不好而又有肝郁的,肯定不是先用小柴胡汤,而应该先把脾土固起来,于是让她先喝了几剂小建中汤,然后再用小柴胡汤,使脾胃有能力来运化小柴胡汤。

另一个病例是我上课的一个班级的同学,她的妈妈更年期反应,很忧郁,但是喝了小柴胡汤以后感觉肠胃不好,拉肚子,于是我建议让她妈妈先喝五剂小建中汤,然后再接着用小柴胡汤,后来这位同学反馈给我,用这种方法服药之后很舒服。

当然还可以拓展开来,仲景原文中讲的是用小建中汤,如果是脾胃虚寒,可不可以用理中汤,甚至用附子理中汤呢?当然可以,总的原则是要把脾土固好,以防止小柴胡汤的克伐作用损伤脾胃。或者在这个方里面加上相当于理中汤的一些药,茯苓、白术、干姜,这也是一种思路。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仲景运用小柴胡汤的思路,最重要的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是运用小柴胡汤的基本原则。并不是要等到少阳八个主症都具备了才能够用小柴胡汤,当然从中医辨证来看,脉证特征越多,信息越多,对病位病性的把握就越准确,治疗效果也就越好,但有时候病人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典型,所以大家就需要抓住其中的一点,但见一证便是。但是对于这一证还是要仔细辨别,比如说病人口苦,对于口苦就还需要细分,苦为火味,代表了火,但是除了胆火还有没有别的火?当然有,心火、胃火,它们之间是不同的。少阳的火的特点是,病人经常表现为早上一醒来就口苦得特别厉害,因为这个时候少阳阳气开始初升,如果它升不出来升得不顺畅,就容易郁而化火,就出现口苦了。如果是中午或下午的口苦,那就不是少阳,而有可能是阳明之火或心火,因为中午是心火当旺的时候,到了下午是阳明之气旺盛的时候,所以口苦并不是只有少阳一种可能,临床上还需要变通,灵活掌握。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虽然小柴胡汤的组成中有补气扶正的药物,但整个方实际上还是偏重于祛邪,对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人,单独使用小柴胡汤会有克伐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喝了小柴胡汤会腹泻,而且有些泻得还很严重,因此张仲景提出了小柴胡汤的使用禁例。

98条仲景明确提出来,如果有脾胃虚寒的人,有寒饮的,用了小柴胡汤的话,就会出现饮水则哕,就是说喝水以后作哕、打嗝,提示了胃气衰败。所以没有任何方是万能的,再好的方子也有它的适应证,同样也有它的偏性,当然也有它的禁忌证。

小柴胡汤的确是双刃剑,若临床上用得太滥肯定会出现问题,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对于小柴胡汤的运用到了一种滥用的地步,普遍认为它有一种适应原样的作用,对于所有人体都是正能量,而忽略了辨证,只做药理,不顾中医理论,就好像小柴胡汤没有任何副反应一样,最终发生了因服用小柴胡汤而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例,并有十几人因此死亡。日本在文献整理方面做的是非常好的,他们有很多的原本,有很多珍藏本,他们也很会去做一些校对,非常严格、严谨,但是在理论方面却不怎么去探讨,他们学《伤寒论》更多是在学方,把它当成了方剂学。

所以很多中国的专家学者就反驳,这个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小柴胡汤本身的错,而是医生没有正确地使用小柴胡汤造成的,没有准确地掌握它的适应证、禁忌证。现在日本对小柴胡汤用得就没有那么泛滥了,但现在日本中药产业中排在第一位的、出口量最大的还是小柴胡汤。我们十多年前就在说中国是中医大国,但不是中医强国,因为中国的出口中药占全世界份额只有百分之五六,但现在十多年了,竟然还是百分之五六,这也是值得警醒的。

小柴胡汤在温病学方面也用得很好,如蒿芩清胆汤达原饮,都与小柴胡汤有关系。《伤寒论》中所讲的半表半里是指的少阳,而温病学的湿温病则特别强调了邪伏膜原,也属于半表半里,是一种跟少阳有关的部位,有一定潜伏期,在临床上我经常用到小柴胡汤跟温病方的合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伤寒论》方的一些不足,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伤寒论》中对于湿温病没有一个很确定的方;第二则是对于单纯阴虚,《伤寒论》的方是不足的,养阴的方不够。所以温病学说对《伤寒论》的发展,一个就是在于湿温病的理论,另一个就是滋阴方法的发展;此外还有醒脑开窍的方法。这三法是温病学最大的贡献,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更进一层的超越。

I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伤寒论临床十讲

作者:李赛美。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李赛美老师的书欢迎购买正版图书。

I投稿邮箱 150085803@qq.com

猜你还喜欢【点击下面文字阅读文章】

【临证本草】柴胡

【临证本草】黄 芩

【腹证奇览】柴胡汤类方之小柴胡汤证图解

【经方医案】小柴胡汤

【经方习读】柴胡桂枝汤

【经方习读】柴胡桂枝干姜汤

【经方发挥】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附柴胡桂枝干姜汤精彩医案)

【方剂习读】温胆汤

【方剂习读】指迷茯苓丸(值得收藏)

【必看】跟中医大家学六经辨证治疗不孕症

【名家谈中医学习】中医的读与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6964

“【伤寒论临床十讲】小柴胡汤证” 的相关文章

脂溢性脱发植发的效果会好?

脂溢性脱发植发的效果会好?

头发的生长和毛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毛囊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为在有很多的发友脱发后植发成为了首选,那么脂溢性脱发的植发效果如何? 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脾胃出问题了

脂溢性脱发,脾胃出问题了

脂溢性脱发,脾胃出问题了。 咱们中医讲啊:万病皆由脾胃生,包括咱们的脱发、头发油这些问题,大部分也都是脾胃出了问题。由此可知脾胃在咱人体里有多重要了。 现在脂溢性脱发的人是越...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有没有觉得梳子上的头发越来越多,洗头时总是掉发?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掉发...

哭了!这些熬夜、脱发,“不受待见”的艺术专业,被误解太久了

哭了!这些熬夜、脱发,“不受待见”的艺术专业,被误解太久了

棕榈说:留学读艺术,真的太惨了! 英国网站The Tab曾收集数百份样本,统计了各专业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 图源:The Tab 出乎意料的是,课业堆积成山...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直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有人问,化疗为什么掉头发?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今天就再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把化疗掉头发当作是一个制造化疗恐惧的极好素材,有人这样别有用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