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条文解读
大柴胡汤条文共四条。
其中,《伤寒论》中有三条,《金匮要略》中有一条。
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第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治少阳阳明合病。从上述条文来看,大柴胡汤证属于少阳阳明合病,典型表现在第136条,条文中的热结在里为阳明里热,热结表现在大便上。往来寒热为少阳病的典型症状,少阳阳明合病时,应给予大柴胡汤。而且在第103条也指出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说明大柴胡汤是攻下逐邪的方剂。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心下急、心中痞硬、心下满痛、呕吐下利,都是气机被邪热、水饮郁阻不通的急迫感觉,应给予大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攻逐阳明。
大柴胡汤方证可以见到呕。呕是小柴胡汤的一个典型症状,大柴胡汤也有,但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呕,两者背后的病机略有不同,共同点是病位在半表半里,邪热犯胃,胃气上逆致呕,同时小柴胡汤有水饮的因素,毕竟小柴胡汤中有半夏、生姜,小半夏汤方义有祛除水饮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柴胡汤因热结在里导致胃肠气机不通,气机不降而上逆,从而引起呕吐的发生。与下水道不通臭气就会上泛的道理一样。
大柴胡汤中有大黄。方后注曰: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合病,在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明里热,热结在里,阳明里热和肠道糟粕相结,表现为便干,加入大黄、枳实,这就是大柴胡汤。需要注意的是,大柴胡汤方中有芍药、枳实说明其中含有枳实芍药散,同时方中有柴胡、白芍、枳实,说明大柴胡汤也可治疗四逆散的方证。枳实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两方中都有腹中痛的表现,而大柴胡汤又是热结在里,可以有心下急、心中痞硬、心下满痛,因此结合方中的枳实、芍药、大黄、柴胡,说明大柴胡汤证中也会存在腹痛便干的症状,其中芍药偏酸寒,可缓急止痛。芍药也有缓下作用,比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中,就是用芍药、大黄来通便的。
大柴胡汤适用于少阳阳明合病的治疗,但少阳阳明合病的治疗并不仅限于大柴胡汤。如果腑实证不明显,只是单纯的阳明无形之热,如口渴、心烦,可以加生石膏,这就是小柴胡加生石膏汤。
临床中大柴胡汤方证是比较常见的。在少阳病小柴胡汤的基础上,伴有阳明里实热,表现为便干、腹痛、心下急时,即可应用。其中最常见到的是在小柴胡汤证基础上,出现便干便难,即可诊断为大柴胡汤方证。临床十分强调辨证论治,有大柴胡汤证就可以用,但是需要注意,大柴胡汤毕竟是攻下的方剂,和承气汤应用原则一样,也是见下止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