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传奇】感冒退烧,少不了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江湖地位】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配伍功效之妙,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为和解剂之祖方。
小柴胡汤能疏风退热,疏肝解郁,是一个和解方,现在来理解,就是可以增强免疫力的方子。
古代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写道: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当用小柴胡,可见,小柴胡汤治疗外感发热等伤寒病的功劳。
来历趣闻
用柴胡治双胞胎,大的用大柴胡,小的用小柴胡
相传汉代,南阳地区的一户人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大的取名大大,小的取名小小。一日,兄弟俩同时发烧,请名医张仲景医治。
张仲景诊断后认为,兄弟俩的症状相同,但病因不完全一样。根据兄弟俩的不同病因,分别给小兄弟俩各开了一张处方。这两张处方的相同之处是,都以柴胡为君药,并且都有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不同的是,大大的处方中加了大黄、枳实,小小的处方中加了人参、甘草。
张仲景为做区分,分别在大大的处方上写了个大字,在小小的处方上写了个小字。张仲景的方子果然很灵验,第二天,大大和小小的病都痊愈了。后来这两张方子张仲景屡用屡效。
张仲景晚年在编写《伤寒杂病论》时,决定将这两个方子都收入书时,考虑到这两个方子都以柴胡为君药,都有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只有其余味药不同,都该命名为柴胡汤,但如何区别呢?
想到一张是大大用过,一张是小小用过的,因此,把大大用过的命名为大柴胡汤,把小小用过的命名为小柴胡汤。
小柴胡,吃法不一样,药效有差别
虽同样都是小柴胡的药方,但是剂型不同,药效也是有区别的。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说这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但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后病未见轻,倒增加了腹满的症状。他再次前往视诊,察验前次所服用的药,一问,原来病家吃的是小柴胡散。
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汤剂能通过经络快速取效,可在此时用散,则药滞于膈上,故有胃满的症状。他便亲自操作煎小柴胡汤,二剂之后病人痊愈。
曾畅销日本,可吃出乱子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将小柴胡汤,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日本有位叫有地滋的汉方医教授,说小柴胡颗粒治肝炎、肝硬化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
再加上厂家大力宣传,小柴胡汤还能治各种急性热性病、感冒、肺炎、慢性胃肠障碍等等,人们不论是否对症,仅仅依据西医诊断病名就纷纷争服小柴胡汤。一时间,小柴胡汤成了百宝丹,津村顺天堂也发了财。
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折。到了90年代,日本因滥用小柴胡颗粒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报道频频出现。5年间出现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从争相服用到惧怕服用,不是因小柴胡汤有副作用,而是对小柴胡汤缺乏认识,违反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无论经典名方还是神药仙丹,都不可随便服用。
治感冒最管用
越是应用范围广的方剂,就越不可滥用。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中医认为少阳病是半表半里证,意思就是病邪在表里之间,因为和正气相搏,因此常常出现寒热往来,也就是忽冷忽热的症状。
感冒发热的情况时,小柴胡汤可以退热。柴胡善退热解郁,黄芩能镇静除烦,又可以发挥疏肝理气,用来退烧,和解表里。
感冒初期流清鼻涕时吃,也会有效,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解表散寒;又有人参、甘草、大枣补正气,能将刚刚感受到的寒邪散出去。
另外,小柴胡有解表、疏肝利胆、调理脾胃的作用,患肠胃型感冒,有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也特别适合。
但要注意,小柴胡汤适合体虚之人,比如常常感冒的人,平时体质强壮的人感冒时,症状往往较重,这种情况不适宜用小柴胡汤。另外,如果用小柴胡汤后,感冒症状反而加重,要停药,并请中医师诊治。
版权说明
本文已刊登于《家庭医生》杂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胡世云 | 编辑:阿加莎 | 排版:三思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快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