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介绍——小柴胡颗粒
组成: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功效: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科普
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小柴胡颗粒由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演变而来,主要用来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经疾病。
少阳经是人体三条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中的一条,循行于人体侧面,与三焦、心包、胆、肝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少阳为枢。简单来说,少阳经是出入人体的门户。可以出入人体的不仅包括人体自身的精气血津液,还包括外来侵袭者。常见的外来侵袭者就包括风、寒、暑、湿等邪气。
邪气可以通过少阳经进入人体,但在进入时经常会遇到抵御邪气的人体正气,邪气与正气激烈交战,就会出现发热,也就是发烧。当正气取得暂时性胜利时,体温就会降低;但当邪气休息够了,趁正气疲惫修整时发起进攻,体温就会再度上升。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发烧与退烧交替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中医上叫做寒热往来。
方中的柴胡归肝、胆经,能够疏肝、升阳,是治疗少阳经疾病最常用的一味药,像是寒热往来,以及脾气急躁、经常生气、胸部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经常会选择柴胡来配伍使用。黄芩主要用来清泄上焦湿热,像是暑温胸闷呕恶、肺热咳嗽,高热烦渴,常选择黄芩来配伍使用。柴胡与黄芩同用,不仅可以驱逐侵入少阳的邪气,并能发挥退热的功效。半夏能够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常用来治疗胸中痰多烦燥、恶心呕吐。姜半夏是由半夏加生姜炮制而成,因生姜也有止呕的作用,所以经过炮制后的姜半夏止呕的作用更强。
柴胡、黄芩、姜半夏三味,是小柴胡颗粒驱邪的主力军,主要用来赶走外来入侵者。
党参、生姜、甘草、大枣四味,同用可以发挥健脾益气的作用。外邪虽走,但经过一战,正气也有耗损,所以这四味药主要用于赶走外邪后的善后工作。
因为少阳经与心包、肝、胆关系密切,所以当病气侵入或郁积在少阳经时,除了容易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外,心包、肝、胆也容易出现不舒服的表现,例如心烦心慌,胸胁部胀满烦燥,感觉咽中有痰、咳不出去也咽不下来,以及生气烦燥引起的食欲不振等。
除了可以治疗上述的一些症状外,小柴胡颗粒还有一些隐藏技能。
1.偏头痛。因为少阳经是循行于人体侧面的一条经脉,而太阳穴也位于人体头部的侧面,所以像是偏头痛,尤其是太阳穴附近的头痛,也可以使用小柴胡颗粒。
2.眼干眼涩、口干口苦。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而肝、胆不分家,所以少阳经跟肝、胆密切相关。肝开窍于目,而气能行水,如果肝气郁结、运行不畅,就无法将水液向头面部运行输送,因而就会出现眼干眼涩、口干口苦。如果同时伴有脾气急躁、胁肋部胀痛等肝郁的表现,小柴胡颗粒就十分适合。
3.胃胀恶心、反流性胃炎。肝胆属木,脾胃属土,五行讲木克土,所以肝火最易犯胃。这也是很多人生气后会没有胃口,觉得气都气饱了的原因。肝火犯胃后,胃气也失去了向下正常运行的能力,会郁积在胃中,甚至向上逆行,进而出现胃胀嗝气、恶心呕吐,甚至反流性胃炎。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中成药成分和剂量都是固定不变的,缺少了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核心特点,所以使用时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