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柴胡陷胸汤
柴胡陷胸汤
原文:
《通俗伤寒论》:和解兼开降法。
歌诀: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组成用法:
组成:柴胡一钱,姜半夏三钱,小川连八分,苦桔梗一钱,黄芩钱半,瓜蒌仁五钱(杵),小枳实钱半,生姜汁四滴(分冲)
用法:水煎服。
方解
本方即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二加减而成,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大枣等扶正之品,加瓜蒌、黄连、桔梗、枳实等清热化痰,快气宽胸之药,共奏和解少阳,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效。
——————
柴胡陷胸汤医案
带状疱疹案
刘某某,男,47岁,
干部。1981年8月2日初诊。有慢性腹泻史,饮食、药物偶有不慎,或因受凉,即泄泻稀便,夹少量粘液,同时伴脐周隐痛,腹胀脘闷纳减。三天前,左侧前胸部刺痛,同时起片状群集性之红色小水疱和丘疹,排列成带状,漫延至侧胸部,身低热,疼痛不安,伴痞闷恶心,口苦不思食,大便干燥,小便微黄,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数。诊为带状疱疹。证属脾湿内蕴化热,壅滞肝胆,复感外邪,两相搏结,经络不通,治当舒肝清热祛湿,兼顾脾胃升降,用柴胡15g、黄芩10g、黄连6g、姜半夏10g,枳实10g、桔梗6g、瓜蒌仁30g、赤芍12g、胆草10g,另以黄柏、胆草浓煎水外敷患处。三剂后疱疹开始消退,疼痛减轻,减去胆草,加金铃子10g、玄胡10g再进三剂,各证消失。
按语:带状疱疹乃病毒感染所致。中医辨证往往属肝胆火盛,湿热内蕴,热盛者多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本例素体脾虚湿盛,发病时虽有湿热火毒炽盛之象,但伴有胸痞恶心,清热过甚,恐伤脾胃,大便干燥亦不敢用大黄攻下解毒,恐成洞泄不已,因人制宜,选用柴胡陷胸汤以舒肝清热祛湿,调和脾胃升降,加用胆草清热泻火、赤芍凉血化瘀。因热盛,故减生姜。病变在胸胁,属肝胆经脉所过之处,柴胡善能舒肝清热,且据现代研究,柴胡有抗病毒及镇静镇痛之功,故重用至15g。证减后去胆草,防苦寒过当,加金铃子理气清热镇痛,用药清凉适度,故病愈而未出现苦寒伤中之象。
支气管炎案
胡某某,男,40岁,
工人。1981年1月27日初诊。病人素体清瘦,面白无华,胃纳不佳。五天前开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咽痒,咳嗽吐少许白稠痰,自服西药后,头痛恶寒鼻塞减轻,但咳嗽频频,痰多黄稠,微觉喘急,汗出畏风,动则发热,口粘苦,脘闷不饥,苔白黄而腻,脉濡滑。证属风寒咳嗽化热,痰热互结,而表邪未净,当透表清热,化痰止咳,用柴胡12g,黄芩10g,黄连5g,姜半夏10g,瓜蒌仁15g,枳实10g,桔梗10g,生姜15g,杏仁10g,连进三剂痊愈。
按语:本证乃痰热蕴肺,表邪未净,但病人消瘦面白,纳差,遵照叶天士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之诫,选柴胡陷胸汤寒温合治,芩、连、蒌、枳、桔清热祛痰止咳之力甚强,重用生姜顾护脾胃阳气以扶正,兼助柴胡解表,能全面照顾病情。笔者体会,本方乃外感痰热咳嗽之良方,若表证重者,可酌加解表药,热盛宜减生姜,若表证全消亦可用本方收全功,因柴胡发汗之力微,此时取其有清热之功,而不担心有过汗之弊。
慢性胃炎案
陶某,女,56岁,
2023年3月14日就诊。患者胸闷,心下痛,引至背痛背胀,胃中有灼热感,口苦,稍口干,舌瘦,舌尖暗红,苔黄,二便可,有多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病史。处方:柴胡陷胸汤加减:柴胡10克、法夏10克、黄芩10克、瓜篓皮15克、半夏10克、黄连8克、枳实10克、耳环石斛10克(七剂)二诊病人自诉服药后上诉症状大为减轻,现颈部不舒,疼痛,改变体位后尤甚,眠差。处方: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80g、炙甘草10g、黄芩10g、黄连5g、法夏10g、耳环石斛10g、天麻10g、茯神30g、枣仁30g、香附子10g(七剂)服药后,症状消失。以上两方,患者经常自己在不适时抓几剂服用,每每有疗效。
按语:柴胡陷胸汤是治疗慢性胃炎、食道炎,胆囊炎的主方之一,但必须见到胃中有烧灼感,口苦,舌苔黄腻等证候,才可谓方证对应。古代医家如吴鞠通经常在小陷胸汤中加枳实,用之消痞除胀;民间认为蒲公英是治疗胃病的上品,又无芩连的苦寒;近年来有医家提出,败酱草治疗胃病的效果比蒲公英还好。这些都出自临床实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喜欢在方中加耳环石斛,这味药为滋养胃阴之佳品,慢性消化道炎症用多了黄连,黄芩等苦寒燥湿之类的药物,容易伤阴,而石斛则有养阴护胃的作用,经常见到舌苔黄腻,久久不去者,在用芩连时,加以石斛,即容易消退。
——————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