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呃逆、胃脘疼痛还心烦是怎么回事?小柴胡汤帮你调理肝胃不和
很多人都可能有过类似的症状,胃不舒服,嗳气呃逆,心烦想吐,但吃了很多治胃病的药,却未必见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有些胃病未必是胃出了问题,也可能是肝出现了毛病,导致胃不舒服。也就是中医里讲的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的证候,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而影响胃腑之功能。说的直接点,就是肝气犯胃,我们知道脾胃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肝与胃同样有紧密的联系,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过旺,火太大,情绪不好,会抑制胃肠的蠕动。所以,很多胃病的病根不见得在胃,也可能是肝气不疏导致的。
肝胃不和的主要症状有,情绪低落,精神受到重大打击。没有食欲,嗳气呃逆,打空嗝,没有吃饭,却一直打嗝。胃脘两胁胀痛,因为肝胆经经过两胁肋,肝胆经不通,人就两胁肋胀痛。然后还有就是口苦咽干,失眠多梦。胃不和则睡不安,肝又主魂,魂不守舍则多梦多思。
针对这样的症状,千古名方小柴胡汤就可以对症治疗。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用途广泛,原文中写道,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证,半表半里症。也就是胆经的病,但是它里面的方药都同时入肝胆经,对于调畅肝气,补养脾血很有效。所以方用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也一样有效。
柴胡
基本配方:柴胡12g,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掰开),生姜3片。(剂量仅供参考)水煎服,不想自己熬药的,也可直接使用小柴胡颗粒。
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基本配伍。柴胡性升散,入肝经,为疏肝解郁之良药,清肌退热效力极佳。可疏散少阳之邪,调畅气机。伍以黄芩可凉肌达表,清少阳之热,泄胆经郁火。在肝胃不和证的治疗中柴胡可疏散半表半里之邪,使邪从外解;黄芩可清泄半表半里之热,使邪从内泻。二药合用,相辅相成,功擅疏透和解、清散降泄,调理肝胆枢机,使经脉条顺、肝胃调和。
在柴胡和黄芩的基础上,再佐以辛温之半夏健脾和胃、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使邪气不得复传入内;大枣、生姜为使药,辛甘补益、调和营卫,大枣可助人参、甘草益气;生姜可助半夏和胃。诸药合用,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
小柴胡汤是药性比较平和的方子,适合大多数人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久病的老人,也就是长期吃不下,睡不着的,肝胃不和的老年人,需要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些调整。
老年人比较适合沈氏女科小柴胡汤,此方出自清朝的名医沈又彭之手。
佛手
基本配方:柴胡10g,白芍10g,黄芩10g,佛手10g。
柴胡调理气机,疏肝理气,黄芩清上焦之热,白芍柔肝解郁,佛手化痰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柔肝止痛,健脾和胃之功效。这个药方既能疏肝理气,但又不滋腻,药效比小柴胡汤更柔和,有些病人肝郁过久,如果疏泻太过,人会乏力,此时用经典的小柴胡汤,偏燥偏热,容易上火。而沈氏女科小柴胡汤药效温和,更适合久病之人服用。
(如需使用药方,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宜
沐浴
祭祀
2019
10月15日
忌
开光
嫁娶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