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小柴胡汤
和法起源于《黄帝内经》:阴平阳秘, 机体平和而无病;发展于《伤寒论》, 其提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和法之中, 和为调和、和解、缓和, 仲师经方多以和脏腑、和营卫之法, 因此和法最能体现中医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的理念。
在慢性肝病的过程中, 和法的重要作用包括: (1) 疾病初期邪气入侵, 正邪相争, 正邪的调节, 需要和之; (2) 邪气不能通过汗、吐、下祛除, 或单一疗法难以收效, 需要和之; (3) 病邪由表及里,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机升降不利, 气血水滞, 需要和之; (4) 正邪交争不下, 日久正气减弱, 正虚邪恋, 峻补猛攻之法已然不适合, 亦应使用平和之法。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即和解少阳枢机不利。《内经》中提到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 少阳枢机不利常由于少阳经半表半里之位, 太阳于后, 阳明于前, 少阳经行于身侧, 邪正交争, 不上不下, 得机转变。邪正交争于少阳经, 《伤寒论》第97条阐述其病机为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
【配方】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主治】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清泄,两者相配伍而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则诸症自除。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和降而致。
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此种情况虽属正胜邪却,但也应严密观察,防其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