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的中医部分完全不适用于目前的流感治疗(续)
上篇说到,今冬流感属于伤寒,不是温病,但也有例外。下面举一个例子:
2018年1月6日晚,一个老病号给我发微信说:您好刘大夫!我是淄博的孙×,感冒已经3天了。发烧近39度,以前喝点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药,发汗退烧后就慢慢好了,可这次发汗退烧后又反弹,反复不好,浑身抽着筋的疼。并且老不发汗,吃退烧药后才发出汗来。知道您是治感冒的高手,要是近的话,早去找您了,麻烦您能支支招,治这波流感又什么管用的方子吗,我现在就是咳嗽嗓子有点痒,但不怎么疼,咳白稀痰,现在38.5度左右。麻烦您了,谢谢!
一看微信,马上想到最近治疗成人感冒发烧的常用方——麻黄汤加石膏,但是一看舌照片——舌红苔黄厚腻,又有点犹豫,因为按这个舌苔我一般会用考虑香薷散或甘露消毒丹之类的方子(都是温病的方子)。考虑再三,还是用了麻黄汤加石膏,另外加了化湿的几味药:藿香、半夏、黄芩。处方:麻黄18 桂枝18 杏仁18 甘草12 石膏50 半夏18 藿香12(后下) 黄芩12 干姜12,2剂。
患者第二天早晨去抓中药,吃了一天后,8号下午给我打电话说:温度降下来一点,38度多点,……再怎么吃药?我一听,感到方子可能不对路,让她再发舌苔照片过来。一看舌苔,更厚腻了,马上换温病的方子——新加香薷散:香薷15白扁豆15 厚朴24 藿香15 黄芩10 双花20 连翘20 ,2剂。
第二天(9号)早上给我发来微信:药后当晚降到了38度以下,早上37.5度,身上终于不那么疼了。服完剩下的药,就全好了。
上篇说到,今年感冒发烧(流感)几乎都是伤寒,不是温病,但也有例外,比如这个病案。所以,临床不能执着于理论、或成功的经验,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
顺便回答以下昨天网友怒放的生命给我的留言:刘医生您好!我父母八十岁了,都感冒了,到是在医院输液呢,可是我也想把您说的这个给我父母抓来煎喝,可不可以呢?答:辩证思路和方子可以参考,不可以直接照搬。
附录一个婴儿发烧病案:
上文说到的孙某发烧刚好,她小外孙也发烧了。
2018 1 13 马某某,男,7个月,高烧3天,最高39度,上午不烧下午晚上高烧,纳呆,流黏鼻涕,大便没下,舌淡红润。
柴胡6 黄芩2 半夏3 西洋参2 甘草2 大黄2,一片生姜一个大枣,1付。第二天烧就退了。
为什么用小柴胡汤?有什么根据?
仅凭纳呆就用小柴胡汤,根据是不够的。他头晕吗?恶心吗?都不知道,因为他还不会说话。我用小柴胡汤的根据,就是按前文说到的:今冬小孩感冒发烧几乎都有头晕恶心的症状,小柴胡汤是我的必用方——由此推测,应该用小柴胡汤。
由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今冬小儿感冒发烧(或流感)多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