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
一、概述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第二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对酸稳定、半衰期长(35-48小时)、抗菌谱较广、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广泛、疗效显著、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对敏感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泌尿系统感染有很好的疗效。适用于上述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①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②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感染;
③急性中耳炎;④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二、阿奇霉素vs红霉素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抗菌机理上具有共同性,均通过与细菌细胞中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依赖于RNA的细菌蛋白质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
三、药理作用
1.抗菌谱
2.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37%,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型经胆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型经尿排出。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为35-48小时,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乃至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即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3.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一般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部分进口的片剂和干混悬剂,可以与食物同时服用。胃肠道反应是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所以在儿科用药中多主张餐后服用。阿奇霉素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存在抗生素后效应,因此一般临床上应用阿奇霉素需要用3天停4天。使用方式3天疗法:每天服用一次,儿童10mg/kg;成人500mg,连服3天5天疗法:每天服用1次,儿童首日10mg/kg,第2-5天每日5mg/kg;成人首日500mg,第2-5天每日250mg,连服4天。重症可连用5-7天,4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4.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但发生率明显较红霉素低。偶可出现轻至中度腹胀、头昏、头痛及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及听力损伤等。哺乳期妇女:大环内酯类药物呈弱碱性,不仅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而且易于分泌至乳汁中,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在使用前建议先纠正电解质,复查心电图,如无异常再考虑是否用药。5.禁忌症
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阿奇霉素导致QT间期延长,有心脏疾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确诊QT间期延长,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具有尖端扭转型室速病史,心动过缓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不能使用;正在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如ⅠA类(丙吡胺、奎尼丁、双氢奎尼丁)和Ⅲ类(胺碘酮、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氟喹诺酮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西沙比利)治疗的患者都不能使用。老年心脏病患者对阿奇霉素更敏感,也不能使用。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禁用。重症肌无力患者尽量避免使用。6.注意事项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颗粒剂等宜用适用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不宜用滚开水冲服,以免影响药效或引起呕吐。食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宜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但如服用后出现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可在服药前少量进食(如饼干),以提高胃肠道对药物耐受性。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代谢和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长期用药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患者合并胃病、哮喘、癫痫、心衰等疾病。阿奇霉素不宜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合用;不宜与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同服;与氨茶碱合用应注意监测血浆茶碱水平;与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有相互作用降低药效同时抑制卡马西平代谢;与强心药地高辛合用会升高地高辛血药浓度;与呋塞米、阿司匹林、氨基糖苷类合用可增加听力损害。7.药物相互作用
四、阿奇霉素在儿童中的应用
五、小结
1.阿奇霉素对敏感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2.阿奇霉素每日仅需1次用药,使用天数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安全性、经济性、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3.阿奇霉素有部分禁忌使用人群,导致QT间期延长,有心脏疾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同时注意合并用药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
4.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阿奇霉素是指南推荐的儿童MPP首选治疗药物。
来源:Dobut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