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发际线?
从小,我就是一个脑门比较大、或者说天庭比较饱满的人;而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头发过于浓密还是困扰着我的一个小问题——曾经,每次理发之前,都会提醒一下理发师:麻烦帮我的头发打薄一些。
直到大约一年半前,一次理发的时候,我一如往常向理发师提出了打薄的要求,谁料他冷冷地说:你这发量还需要打薄呀?头皮都挺明显了!
我才真正意识到,镜子里的自己,发量是比从前少了不少,而发际线也真的是有点高了......从这时起,我开始留心起了自己掉发的情况——果不其然,似乎每次抓头发,总能抓出一两根掉发来。
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有些翻滚的!要知道,一年多前的我,可还是个二十几岁的少年啊!难到,自己的中年危机,就这样不期而至了吗?!
1
我为什么会脱发?
在问为什么之前,先问有没有,短暂的惊吓过后,科学主持人的职业习惯,令我暂时冷静下来。第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我真的脱发了吗?
首先,我对比了自己20岁左右时,正面几侧面的发际线。果然,发际线的确是明显呈现出了后移的趋势。在网上,也很容易就搜到了脱发评级的自测图。按照其中二级脱发(额部和颞部呈三角形后移,距外耳道连线处达2厘米)和三级脱发(额部和颞部的发际线明显后退,距外耳道连线的正常发际超过2厘米)的标准以及图示来看,我的情况应该介于这两者之间。
在一次访谈中,我也听一位医生提到了几个脱发自测的方法:
1、伸开五指,插入到头发根部,手掌紧贴头顶,然后并拢五指夹住头发、不要太松。然后往外轻拉头发,这样做6-8次,如果手指缝里夹掉的头发每次都有三四根以上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2、另一个办法则是统计每天掉落的头发,连续一周收集洗头、梳头时,以及衣服和枕头上掉落的头发,连续收集一周,统计总数再除以天数,看平均值超过八十;
3、观察发根处单个毛囊内长出毛发数量,这需要请朋友或家人帮忙。要注意的是,额头发际线毛发特殊,多为单根,这里主要观察头顶处发根,如果也发现了不少单个毛囊仅有一两根头发的情况,同样也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
这样的自测方法,其实背后蕴含了头发自然生长与脱落的原因:
其实,毛发的生长和脱落呈现周期性。分为三期:生长期、退行期及休止期。正常情况下,大约90%-95%的毛囊在生长期,1%进入退行期,5%~10%为休止期。到了休止期的结尾,头发便会脱落,但这并非意味着毛囊生命周期的结束,相反它会开启下一个生长周期。而生长期持续的时间决定毛发的长度(假如你不剪的话)。通常来说,头发生长期约2-6年,退行期2-3周,休止期则为2-3个月。
也就是说,我们的头发,每天都会脱落30-80根左右,看见自己在掉头发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为于此同时,也有30-80根进入生长周期,使得头发总数基本稳定。
一年中的有些是时候,掉发的情况会厉害些,比如有研究发现女性在7月和11月掉发最严重,这种季节性脱发,就像宠物掉毛一样,无需担心,只要换季,大量掉发的现象就会消失。
不过,因为种种因素,头发脱落数大于生长数,比如每天掉落超过100根头发的话,我们会慢慢进入头发越来越少的状态——最终量变到质变了。
而正常情况下,单个健康毛囊可以长出3到4根头发,正常的掉发是毛囊休止期造成的,所以同个毛囊长出的头发会一起脱落。而脱发是毛囊生发能力下降,出现脱发也是一根一根掉发,所以脱发者会出现单个毛囊仅有一两根头发的现象,因此,观察发根处单个毛囊内长出毛发数量,也可以判断。
至于我的自测结果嘛......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判断导致我脱发的原因是什么:
在排除了化疗、甲亢、甲减、缺铁性贫血、抗抑郁药、妊娠期、更年期、过度烫染等不太可能的原因,以及自动屏蔽了什么肾虚肾亏等说法之后,我的列表上还剩下了这样几种可能性:聪明绝顶、过度用脑、压力和精神状态、特殊的饮食模式、以及健身?!
2
聪明真的绝顶?!
先别急着喷第一个种可能性哈,前几年不是有张广为流传的学历和发际线高度成正比的组图嘛。再加上极客秀访谈的那些科学家们、以及我们敬爱的水兄、科学声音的汪洁、卓克等等的实际情况,好像这些聪明人,还真普遍都有发量的问题。
不过这里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思考:是绝顶的人普遍更聪明,还是聪明的人更容易绝顶?
虽然说,在那些代表着人类顶级智慧的群体中,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薛定谔、普朗克、钱学森,似乎都有着高高的发际线。但这不排除幸存者偏见,毕竟反例也不是没有,比如霍金、特斯拉。(好吧我尽力了,找了一圈,发现真的是秃的多)而且,这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科学家留下的照片通常都是晚年,而老年男性的秃发本就是普遍现象!
所以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年纪不大,发际线就已经很高、甚至是脱发的情况我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调查——脱发最多职业的前五名分别是:科研人员、程序员、户外工作者、销售人员以及运动员。
诶,这第一第二名,不正是极客秀访谈的主体吗?!莫非,这背后真的有所谓的智力因素?当然,强行联系一个躯体症状和智商情商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同眼睛大小,无名指长短,耳朵厚薄等等,都不能和聪明与否有正负相关性一样。
其实,还是更合理的一种推测:和职业特点相关?!比如,长期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这样一想,疑惑似乎就解开了——有一种脱发的原因叫休止期脱发:正常状态下,我们有10%的毛囊属于冬眠状态,在特定状态下,它们会重新进入生长期,而另外一批处于生长期的毛囊进入休止期,它们类似于换班一样,这是正常的毛发生长机制。然而因为多种原因,更多的毛囊(超过25%)突然罢工不干了,意味着我们的发量突然一下子减少了20%,那么这个现象就叫做休止期脱发。需要注意的是,休止期脱发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诊断,意味着身体在经历某些特殊的过程,才让这些毛囊罢工。
这和脑力劳动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脑力劳动是一个需要调动血液循环的过程,在脑力劳动中,大脑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能源消耗,与此相对应的,像是皮肤、毛发这类的血液供给就会相应的减弱。
而脑力劳动者,通常会有长期熬夜的情况——毋庸置疑,这是对人体健康伤害比较大的一个行为,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健康隐患。当然,这也可能导致掉发明显增多,因为头发的生长是和激素调节非常密切的一件事情,而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最容易破坏内分泌的平衡,短期内导致脱发。
这类人的压力通常也不小,人在精神压力的环境下,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障碍,引发一些暂时性的机体反馈,比如斑秃、失眠、多梦、头痛等问题。过强的精神应激也会让毛囊过多进入休止期。
我相熟的不少科研和IT界的朋友,还有个普遍情况就是吃饭不讲究,但饮食习惯和头发健康的关系也很大——比如,头发生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铁、B族维生素等,又或者维生素A和锌补剂摄入过量(可能 引起脱发)。当然,节食和特殊的饮食模式也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
或许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就很好理解,头发,指甲这些并不是生存必须,当身体感受到了需要努力才能活下去这样的生存压力的时候,例如营养缺乏、疾病等考验,自然就会把营养和分化生长能力留给那些更重要的器官,或者是肚子里的下一代,所谓的核心部门。而头发,则属于可以被裁员或者节省开支的部分啦~
前面已经提到了激素了——其实,还有两个可能令人意想不到以及有趣的原因,就和我们体内的雄性激素有关!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高度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时,需要雄激素来维持这样的状态,而雄激素升高其实对于脱发自然是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先不展开);说到雄性激素,单身狗也不能幸免——哈佛大学就曾有一个非正式的研究,结果显示已婚男子的体内雄激素明显低于未婚男子,所以有稳定性伴侣的人士体内雄激素更趋向于偏低和稳定,也就是更容易保护好自己的头发。
这样想来,聪明绝顶,背后的原因或许是——承担了更多脑力劳动、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更容易有的脱发问题吧~
3
雄性激素和脱发
前面有个伏笔并没解决:雄性激素到底又是如何和脱发扯上关系的呢?这背后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了——其实,被秃发困扰的,不仅仅是现代人,古人也很头疼。关于脱发的原因,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亚里斯多德和性行为油罐;在古罗马,军队中秃瓢的盛行则归咎于沉重的金属头盔;甚至有人提出,是大脑的萎缩,从而把头发拉了下去。1897年,一位法国皮肤科医生宣称他发现了秃头的元凶:一种微生物。一时间梳子应该定期煮沸杀菌、不能用秃子用过的梳子否则会被传染等观点一度非常流行!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脱发的认识是这样的:脱发是因为人不爱干净,不洗头,是因为吃的食物太油腻了,你看这脱发的区域,脱发区域油得发亮,像是脂肪溢出了一样——这样的多发于男性的脱发也有了一个形象的叫法:脂溢性脱发。
虽然形象、直观,但这种说法其实并未触及这类脱发的本质——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才发现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故事有些灰暗:
在当时美国的精神病院里,为了便于看守不让他们太捣乱,很多男病患都被进行了阉割。就有这样一名可怜的患者,他还有点特别——他有个同卵双胞胎的兄弟。兄弟情深,他的双胞胎兄弟经常来精神病院看他。既然是同卵双胞胎,长得很像这并不奇怪,但让精神病院医生很费解的是这个兄弟是个秃子,而这个精神病患者的头发却很好。也许是出于好奇,一个医生就开始给这个患者每天注射雄性激素。结果没多久,他也脱发了!
至此,人们才渐渐地开始研究雄性激素对脱发的影响。前面提到的脂溢性脱发渐渐换成了雄激素性脱发这一更加科学的叫法。
你肯定和我一样好奇,雄激素为什么会引起脱发呢?!
说到底,导致脱发的元凶是雄激素也就是睾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的强力分解产物:二氢睾酮(DHT)。观察过刚出生的小宝宝,头上的那种软软、短短的毫毛吗?再想想出现地中海问题的叔叔、伯伯、爷爷,他们头顶的毛发——在子宫中,这种激素对雄性外生殖器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而在易感成人中,DHT会导致毛囊萎缩。
说远了,前面提到DHT是睾酮的一种产物,你或许会认为睾酮越多等于DHT越多,等于萎掉的头毛越多。因此,也有很多人把健身、运动等促进睾酮分泌的活动与发际线联系在了一起。(之前的脱发职业前五名中,的确也有运动员)怎么说呢,最多只能怪一半吧,因为——如果你属于易感人群的话,其实极少的量也足够脱发开始发展了。
DHT会导致毛囊萎缩,此话不假,但也并非所有的毛囊细胞都害怕DHT,有些毛囊细胞耐受力强,不受DHT的影响,有些毛囊细胞耐受力弱,遇到DHT就基本要死亡。毛囊受不受DHT影响,看遗传基因,因此脱发有着明显的遗传因素——这一点,凭直觉也能感受到,比如,英国皇室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前,在以大量欧洲人群为主要对象的研究中,遗传因素是男性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脱发受性染色体和部分常染色体的多基因共同影响;也就是说,这类脱发不仅仅表达给男性,女性也有,但是因为相对的雄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都较男士要低,所以通常以头顶稀疏的情况为主,一般不会秃成一根头发都没有的情况,仅仅是稀疏。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如果双亲都脱发,那么后代脱发概率很大,而父亲脱发比母亲脱发对后代的影响稍微显著些。
另一方面,如果毛囊天生不受DHT影响,那么你不管怎么折腾,头发还是很好;但如果毛囊天生就容易被DHT侵入,为了抵抗这种伤害,毛囊会开始萎缩,以减少DHT对它的影响,在毛囊不断萎缩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头发开始营养供给不足,开始变细、变黄,最后当毛囊再也供给不了养分的时候,头发就会脱落。
于是,在DHT的影响下,成人头上粗粗长长的终毛就逐渐、最终转变成了像婴儿头上那种短短的、柔软的毫毛。
青春期开始发育,性激素的作用开始显著表达,雄激素的分解产物DHT就和这些受体结合,发生一系列作用,导致毛发开始脱落。而男子第二性征一般在22岁之前完成,这其中16~22岁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体毛变得浓密,也就是雄性激素开始影响毛发的生长了。如果你天生有脱发基因,在16岁之前因为缺少雄性激素生成DHT,所以你显示不出来,等16岁之后,DHT浓度随着雄性激素的分泌而增加,脱发就开始逐渐发生了。
这种情况,一开始并没有显著表现,但到了25-30岁,通常就能明显的注意到脱发的后果——逐渐的就开始出现发际线后移,或者头顶处毛发稀疏,呈现M型的前额或O型的头顶,更有甚者,M+O。至于为什么是这种形态,或者说为什么通常从头顶和发际线两侧开始秃,其实目前科学界也并没有明确的解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头顶部位头皮DHT浓度高、5α还原酶活性高)
岁月是把男人的理发刀,一刀一刀就把头发割没了。
4
90后真的都秃了?!
记得去年底开始,各大自媒体、公众号,开始不断的宣扬这个话题:90后大学生秃了!微博、知乎、抖音上也都玩起了发际线大赛——许多人都跳出来说自己就是证据!更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
可当年,同样年纪的80后就没有这样的压力吗?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这些90后们,明明普遍的都是风华正茂着呀?
显然,这背后有着幸存者偏见;更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则是活跃于互联网、拥有脱发基因的90后们,开始进入了逐渐脱发的阶段吧......加之90后、大学生、秃这样的字眼组合在一起,实在有着足够的话题性,以及许多明明只是正常掉发、以及额头大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凑热闹,最终所以才被炒成了热搜吧~
说远了,说回雄激素性脱发的元凶,DHT。关于它的检查并不是什么难事。可以去一些正规医院,一般挂一个内分泌门诊,检测血清,有一个双氢睾酮(DHT)的检查项目。然后可以检查你的DHT浓度情况。一般来说,男性DHT在18~579都是正常的,女性的范围是14~15.6,单位是pg/ml。
对于男性来说,即使DHT高于这个数值,也并不会有什么健康问题,但是确实有可能更容易导致脱发,对于女性来说,DHT偏高可不是什么好事,它很容易导致体毛增多,也叫多毛症,还容易产生一些妇科病问题。
如果要问如何降低它的浓度——DHT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人体源源不断产生的,若要降低DHT的制造,可以用饮食的改善来降低,例如尽量减少肉食的摄取,减少鸡蛋、牛奶的摄取。(怎么看,也是健身的反方向啊......捂脸哭)
5
脱发了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与我有同样困扰的朋友想问:这可咋整呢?
篇幅关系,这里针对性的说一下雄激素性脱发。对于雄激素性脱发,目前医学界能应对的药物并不多:
第一种是上世纪60年代默克公司研制的非那雄胺,这种口服药原本是用来治疗男性的前列腺疾病的,它能够阻止男人体内的雄性激素睾丸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变成双氢睾酮。(对于维持男人的性特征来说双氢睾酮比睾丸酮强好几倍,但是它对病变的前列腺是不利的)
商品上市,好多老年人开始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前列腺疾病,但是好多老年人意外发现自己秃了多年的头顶开始长出头发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默克公司有了意外收获,赶紧进行临床试验——果然,它的确能促进头发生长并防止继续脱发。这也是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惟一一种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的口服药物。
不过,由于它的作用原理,在生发的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男性女性化、性功能障碍、阴囊疼痛等。疗程也比较长,需要1年以上。而且客观来说它对严重脱发效果并不明显。
米诺地尔则是FDA批准的惟一一种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外用药物。这个药原本是治疗高血压的血管扩张剂,但其治疗脱发的机制,并不主要是扩张血管的作用。毛囊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毛乳头的两个主要生长因子,对毛发的生长周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报告,米诺地尔可上调毛乳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
此外,经常与米诺地尔一起使用的还有一种外用药——安体舒通,能竞争性地阻碍DHT附着在毛囊受体,因此也能阻止DHT对毛囊的作用。相比于安非那雄来说,外用药似乎不会产生那些个男言之瘾,但问题也不是没有——只适用于较为轻度脱发。而且,很多人报告说这要似乎一旦用了就不能停......否则,脱的更厉害!(终身用药)
涉及到用药的话题,还是要强调一下——问医生!!!毕竟,脱发原因、性别年龄、身体疾病史、过敏史、是否备孕生育等个体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切勿擅自用药!!!
此外,由于谢顶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疾病,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等到发迹线显著上移之后,毛囊已经开始显著萎缩,就难以恢复原来的活力。一般来说,脱发5年之内的治疗效果最好。
吃黑芝麻、核桃能生发?!
只能说,脱发原因很多,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物或食物可以治疗所有的脱发疾病。不过,头发的生长需要均衡的营养,黑芝麻和核桃之类的食物可以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非饱和脂肪酸等,但是不能满足所有的营养需求。适当的摄入是应该的,但还起不到治疗脱发的目的。
❖
生姜擦头皮能生发?!
虽然,生姜防治脱发、甚至生发的说法非常流行,但作用大多都只是人们的口口相传,还没有严谨的科学实验依据。不过,在斑秃的治疗中,姜汁的刺激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同样缺乏临床研究支持)。
❖
6
关于植发
还有个真的有效的方法——植发!
简单来说,原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现代的植发技术源于日本,二十世纪30年代日本医生就开始小规模的为一些受伤的病人进行毛发移植,当时主要是为一些眉毛受损的病人进行,而不是为脱发患者。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来自纽约的皮肤科医生Norman 最初开始在头皮上进行试验,他把从后枕部提取的毛囊种植到脱发部位,而后枕部的毛囊是最顽强和浓密的(俗称长寿毛囊)。
再此之前人们认为把后枕部的头发移植到前面脱发部位一样会脱落,但是Norman通过自己的试验证明:后枕部的毛囊在脱发部位一般是不会脱落的。因此,长寿毛囊这个名字还有一层意思:植发的毛囊在新植发区域的寿命和它原来的寿命一样长。
此后几十年,植发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越来越优秀,越来越精细的操作可以在每平方厘米的头皮上种植五十根的头发。
当然,由于这项技术的实质前面说了依然是拆东墙补西墙,所以,美中不足的就是每个植发的人后脑勺上都会因为提取毛囊而留下一道道疤痕,如果把头发剪短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秃发已经非常厉害,使得枕部的毛囊也大量萎缩、所剩无几时,那植发这条路,也就很难走下去了。最后,可能只能光头了解一下,或者假发了解一下了......(还看到过植腿毛甚至胸毛的例子......)
对了,植发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绝不是说谁都可以去植发,谁都可以取得成功,植发医院的成功案例都是精挑细选的,不是谁都可以取得那样的好效果,特别是年轻人,特别是头顶稀疏的脱发者,基本上以后都会继续发展,做植发手术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还是那句话,找正规医院、咨询专业人士!!!
7
脱发的好处?!
按照原样的套路,谈论身体现象的时候,如果不往演化逻辑上推演一遍,似乎这期节目总少了点什么。还有点时间,不如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脱发并不意味着聪明、脱发看着显老、脱发增加心理负担、治疗脱发又那么麻烦,效果还不一定好。不知道你是不是想问——这么垃圾的基因,我们的祖先们,为啥非得执着地遗传下来呢?!还是难道说,这背后有什么好处?!
而且,雄激素性脱发这种问题,偏偏还只集中在了男人身上!
这或许是问题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算是成年男性的一种区别于异性的性征!再通俗一点的话,有一种观点认为,男性秃顶这种特征,或许某种程度上,是顺应了女性的选择。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女性立刻举手反对了——那些头发浓密的小鲜肉,怎么的也比你们这些发际线堪忧的大叔讨人喜欢的多啊!
可个体的喜好,并不代表整体的口味——曾经在讲两性的时候似乎聊起过:雄性和雌性不同的生殖策略,使得对于异性吸引力的评价标准是不太一样的。一个常见的调侃就是:女性评价一个男性时,年龄和外貌因素往往不是首要标准,工作能力、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通常都会综合打分;而大部分男性的标准则简单的多,年轻、漂亮。
外貌协会中,女会员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男会员。这样看来,男性秃头对繁殖影响不大,或者说这种特质大不到被历史所筛选掉的地步。
况且,由于谢顶这事通常发生在25岁之后,在历史长河中,男性到这个年级,娃儿都能下地干活了;能活到秃顶的年纪,估计已经三世同堂了,谁还会计较一个老头子是否秃顶?
所以,即使有些女性对秃顶存在着厌恶,但这也不影响基因的遗传。
曾经有人拿着几张敬过合成的秃顶和非秃顶者的照片进行过一个测试:测试对象是101个男性和101个女性心理学系的学生,让他们为这些照片中人物的吸引力程度和性格进行打分和评估。
虽然秃子和正向秃前进的男人在生理吸引力方面得分和其他人相比比较低,他们另一方面的得分却要高很多。他们被一致认为是更有智慧的、有影响力的、知识渊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地位高的、诚实的以及乐于助人的——这些都被认为是社会成熟的特质。
这样想来,某种程度上,谢顶是否在一些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优势呢?!有人推测,秃掉可能是一个把成熟的高社会地位男人和有敌意的青少年区分开来的方法。这种推测也得到了海量其他研究的支持,秃子被压倒性地认为更具支配地位。即使,有些人只是单纯地把头发剃光。
除了性选择,在提高生存能力方面,男性的谢顶是否也会有额外的收益呢?
你别说,还真有一种假说——前面提到,那些不能产生DHT的男人,比如那些被阉割者,他们的秀发往往健康亮泽;而有趣的是,这个群体中也没有任何得前列腺癌的记录!
DHT负责婴儿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因此它同样会引起成年人的前列腺肿瘤生长也很合理。前列腺癌和秃头或许都依托于某种共享的荷尔蒙敏感性,而此前的确也有研究表明:秃头男更容易发展出侵袭性前列腺癌。
可这听起来根本不像是好处,反倒是坏处啊?不过,转折要来了。
还记得前面提到得易秃职业中的第三名——户外工作者吗?比起那些在室内呆更多时间的人,他们就更不容易患上前列腺癌。同理,还有那些从小就成天晒太阳的、生活在较温暖气候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去年《肤色简史》中提到的维生素D吗?而维生素D的水平太低,是前列腺癌的另一已知风险因素,别忘了,维生素D只有在晒太阳时才能合成。试问,站在室外的一对同卵双胞胎,一个谢顶,一个头发浓密,谁的皮肤照到的阳光更多呢?
存不存在这种可能——在缺乏阳光的冰河时代,秃头是否帮助了很多人来吸收更多紫外线,生产更多维生素D?以此来对冲DHT过多的风险?!
这甚至还能解释了为啥女人不秃,因为没有前列腺嘛!
原来是这样,就是这样!
参考资料
1、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岂红娇 王友信 赵俊英 王嵬
2、《秃有秃的好》Zaria Gorvett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1773
3、詹姆斯艾伦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42858
4、Shain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428715
5、神丙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9791/
6、kenjijoel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41482/
7、尹梓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81270/answer/50517335
声明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文中所涉内容可能存在不可原谅的科学错误,相关科学理论也可能已被更新。虚心接受所有善意的批评与指正,也希望各位在评论区更正。经确认后,我们将为每个BUG的第一位更正者寄出一张专属手写明信片以表感谢!评论区也是《原样》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阅读全文,去周边店 逛逛吧
商业合作请联系:Dscience20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