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先养精,7味中药材,强筋升阳固精,找回年轻时的活力!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中医董大夫科普
编辑丨中医董大夫科普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感觉到身体的疲惫和精力的不足。特别是中年人群,常常怀念年轻时那种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活力。而中医学中有一个古老而智慧的秘诀:养肾先养精。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深奥的养生智慧。

今天,我们将揭示一个由7味神奇中药材组成的方子,它能够强筋升阳固精,帮助人们重拾青春活力。这个方子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它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养生之谜。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医学中"肾"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肾不仅仅是西医所说的泌尿系统器官,更是人体生命之本,先天之根。肾主藏精,藏精则藏气。
肾气充足,则全身有力,精神旺盛。反之,若肾气亏虚,则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不振等症状。养肾实际上就是在养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其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力,神是统御者。这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精又是气和神的根本,所以"养肾先养精"这句话道出了养生的核心要义。
如何养精呢?中医学有一个重要原则: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我们选取了7味具有强筋升阳固精效果的中药材,它们分别是:
1.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性温,味甘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提高睾酮水平,增强性功能。

2. 巴戟天:性温,味甘辛,归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巴戟天中含有的皂苷类物质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肌肉力量。
3. 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肾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肉苁蓉富含多糖和氨基酸,能够增强免疫力,改善疲劳症状。

4. 菟丝子:性平,味辛甘,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明目安神的作用。菟丝子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保护肝脏,增强记忆力。
5. 覆盆子:性平,味甘酸,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固精、缩尿止带的功效。覆盆子富含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
6.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能够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

7. 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山茱萸中含有的山茱萸苷能够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
这7味中药材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强筋升阳固精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补益肾精,还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这个方子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解析一下。
这个方子以补肾为主。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都是温补肾阳的佳品,它们能够温暖肾阳,使命门之火旺盛,从而增强全身的阳气。阳气足,则精神旺盛,身体有力。

这个方子注重固精。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都有固精的作用。中医认为,精气不固是导致身体虚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药材能够帮助人体固守精气,防止精气的不必要流失。
这个方子还兼顾了养血。山茱萸性味酸涩,能够收敛固涩,防止精血外泄。它还能滋养肝肾,使肝肾得到充分的滋养。
这个方子还考虑到了调节阴阳平衡。虽然方子以温补为主,但也加入了性平的药材如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以防止过于温燥。这种阴阳调和的思想,正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

这个方子不仅仅是简单的几味药材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组合。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而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是中医方剂学的精髓所在。
服用这个方子会有什么效果呢?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我们可以预期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
1. 增强体力:补肾阳可以增强全身的阳气,提高身体的活力和耐力。
2. 改善性功能:多项研究表明,淫羊藿、巴戟天等药材能够提高性激素水平,改善性功能。
3. 增强免疫力:肉苁蓉、枸杞子等药材富含多糖和维生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 改善睡眠:补肾固精可以安定神志,改善失眠、多梦等症状。

5. 延缓衰老:多种药材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过程。
6. 保护肝脏:菟丝子、山茱萸等药材具有保肝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
7. 改善记忆力:山茱萸、菟丝子等药材能够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这个方子具有诸多益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用药。例如,阴虚火旺的人如果盲目服用温补类药物,可能会适得其反,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

中药虽然相对温和,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负担。在使用这个方子时,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 合理搭配:可以将这些药材泡水饮用,或者制成膏方,但一定要按照合理的比例搭配。
2. 适度服用:不要过量服用,一般以4-6周为一个疗程,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
3. 调理为主:这个方子应该作为日常调理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
4. 结合运动:单纯服用药物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有慢性病史或者正在服用西药,一定要先咨询中医师或者医生的意见。
除了服用这个方子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养精固肾。例如:
1. 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认为,子时(23点至1点)是肾经当令的时候,这个时候入睡最有利于养肾。
2. 适度运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都有很好的养肾效果。
3. 合理饮食:多食用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因为黑色入肾,可以滋养肾脏。
4. 保持心情愉悦:中医认为,久怒伤肝,久思伤脾,久悲伤肺,久恐伤肾。保持心情愉悦对于养肾也很重要。

5. 适度房事:过度房事会损伤肾精,因此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行房。
"养肾先养精"这个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合理使用这7味中药材,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回年轻时的活力。
而我们也要记住,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中医的智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引,但最终的健康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维护和珍惜。

让我们以一个中国古代哲人的话作为结尾:上医治未病。真正高明的医生,不是在疾病发生后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而"养肾先养精"的智慧,正是这种预防医学思想的最好体现。
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受益,找到属于自己的养生之道,重拾青春活力,享受健康人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