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这几味中药是真的苦
说起中药,大家第一印象都是有股苦涩难咽的滋味。中医学里通常将中药性味分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苦味中药数量众多、运用广泛,且治病疗效确切,所以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下面介绍几味真是苦到心坎的中药。
1.苦参
药如其名、直截了当、当之无愧中药里数一数二的苦药。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功效:清热,燥湿,杀虫。
2.穿心莲
穿心莲,为什么叫穿心莲?名字意思就是说这个药非常苦,苦的让人有穿心之痛的感觉。来源: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3.龙胆草
龙胆之名其实是因为它的根茎很苦,如同胆汁,而叶子和龙葵很像,两者各取其一而来龙胆。来源: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4.黄连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此药的滋味,而《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缓解喝中药的苦味技巧
1、掌握药液的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2、适当添加调味品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在一些补益类汤药中加入大枣或甘草可减轻汤液苦味,还可以增强补益作用。在晾凉的药汤中加一勺蜂蜜也可以减轻苦味,但是腹泻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
3、掌握位置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4.服药后喝适量温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5.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参考资料:搜狐网-《喝中药想吐怎么办?这五招让良药也能不苦口》
更多中医及养生知识,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