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药酒配方大全
补气血的药酒包括补气类药酒, 补血类药酒以及气血双补类药酒,其中补气类药酒适宜于气虚体质人群;补血类药酒适宜血虚类人群,气血双补类药酒适宜于气血两虚体质人群,那么下面来看看补气血的药酒配方有哪些呢?
1 双参酒益气健脾
党参40g,人参10g切成小段,也可不切,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500ml,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处,每天振摇1次,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每次空腹服10-15ml,每天早晚各服一次。
双参酒具有益气健脾的功能,适宜于脾胃气虚,食欲不振,疲倦乏力,肺虚气喘,血虚萎黄,津液不足等症,可用于治疗慢性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及老年体虚可常服用;注意服用期间不宜喝浓茶,忌食萝卜,对含有藜芦成分的药品忌服。
2 黄芪红花酒补气养血
取黄芪,党参,玉竹各30克切碎,与30克枸杞子,18克红花一同放入细纱布袋中,置于容器内,加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次服30ml,每天早晚各饮1次。
黄芪红花酒有补气健脾,养血益肾的功能,适宜于四肢乏力,精神疲惫,气血不和等症调理,注意月经量较多者慎用。
3 鸡子阿胶酒补虚养血
取米酒500毫升煮沸,下入40g阿胶,待阿胶化后,下入鸡蛋黄4枚,食盐适量,拌匀,再煮沸片刻后即离火,待冷后注入干净容器中即成。口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随量温饮。
鸡子阿胶酒有补虚养血,滋阴润燥,止血熄风的功能,适宜于体虚乏力,血虚蕘黃,虛劳咳嗽,吐血便血,好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崩漏,子宫出血等症;因阿胶滋腻滑肠,凡便溏泄泻,苔腻湿盛者慎用。
4 绍兴大补酒益气补血
取党参,山药,白术,敷脸,当归,黄芪各30g,熟地黄,玉竹各82g,川芎13g,杜仲叶(盐水炒)46g,芍药(炒)23g,甘草(灸)13g, 所有药粉碎成粗粉,参照渗漉法,用含乙醇量为30%的白酒与黄酒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加入蔗糖及蜂蜜各572g,搅拌使其溶解,静置,铝锅,制成10L即得;口服每次15-30ml, 每天2次。
此酒有益气补血的功能,适宜于气血两亏,倦怠乏力人群饮用,注意孕妇,儿童忌用,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5 参归补虚酒补气和血
全当归,白术各26g,川芎10g,炒白芍18g,生地黄,人参各15g, 云茯苓,灸甘草各20g,五加皮25g,红枣,胡桃肉各36g,白酒1.5L。当归,生地黄经酒洗,红枣去核,上药共研细, 以棉纱布包扎好,置于酒坛中,倒入白酒浸泡,煮1小时后取下,候冷,埋入净土中5昼夜,取出放置3-7天,去渣便可饮服。每天3次,每次饭前温饮10-20ml。
参归补虚酒具有补气和血,调脾胃,悦颜色的功能,适宜于气血两虚,面黄肌瘦,劳累倦怠,精神菱靡,脾虚和食欲不振者;注意方中所选的五加皮以北五加皮为宜。
6 人参茯苓酒气血双补
人参,生地黄,白茯苓,白术,白芍药,当归,红曲面各30g,川其15g,桂圆肉120g,所有药材共研为粉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7天后,过滤去渣,取药液,加入冰糖,融化后即可饮用,每次服15-30ml,每天2一次,或适量徐徐饮之,不拘时。
人参茯苓酒具有气血双补,健脾养胃的功能,适宜于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用;注意肝病所致面色萎黄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