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老人买药材煲汤中毒身亡当地:店铺误售断肠草,老板被拘留
老人因误食有毒草药离世,广东商铺误售断肠草致命事故引发关注
近日,广东肇庆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老人因误食含有致命毒素的草药断肠草煲汤,导致中毒不治身亡。事件暴露了地方商铺在销售药材时的严重失误,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草药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误将海风藤错售为断肠草
事件发生在2024年11月,当时这位年约六旬的老人到当地一家药材店购买海风藤,旨在煲汤祛湿。然而,店铺却误将断肠草冒充海风藤出售。几天后,老人按照常规做法煲汤并饮用,结果在12月10日突然感到胸痛并昏迷,随即被家人送往医院,最终因断肠草中毒抢救无效去世。
家属透露,在老人中毒前不久,一对当地夫妇也曾购买相同药材并中毒。虽然他们被及时送医并经过抢救后转危为安,但商铺并未公布此事件,导致其他顾客继续购买错误的药材。事后,这对夫妇向记者介绍,购买的草药也显得异常相似,他们在发现中毒症状后,迅速被送往医院洗胃,幸免于难。
断肠草毒性强,误用后果严重
据广东疾控部门介绍,断肠草的毒性极强,具有快速发病、致死率高的特点。其根、茎、叶均含有钩吻生物碱,尤其是根皮部分的毒性最为致命。该成分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导致死亡。断肠草外形与一些常用药材如海风藤、鸡血藤等极为相似,容易被误认。正因如此,许多中毒事件往往源于消费者和商家的疏忽。
这起事件也揭示了地方商铺在药材销售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怀集县市场监管局在事件发生后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店铺内销售的海风藤实际上是断肠草。经过检测后,相关草药被扣押,并将检验结果移交给公安部门。店铺老板因涉嫌销售有毒食品已被拘留。
市场监管与公众安全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草药销售监管的担忧。当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怀集县是养猪大县,农户常用断肠草进行猪病防治,而该草药在商铺和摊贩中常见、合法出售。然而,正是由于断肠草与其他常见草药外观相似,且其毒性强,若不小心误食,后果可极为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已建议相关商户暂停销售海风藤等草药,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民间草药的购买和使用也应当提高警惕,尤其是在购买来源不明的草药时,要更加小心,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往年的类似中毒案例提醒我们
其实,因误食断肠草而中毒的事件并不罕见。红星新闻注意到,在过去几年里,类似的中毒事故年年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市场上。比如,2024年6月,深圳市一家庭因食用含有断肠草的黄花倒水莲煲鸡汤中毒,全家五口人都出现了严重中毒症状,两个家庭成员一度进入ICU进行抢救,幸好最终脱险。
此外,韶关市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中毒事件,三名患者因误将断肠草当作鸡血藤食用,最终被送往ICU抢救,幸而保住了性命。这些事例警示我们,在选择草药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其来源和种类,以避免因误认草药种类而引发意外。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责任
此次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隐患令人痛心,也让人反思:商家是否应当承担更严格的责任?市场监管是否足够严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出售有毒食品的商家将面临严厉的处罚,涉事商铺老板已经被拘留,而家属也要求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进行赔偿。
这起悲剧提醒我们,不论是商家、监管部门还是消费者,都有责任共同维护市场的安全与诚信。商家在销售草药时应该明确标明其种类及用途,避免误售;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草药市场的监管,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而消费者在购买草药时,也应提高警觉,选择有信誉的商家,避免因缺乏辨识能力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
草药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此次广东肇庆的悲剧,虽然源于商家的疏忽和草药辨识不清,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草药市场亟需更多的监管与规范。只有通过法律、道德和实际行动的共同作用,才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不再受到威胁。
文章看到这里了,别忘了右下给高勇伴读点在看+点赞👍
👇点击关注 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更新内容哦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