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科普疫病预防处方、食用药材提示......这些春季养生知识真的很实用!
当前
疫情防控的形势复杂严峻
如何科学养生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成为许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3月29日, 虹口区消保委邀请到原中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消保委保健办专家孟嗣良老师为大家直播了一场精彩的春季养身的主题讲座。
专家从中医养身的理论谈起,详细讲解春季养身的六个要点:让大家全面了解了春节养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中医理论认为:春季重护肝,夏季重养心,秋季重润肺,冬季重保肾。
因此人们应该懂得如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所以也产生了节气养生的概念。
春季养生六要
1►调养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保持情绪乐观,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2►防风御寒:春天宜到室外多活动,又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3►调节饮食:春天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春天宜多吃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红枣、胡萝卜、菜花、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4 ► 运动锻炼: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
5 ► 预防春困: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造成的。减轻与预防春困:一要保证睡眠,早卧早起;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三要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吃饭不宜太饱;第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6 ► 保健防病: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中国古代历法,是是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来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在中医的养生保健理论中,由冬到春,阳长阴消。由于春季往往温差大且天气潮湿,还未完全变暖,常有倒春寒,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因此在春季养生方面需要注意更多细节。
药食同源的理念由来已久,活动现场,专家还介绍了枸杞、灵芝、菊花、陈皮、人参等春季养生常用的滋补药材并讲授了有关春季养生方面的小贴士。
左右滑动查看药材介绍
春季食用药材提示
1►家庭煲汤用的中药材量不宜太大;
2►中药材要先清洗干净,再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才能加热煲汤;
3►挑选煲汤的中药材时,不要挑闻起来有酸味的中药材,这样的中药材多数是用硫黄熏过的,煲成汤后会有酸味。
最后,专家还结合目前上海抗疫的重要时刻,介绍了一味由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提供的疫病预防的处方,提供消费者参考使用。
疫病预防处方
代茶饮:黄芪9g、干芦根9g、金银花5g、紫苏叶3g、广藿香3g。
功效:疏风解表化湿,扶正祛邪,提 高免疫力。
黄芪:内补肺脾之气、对外固表止汗;干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化湿利水;金银花:清热解毒;紫苏叶:散寒和胃;广藿香:芳香解表、化浊和胃。
本次讲座的内容实用又切合当前的抗疫形势, 受到了广泛关注,点赞无数。虹口区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养生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疫情期间,除了做到个人的外在防护外,提高内在的身体免疫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 2022年 消费维权年主题 —
虹口区消保委
消费|维权|健康|安全
关注我们 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