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拍背除痰比化痰药还有效
❂咳咳咳……秋凉后不少宝宝都患上了感冒咳嗽。尤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咳嗽痰多、咳不出更明显!一旦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会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肺炎甚至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爸妈们掌握正确的『拍背除痰法』,宝宝咳嗽的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有时比吃化痰药还有效!
1
拍痰原理
拍背除痰,简称拍痰,就是通过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毛细支气管上的分泌物脱落,到达支气管、气管,最后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适应症:小儿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痰多不易咳出。
2
拍痰时间
拍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
平时选在孩子进餐、喝奶前1小时或喝奶后2小时,以免造成呕吐或吐奶,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如果孩子在接受雾化治疗,在雾化后半小时左右拍背效果最佳。坚持三四天,就能见到效果。
3
拍痰姿势
让宝宝趴或侧躺在床上或家长腿上,用小枕头顶住其腹部,呈头低脚高的姿势(用枕头或棉被垫高下半背部),拍击其左右肺部。
注意:如果宝宝有脑部、心脏疾病,建议采用侧躺姿势拍痰,或是请教专业医生会更好。
4
拍痰手法和力度
拍痰手法
1
手指自然并拢,手掌弯曲成中空状,利用腕力快速有节奏的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力度:以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胸部传递过来的震动,孩子表情自然为宜。过大过小都不好。
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cm,手指尖部离开背部5~10cm为宜。
拍痰顺序
2
由下往上,由外向内。
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因此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宝宝已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病变部位的那一侧。
拍痰部位
3
避免叩击骨头关节突出的部位(肩胛骨、脊柱)和重要脏器(心脏、肝脏、肾脏),也就是红色区域。正确的拍背部位应该是绿色区域(左胸壁区和右胸壁区)。手术后的孩子也要避开引流管和缝合部位。
5
拍痰时间和频率
每次拍痰持续10~15分钟(两侧各叩拍5~10分钟),一天可以拍4~6次,最多可每2小时拍一次。如咳痰严重,可酌量增加拍痰的次数,或延长拍痰时间。
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起码要120次/分钟以上(2下每秒),如果能再拍快一点更好。频率越快,痰液栓子越容易脱落。
6
拍痰后侧躺引流
拍痰后让孩子侧躺,维持引流姿势(头低脚高)约5~10分钟,让痰液顺利流至大气管或口鼻。
再让孩子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深呼吸,用力将痰液咳出。当孩子把痰液咳出后,爸妈应立即擦净口周痰液。
【先心管家】温馨提示
1. 拍痰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之后进行,在雾化吸入后效果更好。
2. 拍痰前,父母剪去指甲,去掉手表、手链,避免伤害幼儿。
3. 拍痰时,建议婴幼儿只穿1~2件棉质薄衫,以达到最佳的拍痰效果(避免胸背部有纽扣的衣服)。
4. 拍痰时,如果婴幼儿有咳嗽的动作,要鼓励他多咳嗽。除了可以让痰排出,也可以让孩子练习咳痰。
5. 拍痰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有无面色发白、呼吸困难或呕吐等。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拍痰,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6. 拍痰时、拍痰完毕之后,如果口鼻内有分泌物流出,应立即擦拭,以免阻塞呼吸道。
7. 小婴儿不会把痰液吐出,吞咽下去的痰液可通过消化道大便排出(大便中可观察到大量粘稠物质)。
8. 拍痰前要注意室内的湿度,少量多次喝水,能使宝宝体内的痰液得到稀释和湿润,更容易脱落。
9. 务必遵从医嘱,配合使用化痰药物,再配合以上拍痰法,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案: 心心 编辑:蜥蜴 (注:本文为【先心管家】原创作品,欢迎分享,请注明出处:先心管家,谢谢!)
【先心管家】是一个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全流程康复管理的专业先心交流平台,具有预约挂号、医学讲座、咨询答疑等多个功能板块,合作专家均来自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心血管疾病专科,至今已举办
超过34场先心病专家讲座
线上咨询量2000+
全国病友数2500+
全国10余个微信群
......
我们是一个『先心病友』
自由交流、咨询互助的平台
欢迎各位朋友们真诚加入
术前咨询『免费绿色就诊通道』
预约先心病专家、免费咨询病情
术后康复百科、术后天天知
在您康复的道路上
【先心管家】伴你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