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最能“化痰”的中成药,很容易用错,1招看清痰的类型,用对药,痰就好化了
有些时候的感冒,一开始是干咳,没有痰。拖延了几天,痰逐渐变多了。也可能一开始白痰,后来变成了黄的。到最后,其他症状都没了,就剩下那口痰和时不时的几声咳嗽。
于是最后的难题变成:怎么让那口痰消失?
今天要说的就是几个专门针对化痰的中成药。它们都以化橘红为君药,主要功效是清肺化痰,分别是:橘红颗粒、橘红痰咳颗粒、止咳橘红颗粒。
这三个中成药的名字都差不多,有时候去药店买,对应名字的没有,店员可能会直接建议你换成另外两个。
但这样买,很容易就用错了。
要提醒的是:别看这三个药名字很像,就觉得是同一种药。橘红系列的这三个药,有些是化寒痰的,有的是化热痰的,它们对应的咳嗽和痰的类型区别很大,一定不能混用。
今天来教大家,怎么通过痰的状态,来分辨该用哪个药,怎么用对。
用痰的颜色和声音
来判断痰的类型
同样是有痰,我们说要先分个寒热,才能知道怎么用药。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能知道痰是偏寒还是偏热呢?
先说颜色。痰的颜色如果偏黄,而且从早到晚都是黄色的,那偏向于是热。白痰偏向于寒。
再说声音。如果是听起来卡卡的,紧紧的,咳着费劲还咳不上来,有时候咳嗽声还有点劈叉的那种,那大部分都是津液不够了,就是热。如果是很松,一咳就出来了,流动性比较强的那种,偏向寒。
再说质地。津液不足的热痰,就是水分不够了,所以大都偏稠,密度大,很容易扒在喉咙眼,黏度很高。相对而言,偏寒的痰会比较稀薄。
看舌头再确认一下:舌头红,舌苔比较燥、偏黄的,整体上看不是很水润的那种,是热的症状。舌头淡红或者偏淡白的,舌苔偏白,舌头上水分很足,一看就湿哒哒的那种,多是寒湿的。
其他的呢,比如热痰咳嗽的患者,还可能会有咽喉痒,胸闷,咽喉有异物感的情况,因为痰堵着咳不出来;由于他们津液不够用了,还可能会出现口干,想喝水,大便干,发热,出汗,烦躁等明显上焦热的症状。
看到这里,你应该大概能分出痰的寒热了。
那我们再来说说,根据痰的状态,应该用哪种化痰的药物。
橘红系列中成药,要分寒热再用
我们先来看看说明书:
1. 橘红颗粒:
主治症状: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2. 止咳橘红颗粒:
主治症状: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 橘红痰咳颗粒:
主治症状: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对比一下,那几个字的细微差别,已经透露出它们本质的不同。
橘红颗粒和止咳橘红颗粒,这两个药的组成基本一致,所以功效也差不多,都是针对痰热的咳嗽。
但是橘红痰咳颗粒就很不一样了,同样是痰多的咳嗽,这个处理的是以湿痰为主,不是热的,而是偏寒的。
那么你用药的思路就是,先根据前面写的,分清自己或孩子痰的类型,然后再找对应的那个化痰药。
总结一下橘红系列的使用注意
第一, 橘红系列适合的是有痰的咳嗽。如果完全没痰,纯干咳,请绕道。
第二, 橘红颗粒和橘红止咳颗粒处理偏于热证的痰,橘红痰咳颗粒处理偏于寒证的痰。分清寒热,再决定用哪个,不要用错了。
第三, 橘红系列,只能处理痰,可以说是个针对治标,而不治本的药。
当你除了咳嗽还有受寒的症状、积食的症状时,光用橘红就搞不定了,因此它经常与其他药物一起用,作为化痰的辅助。如果是感冒后只剩下几声咳,那么单独用也可以。
最后啰嗦一句,想要彻底解决掉痰,除了用化痰的药物之外,重点仍然是,找到生痰的源头。医生总提醒的平时清淡饮食,多运动,注意休息,这些不是无用的废话,要照着做哦。
作者简介:杜阳,主治医师。羊爸爸中医诊所金牌医生,擅长儿科常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科、妇科常见疾病。羊爸爸签约作者,羊爸爸课堂讲师,录有小儿艾灸课女性经期养护课等课程。
需要辨证上的帮助,
或是向医生问诊,
请扫码咨询▼
文 | 杜阳
编辑 | 小雅
校对 | 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