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是什么样的药材?主治肝炎、风湿、胃炎等疾病,如何种植?野外看到别错过
龙胆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根及根茎都可以入药。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神农百草经》,书中记载根状似牛膝,味甚苦。那么你知道龙胆草怎么种植吗?
龙胆草是什么样的药材?
龙胆草是一种常见的大宗药材,是主治肝炎、风湿、胃炎等疾病的常用药材,用于清热燥湿、阴肿阴痒、湿疹烧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惊风抽搐、小便淋痛、头胀头疼等症。
龙胆草的生物学特性
龙胆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高30~80CM。根状茎短,周围簇生许多细长圆柱状根,土黄色。茎直立,常带紫褐色。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全缘,无柄。花簇生茎顶和叶腋,花冠筒状钟形,蓝色。果呈长圆形,种子多数条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龙胆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温和凉爽气候,耐寒,地下部可忍受—25℃以下低温。忌强光,在干旱季节,叶片出现灼伤现象。
种子萌发时具有光敏效应,必须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条件。龙胆在较为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但耐旱能力较强。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龙胆的生长,而且会造成烂根。喜欢微酸性土壤,龙胆对肥力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较肥沃的黑壤土生长发育良好。在苗期由于幼苗根比较细小,吸收肥料的能力差,要施一定量的基肥。
龙胆草怎么高产栽培?
一、选地
种植龙胆草宜选择比较湿润、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靠近水源、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不能在盐碱地或粘土地上种植。
二、整地
土壤耙平整细,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交,复合肥20公斤,并且同时撒施土壤杀菌药(五氯硝基苯)和杀虫药辛硫磷。土壤深翻30CM,作1.2~1.5米的畦,畦高25CM,沟宽30CM。
三、龙胆草的繁殖方式
龙胆草的种植可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四、育苗
1、播种时间
龙胆草可以分为春播和秋播,秋播在10月下旬至上冻前播完,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当地温在15℃以上时就可以播种。
2、种子处理
龙胆草种子小,发芽相对比较弱,为了使其出苗整齐、出苗期短,应先进行催芽处理。在室温下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半个小时,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用细沙按照1:5的比例混拌并置于1~3℃变温冰箱中冷藏30天,然后在播种前将冷藏的种子放在室温催芽,用两层纱布覆盖种子表面,每天用30℃温水淋洒种子,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一周后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播种
播种的时候用撒播,播种尽量均匀,如果白天有风,就要在早晚撒种,每亩地用种量在2.5公斤左右。播完种后要马上镇压,随后畦面用稻草覆盖,厚度为1~2CM。
注意:幼苗忌强光,覆盖草可以进行适当遮阴。
播种以早播为好,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时间,苗大根粗,越冬芽也比较粗壮,有利于提高移栽的存活率。
五、苗期管理
龙胆草的种子小,幼苗生长慢,苗期管理要抓好保湿防旱、控光。1年生龙胆草在10月下旬要上防寒物体,最好是树叶、稻草,覆盖厚度为2~3CM。
六、移栽
1年生起苗必须在第二年春天,越冬芽萌发前至4片真叶之间进行移栽;2年生苗起苗移栽,可在当年越冬前秋栽或翌年越冬芽萌发前春栽。
注意:起苗用铁锹从畦的一端开始,从苗畦两侧向里起挖,深度以不伤根为宜。挖出来的小苗平放于地面,避免阳光晒根和损伤越冬芽。将苗起出,分大、中、小三类分别移栽,必须做到随起随栽。
种苗起出后因故不能及时栽植的,必须进行假植。把苗按照一定量捆成小把,一层土一层苗的埋在阴凉处,然后用稻草等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土壤干旱时适当喷一点水,保持湿度。严禁将小苗放在畦面上进行暴晒。
注意:移栽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龙胆的正常生长。如果在冬眠芽未萌发之前移栽,覆土深度及行距难以控制。移栽过晚,会导致缓慢慢,根系不发达,抗病力弱,易发病,提前黄叶倒秧,影响开花结实。
移栽密度的控制
移栽的密度要区分1年生苗与2年生苗。一般1年生苗要求行距15~20CM,株距7~10CM。2年生苗要求行距20CM,株距9CM,苗小可以双株。苗大时行株距适量加大。
注意:移栽的时候宜密不宜稀。高密度能引起植株竞争,能增产;同时高密度能够保持地面湿度,减少水分蒸发,以创造龙胆草生长所需的阴凉湿润条件;高密度可以控制杂草,减少拔草松土的用工,还有利于减少叶斑病的发生。但是密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投苗量,1年生苗每亩移栽5~6万株,2年生苗每亩移栽4万株。
移栽的时候采用斜栽,深度因苗大小而定,用开第二行的土沟,同时覆上第一行的土,周而复始。覆土深度以芽茎以上2CM左右,与苗在苗田时的深度相同。移栽后浇透水,覆盖1~2CM厚的稻草保湿,出苗后撤去覆盖物。
龙胆草移栽后的管理
1、除草
除草本着除早除小,见苗即除的原则,切不要待杂草长起来形成草荒时再拔草,这样既费工又伤苗,还影响产量。
2、松土
松土的目的是防止畦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并拔除萌芽中的杂草。
注意:松土应把移栽第一年放在重点,第二年只在出土时松一遍土即可。在移栽缓苗后,应及时用铁钉耙松除因浇水而造成的畦面板结。松土时不要过深,以免伤苗或者将苗带出。一般移栽后龙胆田要结合除草松土2~3次。
3、水分管理
播种后至长出2对真叶前,表土层必须保持湿润状态,以后经常检查,出现干旱现象及时浇水,上冻前灌一次封冻水。每年生长季节出现干旱现象都要进行浇灌。
每年7~8月雨季,在此期间应经常检查田间,及时排水,防止受涝,低洼地要提前挖排水沟。
4、追肥
移栽缓苗后,为促使其尽快展顺要进行追肥,可在展叶以后到现蕾期间和开花到结果期间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可以每亩追肥腐熟的人粪尿和1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追肥可以每亩追加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5、摘蕾
为了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根系物质积累,加速根茎生长,非采种田在现蕾后应将花蕾全部摘除。一般要摘蕾2~3次。
龙胆草病虫害的防治
龙胆主要的病害有斑枯病和病毒病。
1、斑枯病
患病后叶片上会形成圆形的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汇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田园枯枝落叶收集烧毁;在雨季来临之后,或者发病初期,可以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
2、病毒病
龙胆草春季遇低温时易得病毒病,发病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淡黄色。一旦发现应立即用800倍植病灵每5~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龙胆虫害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地上害虫主要为蓟马,可以喷90%敌百虫2000倍液。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可以用50%辛硫磷拌细土撒在地表。
龙胆草种子的采收和储藏
1、种子采收
龙胆草在正常气候条件下,9月初进行盛花期,10月初种子开始成熟。当塑果黄色,顶端开裂的,为直接成熟。一般年份种子直接成熟果核开裂的情况很少,多数靠后熟。如果下霜后,大部分果核仍然比较硬,呈绿色,这时判断成熟的方法是扒开几个果核,用手捻开,如果白色种仁即可定位是可以后熟的种子。
注意:龙胆种子不是同一时间成熟,所以要成熟一批采摘一批,以免将开裂好的种子漏掉。直到夜间温度降到—5℃时,再将果核一次性摘除。
采摘后的种子放在阳台上晾晒,夜间要做好防冻工作,不能烘干。晒干后的果核自然开裂,晾晒几天后用布袋保存。
2、种子储藏
龙胆种子在土壤中发芽能力可以保存2年,有条件的可以把种子放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保存种子的温度应在零度以下,不能超过10℃,不然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出芽率。储存种子的湿度不能过大,湿度大易使种子发霉,种子储存过度干燥会造成植物油大量挥发,从而影响种子发芽率。
龙胆草的采收
人工栽培龙胆定植后2~3年即可采收,由于根中总有效成分含量在枯萎至萌动前为最高,因此每年龙胆收获时节为春、秋两季,但以秋季采收为佳。春季在未萌动前进行,因龙胆在萌动后,本身营养物质消耗,影响药效及折干率。
收获时先拔去地上部分,然后用人工刨或者机器起收。当温度过低时不要起收,龙胆根在土壤中可以抗低温,根茎受冻后呈透明状,折干率会下降。
龙胆根收获后,洗净泥土,装盘烘干,烘干室内温度控制在30~45℃,经过40~60小时即可烘干,烘到九分干时就可以。如果数量少,可以采用室内自然阴干,室内自然阴干的龙胆折干率高。
总之,龙胆草在种植前一定要进行催芽,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可以用赤霉素溶液浸泡24个小时。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土壤积水,并加强中耕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