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适合种植什么药材,有哪些好的种植模式?
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地形以平原、丘陵、盆地、山地为主,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怀药、蕲药等主产区。华中地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密银花、荆半夏、蕲艾、山茱萸、茯苓、天麻、南阳艾、天花粉、湘莲子、黄精、枳壳、百合、猪苓、独活、青皮、木香等。该地区代表性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有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半夏-玉米间作模式、地黄药粮(小麦、玉米、谷子、甘薯)轮作种植模式等。该区域适合发展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和间作轮作种植。
1、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是在黄精分布区域内利用林地造就的湿润荫蔽、土层深厚肥沃的自然环境来进行黄精仿野生种植。林地的选择以杉木、锥栗、油茶、毛竹等林木为宜。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形成林药复合林,是值得推广的林药种植模式。利用林地环境发展黄精种植,可以调节林地小气候,改善土壤,提高肥力,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改善立地条件。与大田种植相比,林下黄精种植无需人工遮阴棚,既不占用农田,又利于林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林下生态种植病虫害明显减少,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人工成本,带来明显的综合效益。该种种植模式可推广应用到天麻、黄精等中药材林下种植。
2、半夏-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湖北江汉平原地区是道地药材荆半夏的主产区。半夏为喜荫忌高温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半夏与农作物生物学习性的差别,搭配玉米等高杆农作物,能减轻半夏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间作农作物还可以增加农田生态多样性,改良土壤环境,减少土壤化学自毒物质的积累,减轻半夏连作障碍,经济效益显著。
3、地黄药粮轮作种植模式。地黄适合在分布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旱作区、温带草原化灌木荒漠、温带草丛的植被类型区域生长。不同栽培区域所选用的轮作作物虽有不同,但通常都采用轮作的生态种植技术以确保地黄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与地黄进行轮作。地黄药粮轮作种植的关键在于轮作作物的筛选和田间水分的管理。该种植模式可借鉴到半夏的生态种植中。
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中药大品种联盟,药材种植网综合整理,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