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便宜的“药”,让你没时间生病!钱学森、季羡林都吃了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黄帝内经养生院,关注后再点击置顶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收到最优质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被尊为国学大师的著名学者季羡林寿高98岁、任继愈寿高93岁、启功93岁、齐白石94岁、巴金101岁、马寅初101岁、钱学森98岁、周有光111岁……
这些大师级人物的寿数都远远超过中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值。为什么?归其一个字:忙。
我国新闻漫画的泰斗方成老先生100岁了,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
✦80岁时的方成先生,背不驼、腰不弓,健步如飞,游泳动辄千米,骑车几十里路更是小菜一碟。
✦90岁时的方成先生,还照样能骑自行车,走起路来比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利索。
✦100岁的方老身体依旧硬朗,甚至仍在坚持创作。他将自己的长寿归纳为一个字——忙。
初听这个养生诀窍,我们并不得要领,不过查找众多资料后我们发现,忙的确是全世界众多大师级人物的养生诀窍。
拿季羡林来说,凌晨4点左右他的书房的灯就会亮起。他说:起来好去干活呀!算起来,九十多岁的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会超过10小时。
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的周有光,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说:我85岁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书房中,看报、看书、写文章。
齐白石也是信奉忙的著名人物。他要求自己每天必须作画若干,信条是:不让一天空闲过。
我国自己培养的首位新闻学博士童兵先生也说:我没有养生之道,我就是从早到晚傻干活。经常连烧开水、泡杯茶都没有时间,就是一个字‘忙’。这样也挺好,没有闲念,也没有贪心,心态很好。
他们正是一辈子忙个不停,从不考虑享清福,才使他们神清脑健、寿达期颐。
忙得没有时间生病
忙碌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依赖各个部件日夜不停地运转而保持生命永不停止地向前发展,虽然这台机器也需要时常静养或维护,但动始终是其主旋律,因此才有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名言。
人总是有惰性的,如果不树立一个目标,主动或被动地为之奋斗,人就会陷于怠惰,从而疏于运动或劳作,生命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度忙碌,给自己的身心创造锻炼的机会,可以归为一种养生妙法。
太极老人
阴阳文化,太极养生,中医与功夫的结合
适度忙碌有以下6种好处:
01
强化大脑
研究显示,与过于清闲的人相比,忙碌的人通常有更好的认知能力,能更迅速地处理信息,并且有更优秀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
02
提高身体免疫力
当人忙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处于总动员式的戒备状态,使免疫力提高,从而更有效地预防疾病。
03
气血通畅
从中医角度说,忙碌时,人体的筋骨也能得到有效活动,使浑身气血顺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04
激发创造力
忙碌的工作状态会激发人的本能动力,让人产生积极的进取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进而增强自信心。
05
缓解压力
忙碌的人不会产生孤独和抑郁感,忙碌能够帮助赶跑消极情绪。
06
增加快乐
让自己忙一点,找点事情做,有助于保持快乐。
怎么忙?
适度忙碌是门学问
当然了,说到忙碌,难免走极端。大师们的这种忙,不是瞎忙,不是忙得通宵达旦不睡觉,而是一辈子忙个不停,不考虑享清福,不打算做个懒人,这样的精神,才使他们神清脑健、寿享期颐。
1.发挥余热,继续从事退休前的工作
用自己长年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年轻人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但要注意摆正工作态度,此时的工作忙碌只是为了养生,切不可计较于经济得失。
在年轻人免不了犯错之时,老年人还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此肝火大动,甚至损伤生命,养生不成反受害。
2.可以培养、学习、实践一些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
例如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垂钓、旅游等休闲活动。很多老年大学都开设了这些活动的课程,老年人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学习,以便老有所乐,在忙碌中学习,在忙碌中休闲,在忙碌中快乐。比如经常看我们老年之声微信号,这个习惯就挺好,还能学到各种养生知识呢。
3.可以根据喜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事
如养花、养宠物、研究厨艺、带孩子等,帮助年轻人减轻压力、调和家庭。尤其是带小孩子或养宠物,对老年人破除孤闷、怡情悦性颇有帮助。
4.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每周保持3-5次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和健步走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活力和人体在应付忙碌工作时的适应能力。每天尽可能11点前入睡,并保证7-8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精力和体力是很好的补充。
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下这颗最便宜、最长久的药吧!动起来,忙起来,一家人长寿起来!
太极老人
阴阳文化,太极养生,中医与功夫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