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你还在用矿泉水喝药?!一粒泡腾片竟要了孩子的命……

你还在用矿泉水喝药?!一粒泡腾片竟要了孩子的命……

admin3周前 (01-21)皮肤科5

看来对于很多人来说,

用什么矿泉水、果汁之类的

来送服药是常有的事儿。

方便是方便了,

但其实,

这样的吃药搭配是错误的!

错误的服药伴侣

现在很多人简直是花式吃药啊,只要是能喝的液体,都会拿来送服药。这样真的好吗?让我们先从矿泉水说起。

01、

矿泉水+抗生素=影响药效

一些出门在外需要服药的朋友往往都会用矿泉水送服,矿泉水在外容易买到,用来服药很方便。

然而选择矿泉水和有些药的搭配可得注意了: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矿泉水中含有钙、铁等离子,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会与泉水中的多价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甚至有可能产生副作用降低药物安全性。

除了矿泉水,市面上一些矿物质水也同样会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产生影响。

特别提醒:用来煎中药也不行

因为绝大多数矿泉水属微碱性,可能与乌梅、五味子、山萸肉、山楂等酸性中药发生反应。

在煎药煮沸时,矿泉水中的钙、镁易与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这样既丢失了钙、镁微量元素,还可能与中药里的其他成分生成沉淀物,影响药效。

同时,个别金属离子还会和药物中含有的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会生成有害物质。

02、

热水+六种药=失去药效+过敏

一般来说,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正确的选择,但还是有些人没有等开水变凉的耐心,直接很热的时候就拿来送药了。

注意!以下这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所以最好用温水或凉开水送服:

1、助消化的酶类及含活性菌的制剂

如乳酶生、整肠生、妈咪爱、合生元等。

用热水送服会导致活性菌被破坏而失去药效。

2、遇热易被氧化还原的药物

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因为这些药物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还原分解,从而失去药效。

3、胶囊类的药物

胶囊壳遇热会迅速溶化,使药物迅速释放,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对咽喉、食管等造成刺激。

4、止咳糖浆

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它的黏度,使其不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等部位形成保护性药膜,发挥其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的作用。

所以,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水温宜低于37℃,而且不宜多喝水。

5、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中成药

含有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的许多中成药都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但挥发油多数不稳定,遇热容易挥发和分解。

因为很多中药颗粒剂和冲剂中含有这些中药成分,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

6、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遇热不稳定,很可能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阿莫西林颗粒最好用40℃以下的水或凉开水冲服,冲后最好马上服用,不宜久放。

03、

牛奶+五类药=降低药效+中毒

牛奶本身含钙,用来送服药片或其他药物,很容易令肠胃出现钙化物,导致药力失效,更会加大生成胆结石、肾结石的风险。

以下五类药物要注意:

1、抗生素类药

比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类药。

这类药物会与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形成络合物,大大减少其吸收,降低疗效,甚至完全失效。

2、降压药

严重高血压病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同时喝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压骤升,严重的甚至会使血压持续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3、强心药

心衰病人服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时,又喝大量牛奶,容易产生中毒反应,甚至发生意外,因为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增强心甙(洋地黄、地高辛)的毒性。

4、含铁药物

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发生竞争,使铁剂吸收减少,降低其疗效。

5、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患者在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喝牛奶,会使药物疗效降低。

04、

果汁+五类药=失去药效+不良反应

果汁控们对果汁的爱就连服药也不会错过来一口,觉得刚好甜味可以掩盖药物的苦味,殊不知,这样有害无利。

以下五类药要格外注意了:

1、解热镇痛药和糖衣抗生素

比如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还有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

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胃黏膜出血。

2、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

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

3、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4、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

忌喝西柚汁、忌吃含盐高的食品。

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可以影响肝脏中某些酶的作用,而这种酶恰与降血压和抗心绞痛药物的代谢有关。

而食盐则会引起血压升高,降低降压药的疗效,同时加重心绞痛的程度。

5、青霉素类药

苏打水和柠檬水,分别含有碳酸氢钠和维C,属于碱性和酸性的溶酶,会破坏青霉素类的结构,对抗菌药物产生影响。

05、

酒+四类药=影响吸收+副作用

1、安眠药

喝酒时服用此类药物,意识模糊,记忆力障碍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

2、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吃降糖药时喝酒,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

3、高血压药

酒精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喝酒时服用高血压药,可能会引发低血压。

4、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二者同服会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同时,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它会降低解热镇痛药的吸收效果。

06、

茶水+抗生素=影响药效

茶水含有大量鞣酸,可与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相结合,从而影响药效。

正确的服药方法

什么,吃药还有方法?

喊了药片,然后喝口水,

如果觉得不好咽下去,还可以仰头……

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不同的药吃法也不同,

用错方法,后果很严重!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上面是央视报道过的一个真事——

18个月大的小牧浩,因为感冒发烧,在一家省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泡腾片,药盒上有一张医院贴的服用标签,上面写着口服

输完液后,牧浩妈妈给孩子直接吞服了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泡腾片。然而,服药10多秒后,小牧浩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咳嗽,嘴唇变成青紫色。孩子服药噎住了,小牧浩的父亲用力拍打他的背部,然而未起任何作用。

随后,小牧浩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室进行抢救,原本以为取出噎着的东西就能脱离危险,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小牧浩的父母收到医院通知,孩子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不少人都知道维 C 泡腾片,这种药片的正确使用方式是放入温水中,等药片完全溶解之后,把那杯水喝下。

泡腾片在溶解时,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就像这样:

图片来源:soogif

如果直接把泡腾片放入口中或吞下,大量气体会迅速充斥气道或消化道,严重时会引起窒息。

吃药,这件看上去平常的小事,但如果不注意吃药的方法,真会出危险。

就因为错误用药,一个小宝宝的生命就结束了,令人扼腕。可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吃药方式?

根据药物的不同类型,需要有不同的服用方法。

01、

片剂就着水直接吞就行?

并不是。

片剂是最常见的药物剂型,但其中也很分多种,不可以都简单粗暴地吞进去:

普通片剂:直接吞下去没问题;

泡腾片:应该放入温水中溶解,水温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使药物失效,比如维生素 C 泡腾片。

含服片:具体姿势有任意位置或者舌头下面,不同药的做法也不一样,下面会细细说。

咀嚼片: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咀嚼片得先咀嚼一番,为啥要这样?下面也会细细说。

02、

含服片到底放在哪?

含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的含在嘴里任意位置的;另一种是把药片含在舌下。

1. 为了「慢」的药,随便含

普通的含服,目的是为了「慢」。比如甲硝唑含片,主要是为了缓解咽部的不舒服,含服可以让药长期呆在嘴里,经唾液融化后,一点一点刺激咽部。

2. 为了「快」的药,一定要放在舌下

舌下含服就是为了「快」。最经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来救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

为什么呢?

因为舌下有丰富的血管,这样能让药物快速通过血管壁、迅速吸收,而且不会被肝脏代谢而损耗。

图片来源:soogif

因为舌头下有丰富的血管,药片放在舌下,可以让药物更快通过血管壁,被迅速吸收,也不会因为肝脏代谢而损耗。

03、

为什么咀嚼片要嚼碎了再咽?

这样做一是为了把药物「磨碎」,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吃药的「愉悦感」,因为咀嚼片一般都会加矫味剂,嚼起来味道还不错,比较适合不爱服药的小朋友和任性的老人家。

图片来源:soogif

服用咀嚼片的正确姿势是:先嚼个五分钟,碎了再吞。

当然,对于没牙的老人或者小朋友,可以先把咀嚼片磨碎了再喂,效果一样。

另外,咀嚼片是没有水也能吃药。因此,嚼碎吞下后,不需要给自己灌水,少量温开水帮助吞咽就好。

但如果吃的是「硫糖铝咀嚼片」这类胃黏膜保护药,就别喝太多水了,可能会冲掉药泥刚刚形成的保护膜。

04、

服用口服液需要注意什么?

口服液一般来说都是直接喝就好,非要说什么注意事项,大概有以下几点。

1. 当心呛着

别捏着鼻子灌人家小朋友,这样容易被呛到。

2. 有些口服液不要就着水喝

有些止咳化痰、治咽痛的口服液,就算味道再难闻,口感再难喝,也别用水稀释,喝完后也不能喝太多水。

否则,一方面会使药物浓度降低,影响吸收;另一方面也不能在炎症处形成保护膜,阻隔刺激而缓解咳嗽。

其正确的服用姿势是:慢慢咽下,五分钟内别喝水。

3. 注意保质期

在所有药物剂型中,口服液要特别注意保质期。

相对于片剂,溶液剂比较容易变质,因此存放环境一定要注意,说明书要求避光就避光,要求冷藏就冷藏。

如果没按要求存放,即使在保质期内,药物可能也已经变质了。

05、

抛弃胶囊壳,馒头包药吃更好?

之前网上曾流传过「馒头包胶囊」的「教程」,教大家抛弃胶囊壳,把胶囊里面的药放进馒头里再吃。

这样做到底可以不可以,也要分情况而论。

胶囊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普通胶囊、肠溶胶囊以及缓控释胶囊。

图片来源:soogif

1. 普通胶囊可以

普通胶囊的胶囊壳主要是起「容器」的作用,目的就是为了包裹药物。

所以,真要把胶囊里面的药倒出来包进馒头里吃,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这些药物对胃的刺激性不太大。

2. 肠溶胶囊不可以!

肠溶胶囊绝对不可以用馒头替代。

肠溶胶囊壳是特殊设计的,它在胃内不会被融化,一直保护药物进入肠道。而馒头或其它包裹方式,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3. 缓控释胶囊会「失控」

至于缓、控释胶囊,则不好说。

理论上,缓、控释胶囊达到长期的释放效果,并不是由胶囊壳所决定的。但如果失去了胶囊壳的保护,里面的药物在嘴里或胃里被提前释放,谁会知道发生什么事呢?

总之,还是不要冒险了吧。

06、

糖浆

正确服用方式:喝完后,用少量清水漱口。

之所以要把这些糖浆类药物这么浓稠,就是想让药物在炎症处形成保护膜,阻隔刺激、缓解咳嗽。

有些止咳化痰、治咽痛的口服液,就算味道再难闻,口感再差,感觉很「齁」,也别用水稀释或喝大量水,用少量清水漱漱口就行。

特别提醒

首先,用药应遵医嘱,或根据专业人士指引服用。

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果无特别注明、医生无特别交代,最好活动数分钟后再入睡。

服药时,应取坐位或站立,用适量温开水送服。

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而应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过食道,以免在食管内滞留,延缓药物作用及损伤食道黏膜。

如果服药后感觉药物堵塞在食道中,且不舒服感觉持续较长,则应立刻就医。

大家都在看

@邯郸人,今天起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2元!

有变化!今年这些专业成热门!教育部点名,高校发力

国家药监局重要通知,这些化妆品不合格!有你在用的吗?

来源:河北共青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畅征  审核:王达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1765

“你还在用矿泉水喝药?!一粒泡腾片竟要了孩子的命……” 的相关文章

这四类脱发证型中医辨证有妙方

这四类脱发证型中医辨证有妙方

脱发是成人比较常见的问题,脱发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脱发,但是当身体发生,异常病变时,脱发量会增加,甚至出现头发稀疏、毛发干枯等症状。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四类型脱发,中医是怎么去...

如何防止脱发中医教你护发

如何防止脱发中医教你护发

脱发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问题,脱发会影响生活和心情,爱美的女生都喜欢五黑靓丽的秀发,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如何防止脱发,如何治疗脱发及脱发的原因及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脱发的原因...

隔离在中国高校,20岁大学生焦虑、失眠、大把脱发

隔离在中国高校,20岁大学生焦虑、失眠、大把脱发

今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报告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 25%;心理健康恶化最严重的地区往往疫情也最为严重。由于感染率很高,人们的社交互动受到限制。该...

脱发八问

脱发八问

生姜、何首乌洗发水能减少脱发吗? 目前尚无医学研究证实。现在有医学证据的是洗发水中添加含有酮康唑成分,有抗炎、抑制雄激素及油脂分泌作用,对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有抑制脱发的作用,但是效果较...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能用非那雄胺吗?医生:盘点3种常用药物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能用非那雄胺吗?医生:盘点3种常用药物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职场、家庭、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很多人出现了脱发的现象。脱发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留长头发会抢身体营养、更容易脱发?搞懂3个问题,放心留长发

留长头发会抢身体营养、更容易脱发?搞懂3个问题,放心留长发

小时候,小薇的妈妈为阻止小薇留长发,最常用的一个说辞就是: 头发留太长,会抢身体的营养,长不高可不要后悔! 于是,年少无知的小薇顶着一个男生头,度过了毫无粉红回忆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