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补肾壮腰的好方,只需四味药,肾好了,头发黑,筋骨壮,气血跟着就足了!
作者 | 豆子 供图 | 子非鱼 编辑 | 春风 审核 | 小也
周围的朋友经常问我腰酸,腰疼怎么办,这些问题的产生都跟我们的肾虚密切相关。
为什么肾虚变得年轻化普遍化了呢?这是因为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的七情六欲不加节制的宣泄,气血不藏而外泄,故而在现代社会患慢性虚损疾病之人数量亦不见少。
当遇到腰、腿酸软疼痛,局部怕冷怕风,伴随稍活动便气短气喘、夜晚起夜次数多、头发早白甚至是性机能减退等症状,往往可以考虑为肾气肾阳的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为大家介绍一个四味药组成的小方子,名为青娥丸。
青娥丸
青娥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是世界上第一部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青蛾丸出自于此书,传播甚广,亦是治疗肾虚腰痛之名方。
肾阳肾气亏虚往往表现为腰腿部位的酸、痛、软,又因为肾之阳气不足,难以起到温暖和煦的作用,适用此方者往往较常人怕风怕冷,并且常有伴有尿频尿急尿无力、起夜次数增多以及性机能减退等症状。
本方的由胡桃,蒜,补骨脂,杜仲组成,已有成药。
青娥者,意为美人的眉毛,亦指美人耳前鬓发,意为常服青娥丸可乌鬓须、益颜色。
方中杜仲,性甘温,归肝肾二经,作为方中用量最多的药物,其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十分显著。
又因其性味甘温,甘能补益而温能暖肾,故能有效地补益肾阳之亏虚,使肾强而筋骨坚,肾气充足,则头发自然乌黑。
杜仲入药的是树皮部分,其中药饮片色紫而黑,入肾经而补肝肾。
《饮片新参》中形容其断之有丝茧状,意为将其掰断时,会如藕断丝连一般,断处有白色韧丝相连,如人之筋络,又如白色密网。
杜仲突出的功效为强筋骨、安胎,在治疗肾精亏虚、肾阳不足所致的腰痛脚软、胎动不安以及习惯性流产等病症时,杜仲往往可取良效。
此方中杜仲以姜汁浸炒,生姜辛温发散,散寒祛湿,姜汁浸炒使杜仲补益而不敛邪气。
补骨脂是方中又一温补药物,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肾二经,有补肾壮阳、固护肾精的作用,还可缩减因脾肾阳虚导致过多的尿次和尿量。
在这个方子里,特别地使用了酒炒补骨脂,这是因为此方所对应之证不仅有肾精、肾阳的亏虚,还有久居寒湿之地所感受的外来邪气,酒炒可增其散邪之功,补益而不敛邪。
散去邪气,则每逢天气变化之际,身体便不会如晴雨表一般,总在阴雨天产生不适。
补骨脂顾名思义,可滋补骨头里油脂,即骨髓,是补肾的代表药之一,补骨脂补肾而兼收藏,使补药补到实处,像督促身体有物资便速速收入仓库一般,使人体尤其是肾收藏而不随意挥霍。
正是因为补骨脂有这样的特点,它收敛固摄的作用甚佳,对于脾肾阳虚导致体内精微物质过度遗失,如迁延日久的遗精早泄、夜尿频繁、虚寒泄泻等病症,补骨脂都是一味不可忽视的良药。
此方中酒炒补骨脂可增加药物辛散温通甚至是活血之功效,与姜汁炒杜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使其补肾阳而不敛邪气,是处方用药之审慎以及中药炮制之奥妙的重要体现。
方中胡桃者,即核桃,性甘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及温肺之功。核桃于此方中居功甚妙,不仅补肾且能温降肺气,若平时容易腰酸乏力、动则气喘气短者,不妨试试吃点核桃,既可补肾又可降上逆之气机,可谓标本兼治。
核桃自西域传来,其外壳坚硬,日常生活中我们将其统称为坚果一类,核桃仁油质丰富,形似脑仁,故民间又有说法言核桃有补脑之功。
近代名医张锡纯曾观察过核桃仁榨油,说核桃多含油质,将油榨出,须臾即变黑色,从中医五色入五脏的视角观察,核桃仁色白入肺,其油质色黑入肾,又因其属木质,是为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温肺之要药。
《景岳全书》便有一方名为人参胡桃汤,以人参、胡桃、生姜同炖,可加蜂蜜调味,能治疗日久虚寒喘嗽及肺虚及肾所致久咳不止。此外,中医常说籽能滑肠,作为富含油质的果仁,核桃润燥滑肠之功效也十分优秀,正合适治疗老年人虚寒且肠燥津虚之便秘。
大蒜,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食材,其味辛而气温,归脾胃及肺经。
青娥丸一方所对应之病证还有风寒湿邪外犯之病机,故以大蒜入药为丸,既可辟秽祛邪,又起到了解表行气的作用,且方中补益药甚多,大蒜辛散,可使补而不滞。其气芳香,可起到开胃消谷化肉的功效,所以我们常常在烹饪时加入大蒜,既可增加食欲又可消除腻滞。
《本草新编》言其可以祛阴寒之气,辟臭秽之气,止上逆之气,解有毒之气,消肉食之积,可谓道尽其益处,然需要注意的是,大蒜虽有益处,亦不可多食,多食则过犹不及,反而损伤人体气机。
大蒜辛散大温,热达于人体上部而干扰目舌口鼻耳诸窍,诸窍本宜清空,若本有头面五官诸疾的患者,不宜过多食用大蒜。
此方中简简单单的核桃、补骨脂、杜仲三味药,专攻补肾壮腰,肾好了,头发黑,筋骨壮,气血跟着就足了,又以酒制、姜炒,复以蒜熬膏为丸,亦注重驱除久居湿地、摄生不慎所受之风寒湿邪。此方虚实兼顾,可谓是治疗以肾阳虚为主、兼挟寒湿之证所致的腰痛腿软的好方子。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并不适合阴虚内热、阴血亏虚以及有实热证的人群服用。若有平素怕热,易上火,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苔或黄或腻以及兼有头面五官病症之人,是不适合服用此方的。
如有其它基础疾病的人群,建议听从医嘱,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
若经过辩证后,此方正合病情,服用方药时也需注意忌口,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发物,规律作息,舒畅心情,症状才能尽快改善。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原创投稿:xmt@cjcmm.com.cn(邮箱)、chunfeng52566(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