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精油,仅是对中药材的提纯吗?
芳香药物,古称香药,是具有香气和可供提取芳香精油的植物或动物药物的总称。芳香药物的特点在于其含有较丰富的芳香成分——精油。由于精油有极其丰富多样的生理活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
我国是芳香植物资源丰富、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共有70余科200属800多种,其中含精油较高的芳香植物约370种。许多植物的根、杆、茎、枝、皮、叶、花、果、树脂等皆可成香。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中药精油和芳香中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在芳香中药中提取精油?
芳香药物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芳香性成分和非芳香性成分。其中非芳香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糖类、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类等化合物;芳香性成分又称精油,是存在于芳香药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过去,中药在传统上多以熬煮为主要使用方式,萃取有效成分包含水溶性、油溶性等,通过口服使用于人体达到疗效;精油则是以蒸馏或超临界的方式,萃取芳香中药中的油溶性、挥发性的有效成分,不过因其过程高度的浓缩,所以精油大多透过外用及稀释的方式涂抹于肌肤,或者透过嗅吸刺激大脑边缘系统,达到疗愈的目的。
/pexels
精油可以说是芳香药物最具代表性的成分,生物活性多样,具有止咳、平喘、抗菌、止痛、解痉、健胃等多种作用。若精油仅为原芳香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应用效果大致与原中药相似。但若中药中还含有其他多种有效成分,那么该精油的作用可能更侧重于其特定成分,导致应用效果与原中药有所差异。为明确这些差异,需要开展严谨的药理药效研究,这也是现代中医香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可以说,中药精油是对中药脂溶性成分的集中应用,将其以配伍的形式(外用为主)开发成大健康或药用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需要专业技术,只需打开中药精油的盖子轻轻嗅闻或香薰,就可以起到作用,这种简单便捷的方式是否戳中你的养生需求点呢?
中药精油具有分子小、用量小、毒性小的特点。精油属小分子活性物质(多为分子量在20~300左右的芳香分子,几乎不含大分子和其他杂质),具有高挥发性、高渗透性、高脂溶性,易于通过皮肤和嗅觉系统进入体内。
/pexels
中医香疗采用吸嗅或皮肤涂抹的方式,精油用量少,但持续涂抹或吸入可使微量成分得以维持,效果逐步叠加,对于抑郁、失眠、疼痛等慢性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一般通过外用或吸入方式给药,可以在人体局部发挥调节作用,如改善局部病变、减轻局部肿胀与疼痛等,相比其他口服药物,毒性较低。
目前有些中药常常出现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乱象,中药精油可通过现代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进行统一的质量标准管控,同时不会带来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在人体中4-5小时就会代谢,安全性更高。
作为对中药脂溶性有效成分的利用,中药精油的出现并不是代替中药的地位,而是以一种创新的中医外治方式,弥补口服给药对脂溶性成分利用的欠缺,与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内服优势互补。
如今,我们对于中药精油的应用思路,可以利用中医的思维来诊断、辨证,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结果,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精油进行使用;利用经络理论来选择使用部位,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将中药精油作用于特定的经络穴位,可以加速精油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发挥更好的疗愈效果。
/pexels
古香今韵作为中国中药协会精油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掌握着全国最丰富、最全面的中药精油种质资源及原料。团队首创中医香疗十香理论与技术体系,拥有多项专利精油提取技术,同时构建了专业的感官评价-理化表征-成分分析-质量分级评香体系。
目前应用于产品的精油原料,每一种都经过了多产地的原料品质对比,并进行相关技术检测(如GC-MS,折光、旋光、电子鼻等),从而对不同产家的精油做成分、气味、品质的对比,筛选出有效成分最高、味道最好、效果最佳的,再结合中医香疗的配伍体系进行复配。每一批次的产品,古香今韵都会出具GC-MS分析检测报告,保证所有产品都做到质量最优、效果最好。
同时,古香今韵致力于建设规范的中药精油行业标准,联合10余家高校、企业单位共同负责组织开展了中药精油团体质量标准草案编制项目,目前已有石莒蒲、木香等7个中药精油团体质量标准获得通过,20种药用植物精油标准获立项支持。
目前古香今韵可供应近百种单方精油原料,其中中药精油近50余款。中药精油原料采购可后台联系。
编辑|排版:古香今韵品牌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