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胰腺癌或迎来药物克星,患者肿瘤消退72%丨肿瘤资讯汇总
一、乳腺癌和糖尿病并非两座孤岛
乳腺癌和2型糖尿病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然而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并非毫无联系。
有数据显示,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20%~27%。而乳腺癌患者在确诊两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开始增加,确诊10年后,该风险比未患乳腺癌的同龄女性高出20%。
5月30日,一项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的新论文,更是向我们揭示了这两者的关系。该研究小组描述了一种可能连接这两种疾病的生物机制,研究结果则显示,乳腺癌可能会抑制胰岛素的生成,从而导致糖尿病,而血糖控制障碍则促进了肿瘤的生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2d50f8a99c94679aa8f708432f8b54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240903&x-signature=Sbic0nLoKasYYVGXJvxfQy6pwuU%3D)
论文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王世珍(音译)博士解释: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乳腺癌细胞如何损害胰岛的功能,使其产生低于所需的胰岛素,从而导致乳腺癌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未患癌症的女性。
研究通过小鼠模型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缓释胰岛素颗粒或一种称为SGLT2抑制剂的降糖药物,在乳腺肿瘤存在的情况下恢复了对葡萄糖的正常控制,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换句话说,癌细胞嗜甜,需要更多的葡萄糖来促进肿瘤生长,糖尿病病人血糖高,乳腺癌细胞便会利用这些血糖来制造出自己喜欢的食物,同时剥夺正常细胞的这一必要营养。
基于该研究结果,王世珍认为,这些发现支持了在乳腺癌患者和幸存者中进行糖尿病筛查和预防的必要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9c23c2ac62c432ebf0fb0844d3cad3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240903&x-signature=4u4InJDAbZzXovuwMJHEmcobJ%2FQ%3D)
二、阿美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突变型NSCLC的选择
阿美替尼是国内获批的新型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一项来自J Clin Oncol的3期双盲试验表明,阿美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型NSCLC的选择。
该研究在中国53个研究点共纳入42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首次治疗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阿美替尼(110mg)或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
与吉非替尼相比,阿美替尼组的PFS显著延长(危险比,0.46;95%CI,0.36-0.60;P<0.0001);阿美替尼组的中位PFS为19.3个月(95%CI,17.8-20.8),而吉非替尼组为9.9个月(95%CI,8.3-12.6);阿美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3.8%和72.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0%和96.7%);阿美替尼组的中位缓解期为18.1个月(95%CI,15.2-不可估上限),而吉非替尼组为8.3个月(95%CI,6.9-11.1);阿美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患者中,≥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任何原因)分别为36.4%和35.8%。服用阿美替尼的患者中有23.4%和16.4%出现皮疹和腹泻(任何程度),而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中分别有41.4%和35.8%出现皮疹和腹泻。综上所述,阿美替尼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为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NSCLC的一种选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5d01bbcfcf74ebb9d7b42ab733e437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240903&x-signature=bfv57SJnI3Ekr5KQNspgW6LkEOE%3D)
三、癌王胰腺癌或将迎来药物克星,患者肿瘤消退72%!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最难治的一种癌症。虽然近些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ADC药物等新型治疗方法发展迅速,但在胰腺癌领域的进展乏善可陈。
近日,普罗维登斯癌症研究所的Rom Leidner和Eric Tran等人在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个病例。他们使用靶向KRASG12D的TCR-T治疗了一位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让肿瘤缩小了72%,目前已持续缓解6个月。
本次案例的患者是一位71岁女性,在4年前被诊断为胰头腺癌。2018年时,该患者接受了4个周期的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并手术切除了肿瘤,之后还进行了4个周期的FOLFIRINOX辅助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但肿瘤还是在2019年转移到了她的双侧肺脏。
2020年时,患者还参与了一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试验,但还是没能控制住肿瘤。
2021年5月,FDA为这位患者特批了一项TCR-T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分离获得患者自身的T细胞,向其中转入针对2种KRASG12D抗原肽的TCR分子。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研究人员把制备好的TCR-T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并在18小时后给患者注射高剂量IL-2,以支持TCR-T细胞的扩增。
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在TCR-T输注1个月后缩小了62%,6个月后缩小了72%,仍在持续消退。而且,输注的TCR-T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3个月时能占到全部外周血T细胞的3.3%,并能对KRASG12D抗原肽产生反应,6个月时依然占外周血T细胞的2.4%。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68a15e4227a543ca9ab6a90dc4a2e00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240903&x-signature=OhchdE4rV6wj2N%2Bp0%2BUpcRoKWlU%3D)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TCR-T免疫治疗安全性也十分良好。患者仅出现过一些预期毒性反应,比如与环磷酰胺预处理相关的恶心和骨髓抑制,以及与大剂量IL-2治疗相关的低血压、转氨酶升高、寒颤、发热和疲劳,没有出现与TCR-T相关的不良反应。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小型研究,以进一步测试通过TCR-T靶向热点突变的治疗方法。
(资讯综合来源:科学网、环宇达康国际医讯、咚咚癌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