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胰腺癌是“癌王”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筛查
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它的办法,全腹腔镜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联合神经淋巴结清扫,能显著减少术后的1年局部复发率及缓解癌症相关疼痛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刘文琴 韦禄胜
由于生存率低,胰腺癌被称为癌王。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胰腺成为最让人伤不起的器官之一。胰腺隐藏在人体腹腔的深处,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如果要进行胰腺手术,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大部分医生都拿胰腺癌没办法。
本周末,第八届岭南国际胰腺外科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肝胆胰肿瘤微创医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目前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胰腺癌微创治疗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胰腺癌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从自然发病到死亡,平均时间只有9个月。建议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胰腺癌的筛查,做到早诊早治。
据悉,胰腺癌的晚期存活率低,目前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6%。由于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异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查出来后,都已经到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较低,晚期的胰腺癌患者平均只能活9个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有些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达到2年。陈汝福教授表示,胰腺癌的治疗还是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早期的胰腺癌,可以做手术根治治疗,如果胰腺肿瘤侵犯到血管,还能用术中放疗的方式治疗。
陈汝福表示,胰腺癌的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优势非常明显。腹腔镜可以将细节放大5到10倍,大大提高手术精细化程度,患者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以前的开放手术要开一个30厘米的口子,现在微创手术只要在肚皮上打几个小孔就能进行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大大减少,只要2天就可以下床,一般两个星期后就可以出院。
陈汝福表示,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周围又有包绕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胰腺外科手术有很大的风险。肿瘤细胞侵犯血管、炎症很厉害的,心肺功能较差,癌细胞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人,不适宜做微创手术。
传统胰腺癌手术并不容易做,微创的更是难上加难,需要医生掌握高超的手上功夫。他特别提醒,胰腺癌病人要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应当到大的胰腺癌中心去。
陈汝福告诉记者, 胰腺癌具有嗜神经性,约95%的患者合并神经侵犯,如果手术后不进行神经淋巴结的清扫,会增加胰腺癌手术后复发的风险。陈汝福教授介绍,全腹腔镜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联合神经淋巴结清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一种创新模式。在为胰腺癌病人切除病灶后,在对胰周后腹膜5组神经丛进行规范化的根治清扫,能显著减少术后的1年局部复发率及缓解癌症相关疼痛。
【新闻加点料】
关于胰腺癌你应该知道这些
陈汝福告诉记者,胰腺癌的发病率是13/10万-15/10万,已经在全球癌症中排名第六。胰腺癌患者,早期无特别症状,有的患者会上腹不适,不容易发现;有的患者会出现面色发黄、消瘦等。
吸烟、肥胖、糖尿病等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年龄越高,发病风险就越大。如果有胰腺癌家族史,更需要小心。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发现。B超是较为经济的胰腺癌筛查方式,如果要进一步确诊,还需要做CT和穿刺活检以及联合肿瘤指标CA19-9等检查。陈汝福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做检查。
陈汝福透露,这几年,临床上遇到的胰腺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了。包括以往不被注意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慢性胰腺癌、胰腺炎等。其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单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一年就为近50名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