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在哪里?这几类人,更容易患胰腺癌
近日,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因胰腺癌逝世,享年60岁。新闻一出,大家哗然,一时很难接受这位在疫情期间仿佛老百姓定心丸式的人物,怎么这么年轻就离开了?
其实大家也从各种新闻视频里看见他在这三年里经历了几乎一夜白头的改变,殊不知他已经带病坚持工作多年,夺走他宝贵生命的就是有癌中之王的胰腺癌。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时尚教父卡尔·拉格斐均因胰腺癌去世。
胰腺癌是什么?为什么如此凶险?
在说胰腺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胰腺。它可以说是人体消化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位于横置于腹后壁1~2腰椎体平面,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所分泌的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
胰腺癌是比较常见的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通常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该病又有发展特别迅速的特点,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和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预后往往很差,患者的生存时间非常短,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与其他癌症一样,年龄、遗传、烟草、酒精、肥胖和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是糖尿病史和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特别是有胰腺癌家族史,以及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胰腺癌能预防吗?
胰腺癌早期容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不易识别,而晚期治疗效果有限,据统计,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6个月,即使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或转移发生率高是胰腺癌治疗的难点,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5%,多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
那么,如何尽可能早期发现胰腺癌呢?首先,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定期主动筛查,筛查手段包括抽查查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或CT、腹部核磁共振等;其次,一旦出现任何消化道的不适,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就医,尤其是突然出现消化不良、黄疸、糖尿病或糖尿病加重的情况,更要足够警惕。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如戒烟限酒,清淡饮食,控制体重,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胰腺癌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