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查“癌中之王”胰腺癌?酒后呕吐大可先喝白开水?尊敬老人的故事?
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70岁的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的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罹患 胰腺癌 ,随即在美国纽约接受了肿瘤切除术,并取消了全球的演出。随之,这种恶性肿瘤马上为公众所关注。在恶性肿瘤疾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第六七位,我国发病率仅为6.5/10万。但胰腺癌死亡率很高,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癌 死亡率 高有三大谜团一是目前医学界对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二是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又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很多病人一经发现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三是因为单纯放疗或化疗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获得满意疗效、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并减少治疗费用的关键。
胰腺癌青睐四种人 吸烟 、过量饮酒、慢性胰腺炎 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吸烟饮酒者胰腺癌发病率是非吸烟饮酒者的2至2.5倍,且发病年龄提早10至15年,尤其是男性超过50岁,又有吸烟酗酒史者发病率比较高。在高危人群中,如发现胰腺癌的典型症状,应引起格外警惕,尽快到医院就诊。
上腹痛和消瘦是突出症状除上腹痛和消瘦外,食欲不振、乏力、黄疸、腹部包块,偶有脂肪泄和胆囊肿大等,都是胰腺癌的典型症状。当出现难以用胃肠疾病和心胸疾病及肝胆疾病解释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上腹痛和消瘦时,应特别警惕胰腺癌的可能。若出现胆囊肿大、腹部有肿块和腹水时,大多已是胰腺癌晚期。因此,有下列情况发生时应格外注意:近期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上腹部及后背部疼痛;经消化道造影检查后仍难以解释的消化道症状;难以用胰腺炎来解释的血清胰淀粉酶反复增高;吸烟而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男性突然发生糖尿病等等。有上述症状时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因为胰腺位置比较深,采用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螺旋CT检查效果较好,确诊率较高。一旦诊断为胰腺癌,也不要丧失信心,要尽早争取手术机会及化疗药物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
预防关键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胰腺癌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与饮食、化学药物、吸烟、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因素肯定有关。特别是饮食、生活习惯,如西方人食用肉食比较多,所以胰腺癌的发病率高。我们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量摄入这些含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会增高胰腺癌发生风险;而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多、纤维多的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因此,预防胰腺癌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先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如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以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要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适量饮酒;控制食盐摄入;杜绝暴饮暴食,这样可减少胰腺癌等的发生。
专家特别建议:胰腺癌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建议45岁以后,有条件的人最好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正常查体。查体提示有异常情况时,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检查通常有助于早诊。
酒喝多了会伤身,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酒精对健康的损害,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很多人过量喝酒时感觉不到胃肠道的反应,第二天清醒后却会明显感到头痛、烧心、胃痛、胃酸、胃胀、呕吐、食欲差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而造成急性中毒。
这种酒后的宿醉,会让肝脏囤集脂肪,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患有脂肪肝、酒精肝,或肝上有脂肪颗粒沉淀,都与此密切相关。另外,宿醉还易引起酒精性急性胃炎,导致自律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跳加速,使血液中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恶劣影响遍及全身。
酒后如果呕吐,最好什么都先别吃,但要适量喝白开水。因为此时神经反射很大,越吃越吐。人们酒后醒来最好吃馒头、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但不宜过饱。暂时别吃肉和油大的蔬菜以及刺激性食物,如冰箱食物、火锅、麻辣烫都要暂停。
现在伏特加+红牛、芝华士+脉动等洋酒的混搭,是不少时尚人士的喝法。其实,这些功能饮料不宜兑酒喝,因为它一般含有咖啡因、电解质等,掺兑在酒中饮用,电解质中的钠离子和咖啡因会增加心脏负担,使人感到心慌、胸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