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刀消融治疗肿瘤,胰腺癌病人生存期平均比传统放疗延长半年多
南都讯 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黄晓蓉 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前期非常隐匿,后期非常凶险。肿瘤一旦生长在肝门位置附近,传统外科手术还无法触及,令患者痛苦不堪。但在使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将带有冷消融或热消融的探针深入到肿瘤部位后,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些手术禁区的问题,将癌肿瘤消除,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据悉,该技术自2015年登陆我国,率先在广州暨大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得到应用后,迄今已有数百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这一手术获益,平均生存期达1年半左右,较以往传统的放化疗延长了半年多时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QosdOEHkiItJt~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264702&x-signature=Bo5Fzm5ghZP2Y0u8CmLY2ScaJ2E%3D)
18日,由广州抗癌协会和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主办的前沿 聚焦 转化2019纳米刀肿瘤消融学术论坛暨全国百场纳米刀技术交流、公益义诊启动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医疗界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国内诸多著名的肿瘤专家共同探讨肿瘤纳米刀消融技术与精准医学的最新进展。
在这次盛会上,还举行了全国百场公益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宣布从2019年5月18日起,广州抗癌协会将携手中国抗癌协会、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在全国举办百场纳米刀技术交流、公益义诊活动,组织肿瘤专家分批分赴广东省各县市和其他省市开展系列活动。
据了解,胰腺癌和肝癌等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只有不到20%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其他80%的患者多采用放疗和化疗,但总体疗效不令人满意。
这部分不能从传统治疗中受益的患者何去何从?这一直是肿瘤治疗界的大石。而纳米刀消融是世界上治疗晚期胰腺癌和肝癌的最前沿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临床上治疗的不足,给晚期胰腺癌和肝癌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1年10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纳米刀应用于临床,同年12月欧盟批准应用于临床。2015年6月中国正式批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是中国内地首家应用纳米刀设备的医院。
复大肿瘤医院院长罗荣城表示,本次会议主要是为肝胆胰肿瘤学界搭建学术交流和共享创新的平台,展示纳米刀消融技术及肿瘤精准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该领域诊疗指南的解读和新理念新模式的研讨,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做了中国首例纳米刀手术,在纳米刀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曾发表过国内第一篇论文和第一部专著,其纳米刀论文数及开展例数均居亚洲首位。因此,本次大会特意邀请了其肿瘤微创消融团队的学科带头人牛立志教授作了纳米刀消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这项技术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说,纳米刀消融治疗肿瘤已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肿瘤微创消融与放疗、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有机结合,对控制局部晚期肝胆胰肿瘤具有很好的增强效果。
肿瘤消融是21世纪肿瘤治疗的重大进展,使许多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耐手术的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常用技术有热消融(射频、微波)和冷消融(氩氦刀)。不可逆性电穿孔(纳米刀)是不冷也不热的特殊技术。如果说,消融是肿瘤局部治疗的皇冠,那么纳米刀则是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