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
清远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二区副主任医师张斌为患者做身体检查。
您听说过胰腺癌是癌症之王的说法吗?近日,记者在医院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部分市民对胃癌、肺癌、肝癌等常见癌症有所了解,但对胰腺癌的认识却较为陌生。胰腺癌为何叫作癌中之王?这与它起病隐匿难以早期发现、转移率高、难以治疗死亡率高有关。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人鬼情未了》男主角帕特里克、歌王帕瓦罗蒂、九段棋手陈祖德等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尽管声名显赫,也拥有优越的医疗条件,最后都没能从胰腺癌的魔爪下觅得生机。人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加以预防胰腺癌?清远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二区副主任医师张斌为市民带来一系列科普知识。
1、80%患者发现已是晚期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胰腺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的作用,外分泌主要是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辅助消化,内分泌主要是胰岛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来帮助我们稳定血糖,如果胰岛细胞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糖尿病。
胰腺发生癌变的几率不高,但是胰腺癌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消化道肿瘤。我国胰腺癌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近年来,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终以低生存率高居榜首。胰腺癌的分类中,其中以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五年的微乎其微。
张斌介绍,胰腺癌的可怕之处之一就在于其发现困难,如果不是刻意做相关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很难在早期确诊。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与胃炎、胆囊炎、消化不良的症状很像,患者可能表现出茶饭不思、胃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率比相邻的消化道器官癌变率低,且不被广泛了解,多数人首先不会将这些症状与胰腺癌联系在一起,有时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按照常见病治疗,症状在短期也会缓解,但等到患者出现体重下降或出现黄疸时,可能已经进入晚期。
张斌告诉记者,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微乎其微,甚至低于10%。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80%的胰腺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其余的20%的患者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癌症已经转移、勉强切除病灶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未转移时进行手术能将病灶切除干净的。所以,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患者,扩大未转移患者的比例,是提高胰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3、CT是确诊金标准早期发现癌变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
阿龙(化名)是张斌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位患者。2013年,阿龙来到医院做体检,在做CT检查时,发现胰腺有不明占位。张斌建议阿龙做进一步的强化CT复查,检查发现,阿龙的胰腺部位长了肿瘤,可幸的是,这个肿瘤处于初期状态,于是立即转到普外科准备手术。
通过根治性手术,阿龙目前的康复效果非常好。
五类高危人群要警惕胰腺癌四大早期症状要看清辨认
高危人群是疾病预防的重点。张斌提醒,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被列入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年龄60岁以上;
2、长期吸烟、饮酒;
3、肥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4、饮食习惯吃肉过多、职业精神压力大、接触化学品、接触射线人群应提高警惕;
5、胰腺癌家族史、患有胰腺炎或进行过胆道手术患者。
以上这些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进行定期体检,如有不适,应当及时检查。从预防角度来说,戒烟限酒、控制摄入动物脂肪、增加饮食中纤维素摄入、增强化工行业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保护、积极控制糖尿病等,都是预防胰腺癌的有效措施。而除了上述高危人群,张斌提醒,健康人群也不能觉得高枕无忧,有必要了解早期胰腺癌出现的症状。
第一,出现不明原因的腰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胰腺肿瘤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长在胰头部的肿瘤因为压迫胆管,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问题或黄疸;但胰体和胰尾的肿瘤即便到晚期也不会出现黄疸。黄疸的主要表现是,尿液先变黄,呈浓茶色,若病情继续发展,患者皮肤也会出现全身偏黄。
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升高。张斌强调,首次出现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得了糖尿病,继发性血糖升高很可能是胰腺出现了问题,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三,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明显下降,要警惕胰腺癌的信号。
第四,感觉身体经常无故疲劳。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到专科医院重点检查。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曹成飞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李思靖
通讯员彭可明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