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应验了?感染新冠以后,他的癌症离奇“痊愈”
得了新冠之后,把癌症治好了?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
真没骗你。
这种原本只能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剧情,在现实生活中居然出现了。
2021年1月2日。最新一期《英国血液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报道的一个案例,却让人感到神奇:一名罹患淋巴癌和肾脏病的61岁男子,此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短暂住院后回家休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d8c4def46f294a75bce23ad86ac431a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UZxK%2BGgXug0hlpRAX%2B%2F%2Bg68b6nU%3D)
四个月后,男子回医院复查。PET-CT扫描却提示,他体内的大部分肿瘤竟然神奇地都消失了。更为夸张的是,EB病毒拷贝数大幅下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ef459413d9e8409bb710c26978cbfd7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c8DohNxsSpNMszvlfRH0TP3ejyI%3D)
患者PET-CT扫描图
最神奇的是,在感染新冠后这位患者没有用过任何免疫化疗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来控制病情。
那它的淋巴癌是怎么缓解的?真的是被新冠病毒有关吗?
很遗憾的是,目前医学界针对这一现象也没有定论。但根据主流医学猜想,根治原因是肿瘤免疫疗法。
以毒攻毒?用细菌逼死癌细胞,他成功了
肿瘤免疫疗法听起来高大上,但真心不是一个什么新鲜东西。
早在19世纪末,肿瘤免疫疗法就已经初露端倪,发现者就是后来有肿瘤免疫疗法之父这一称号的美国医生:威廉·科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28e0ca510fb74090be47c1a69b9068a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RvkVarx6QUZ%2FGSQj5bBSEncQliw%3D)
威廉·科利肖像图
威廉医生干了一件在当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将致病菌直接打进肿瘤患者体内,造成感染,引发高烧,等烧退了后发现,部分患者的肿瘤居然没了。
本质上跟文章开头的那个淋巴癌患者的情况是不是非常像?莫非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真有效?
当然不是。以毒攻毒也并非百试百灵。有的患者打完之后身体好好的,啥事没有,也不发烧;有的症状严重,干脆没挺过去,烧死了;而有的发烧之后也熬过去了,但肿瘤还是好端端地长在那。
虽然疗效具有随机性,但也比癌症患者只能等死要好得多。威廉医生边改进边治疗,经过对致病菌的数次优化,自创了一个新的配方:过滤的「链球菌」培养液和「粘质沙雷氏菌」的培养液制成的混合液,后世称作科利毒素。并用它对乳腺癌、结肠癌、肝癌、淋巴癌等数以百计的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最后的治愈率也能达到20%~40%。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24885c88515b44ffa77bd5cffebdeb2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2F6XzcBA6gEQFdTQUVYJZmFBJuT8%3D)
患者经治疗后肿瘤逐渐变小,病况好转
在当时,威廉医生的这种奇葩治疗方法并不为主流医学所接受。随着医学研究渐渐深入,这种旁门左道才逐渐被认同,加以研究者的深度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肿瘤免疫疗法。
病毒刺激下,免疫系统支棱起来了!
发展了这么多年,这个肿瘤免疫疗法真的有用吗?
有的。
癌症常见的治疗手段:放疗、化疗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足。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直接针对癌细胞,但是会杀伤正常细胞。
而肿瘤免疫疗法呢?它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通过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使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从而只对癌细胞下手,避免损伤身体的其他细胞或组织,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不会像放化疗那样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本文开头的淋巴瘤患者,很可能就是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意外地激发了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激活了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与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清除掉体内新冠病毒的同时,顺手也把淋巴瘤细胞干掉了。
第二种可能:溶瘤病毒双管齐下,反间计诛杀癌细胞
除了肿瘤免疫疗法外,还有一种能够解释开头这一现象的生物疗法:新冠病毒属于「天然溶瘤病毒」的一种。
从名字就能看出,溶瘤病毒的作用就是把肿瘤溶解掉。可溶瘤细胞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耐?能把肿瘤细胞消灭掉?
原因有两点:
1、溶瘤病毒可以感染肿瘤,然后在肿瘤内部进行大量繁殖,引起癌细胞的裂解,死亡。
同时,在癌细胞裂解之后,细胞内的病毒颗粒将会释放,进一步感染周围的癌组织,然后就是新一轮的复制、繁殖,直至周围的癌组织都被溶瘤细胞"溶解"掉。
2、激活人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进而将其消灭。
所以,你可以把溶瘤细胞疗法看成是肿瘤免疫疗法的升级版。不仅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还能直接瓦解癌细胞,双管齐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338d597ee8b4fd881cdad95236155b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2mX447JGLmlP1y6BIdPR9fhCv2A%3D)
所以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癌症可以自愈。
在1950-1980年间,研究者们用肝炎病毒、埃及101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尝试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宫颈癌、胃、肺、子宫等晚期癌症,部分患者在感染病毒后出现肿瘤区坏死、肿瘤缩小等现象。
那这么说,癌症不就有的治了吗?可也没见这种溶瘤病毒疗法被大规模使用啊。
基因技术加持,癌症有药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天然溶瘤细胞非常容易被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然后清除,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也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还对人体具有极强的致病性,因此一直未能大规模应用。
受益于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病毒基因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溶瘤细胞的靶向功能:避免进入正常细胞,只感染肿瘤细胞,从而减少对机体的副作用,也可以有效提升病毒对肿瘤的消解能力。
目前全球已经有三款溶瘤病毒作为抗癌药物获批上市。分别为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Rigvir、Imlygic,适用于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胰腺癌、胆管癌、肝癌、宫颈癌等多种的癌症治疗。
癌症感染新冠就会好?可千万别
既然有医学疗法可以合理解释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肿瘤消失,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感染新冠肺炎的方式来治疗癌症?接种新冠疫苗呢?是不是也可以治疗癌症了?
当然不是。原因有两点:
第一,目前为止,这种案例也仅发生过一次,医学上的个例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不能形成成熟的治疗方案。
第二,根据《柳叶刀》上发表的文章显示,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之后,死亡风险更高、病情恶化更快。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3a79bc0d96af4a93abdf4ac56a2fa29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EnREci01rUJyupukXl%2B8UWXZUHE%3D)
癌症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癌症患者
故意让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没准肿瘤在被干掉之前,患者就先因新冠肺炎挂了。
虽然指着新冠疫苗治疗癌症,目前来说还是不大可能,但由于疫情紧急,各国政府都对新冠疫苗研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辉瑞、莫德纳的新冠疫苗也是人类史上率先获批的mRNA疫苗。而mRNA疫苗技术,很可能成为一项颠覆性技术,甚至推动人类医学研究的进步,治好癌症没准还真能指得上它。
想要进一步了解,欢迎点击。
而且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的一大杀器,国家已经免费提供,大家应接尽接。
所以,目前来看,直接用新冠病毒来治疗癌症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异想天开。但或许未来有一天,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的改造,保留其对人体免疫激活的能力,降低对其他组织的损伤,摇身一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溶瘤病毒,没准真的可以治疗某些癌症。
到时候我们可要感叹一句因祸得福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f20f7cc2d7a6496a9c7c73ee7fdaea6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310313&x-signature=QqQSFEfTFWYWnS92mAnJ7HoVDqg%3D)
— 参考文献 —
[1].Challenor and Tucker (2021). 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21 Jan 2.
[2].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Immunotherapy for Bladder Cancer Overview of BCG Immunotherapy. Retrieved January 7, 2021.https://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950803-overview:~:text=The%20most%20likely%20mechanism%20of,immune%20response%2C%20and%20antitumor%20effects.
[3].Alex D. Waldman. A guide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T cell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DOI: 10.1038/s41577-020-0306-5.
[4].马海燕.溶瘤病毒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6):847-850.
[5].Norris et al.Neuronal integrity and complement control synaptic material clearance by microglia after CNS injury. J. Exp. Med.2018. DOI: 10.1084/jem.20172244.
[6].The Toxins of William B. Coley and the Treatment of Bone and Soft-Tissue Sarcomas. Iowa Orthop J.2006; 26: 154–158.
[7].Liang et al., 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 February 14, 2020, The Lancet Oncology, Vol 21 No. 3: 335-337.
[8].Bommareddy, P.K., Shettigar, M. & Kaufman, H.L. Integrating oncolytic viruses in combin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Nat Rev Immunol18:498–51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