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可以说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但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孰因孰果,目前还有争议。因为确实有些胰腺癌病人,在早期是以糖尿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唯一得到共识的是吸烟,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其他方面,比如所谓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香港的艺人沈殿霞。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但目前胰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由于近年来发病情况的变化,比如发病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使得一些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范围应该扩大。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但这些人群以外者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有上述症状者,应该到专科医院重点检查。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检查最好是在大的专科医院并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由于检查医生的技术、经验以及设备等原因导致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而延误诊治的情况并不罕见。
警惕胰腺癌早期表现
1、食欲不振、消瘦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具体以食欲不振为首发症状的约10%,部分以消瘦为首发症状。其实,这已非早期征象。有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2、上腹不适和疼痛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明显。
临床表现
多数恶性肿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对于胰腺癌来说,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不舒服。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或者一段时间内不明原因地出现体重明显下降。部分病人会有疼痛,疼痛与否和肿瘤的位置以及大小有关系,这种疼痛可能是腹痛,也可能是腰背部痛。另外,部分病人会出现黄疸,黄疸更多见于壶腹部和胆管下段肿瘤。但需要指出的是,黄疸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肿瘤到了晚期,有些情况下正是由于黄疸才使得肿瘤得以较早期的发现。1990到2000年,我国做了一个八省两市14家三甲医院的统计。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胰腺癌的首发症状中,黄疸和腹痛最为常见,后面依次是消瘦、上腹饱胀、腰背疼痛、乏力,个别还有发烧的。
从解剖结构上,胰腺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胰头和胰体之间的部分称作胰颈。胰头的肿瘤由于靠近胆总管下段,更容易出现由于胆道梗阻造成的黄疸。胰腺体尾部的肿瘤靠近身体的左侧,和脾邻近,很少发生黄疸。所以有黄疸应该及早就医,没有黄疸也不能疏忽。
疾病治疗
手术治疗a.根治性手术b.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c.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手术疗法
药物治疗
(1)、化学治疗(2)、靶向药物治疗(3)、中医药治疗
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包括细胞因子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细胞过激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控制疼痛(2)、改善恶液质
疾病预防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30岁以上者至少要坚持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一旦出现腹胀、腹痛、发热,甚至有糖尿病、胰腺炎、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该马上去专科医院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此外,应该努力戒掉不良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能明显降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
想了解更多医学方面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wudalang987,每天更新,还可以线上解答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