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3个月,做了两次胃镜都正常,原来是胰腺癌
周一上午的门诊,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45岁的中年男性,旁边站着一个同龄的女性,是他的妻子。
我问他:最近怎么不好?
他一边拿出他的检查结果一边说到:我就是3个月前的时候吧,开始感觉胃疼,刚开始就是隐隐的疼,就以为是胃炎啥的,自己去药店买了点胃药来吃,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感觉疼痛有点严重了,就去医院做了一个胃镜,但是发现除了有浅表性胃炎以外,并没有别的什么问题。医生也说浅表性胃炎
是没有关系的,一般不会引起胃疼的。然后就给我开了点胃药,嘱咐我注意饮食,先观察看看。
过了一个多月,还是总是感觉胃疼,我自己不放心,又换了一家三甲医院去检查,医生觉得我之前的胃镜结果不准确,建议我再做一次胃镜看看,并且查一下幽门螺杆菌。虽然我不想做,但是为了搞清楚,所以又做了一次胃镜。
胃镜结果出来以后,跟上次结果基本一致,也是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轻度糜烂,但是幽门螺杆菌是阳性的。医生说有可能跟幽门螺杆菌有关系,就建议我吃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两周以后复查。
然后我就吃了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吃了两周以后,感觉胃疼的症状也没有缓解,然后就去医院又重新做了呼吸试验,提示幽门螺杆菌已经没有了。然后医生就说看来不是胃的问题,要不做个彩超看看是不是胆囊的问题?
后来我就去做了一个彩超,胆囊并没有问题,但是在胰腺的体部发现了一个低回声肿块。医生告诉我们说胰腺看着有问题,让我们做增强CT。
增强CT结果出来以后,报告上提示胰腺癌,我们拿到报告就赶紧来了这边,我们实在信不过当地的水平,知道咱们这边是治疗胰腺癌的权威,所以就想过来治疗。
听完他的讲述,我把他的片子挂在读片灯上,然后教授站起来仔细的看着读片灯上的增强CT,在胰体的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大约4*3cm的低密度肿块,强化不明显,最最关键的是肿瘤已经侵犯了肠系膜上动脉,这个是能否手术的关键因素。
我们看完片子坐了下来,然后看他的一些化验结果,CA199很高,其他都基本正常。
这时站在旁边的妻子开口问到:医生,我们这个能手术吗?
很明显,他们就是奔着手术来的,非常希望能够手术切除肿瘤。
教授想了一下说到:现在看来暂时不适合手术,要先用药,等肿瘤小一点再手术会比较好,现在手术风险太大了,肿瘤跟一个重要的血管粘在一起了。
病人听了这个回答,显得异常失落,仿佛不能手术就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教授安慰他说:现在也不是不能手术,但是手术风险比较大,而且做完效果可能也不太好,不划算,先用药控制一下,等肿瘤缩小了再手术,这样风险小,手术以后的效果也会更好,现在经常这么做的,不用太担心。
病人和家属听了教授的解释以后,松了一口气,然后说到:好的医生,反正我们就听您的,您说让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相信您的判断。
然后就给他制定了化疗方案,开始了化疗!
其实,这个病人如果在3个月前能够做一个腹部彩超看一下,也许就能及时的发现胰腺的肿瘤,也许就能够及时的切除这个肿瘤,而不用先进行化疗了。
胰腺癌为什么这么难发现?
因为胰腺癌的位置很深,在胃的后方,胰腺癌出现疼痛症状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胃疼,但是做胃镜却发现没什么问题。另外一个胰腺癌最常出现的疼痛位置是腰背部,因为胰腺位置比较靠后,侵犯腹膜后神经的话就会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很多人都会因为把胰腺癌的症状当成胃病或者腰椎疾病去检查治疗,而导致延误了胰腺癌的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