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为何体检显示正常,结果却查出胰腺癌晚期?2个检查尽量别省

为何体检显示正常,结果却查出胰腺癌晚期?2个检查尽量别省

admin2周前 (01-25)皮肤科1

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体器官的代谢、运转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也愈发多样化。其中,最让人们害怕的就是癌症。而癌症之王胰腺癌,由于一经诊断很可能就是晚期,而且治疗手段有限,手术根治率也很低,更是让人心生畏惧。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当中的排名居第3位。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意定期的体检,但是最后等到检查出胰腺癌的时候却已经是晚期了,这种结果让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平时所做的常规体检一般是查不出胰腺癌的。

一、为何常规体检查不出来胰腺癌

其实,在胰腺癌晚期的时候,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扩散情况,可以看出来肿瘤的存在时间已经很久了。那为什么如此严重的疾病,却没有在体检中查出蛛丝马迹呢?

要了解胰腺癌,我们首先要知道胰腺所处的位置。由于胰腺位于人体左上腹的最深处,所以总是显得深藏不露,这也导致胰腺这个重要的器官常常被人忽视。实际上,胰腺承担着重要的分泌功能,是仅次于肝脏的人体第二大消化腺。

常规的体检查不出胰腺癌,主要是因为胰腺的位置过于隐蔽,常规体检中的普通B超很难检测出胰腺小肿瘤。而且B超检查容易被肠胃道气体干扰,很可能漏诊。

以至于只有到了晚期,肿瘤逐渐变大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引发癌痛,才会让患者有所警觉。这时候超声能看到的胰腺肿瘤一般都较大,因为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胰腺癌又被称之为狡猾、善于伪装的癌症。若是不去特意做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的检查,几乎很难在早期就发现胰腺癌。

而胰腺癌可不仅仅是发病隐匿那么简单,其恶性程度高,还容易转移、进展迅速。并且它对化疗、放疗敏感性低,还没有公认的靶向治疗药物,更没有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

所以早期的诊断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如果想要排除胰腺癌隐患,那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排除胰腺癌隐患,这两个检查尽量别省

在胰腺癌的确诊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向患者重点强调两项检查,这与常规的体检有所不同,因为这两项检查对胰腺癌有直接的诊断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CT和磁共振来帮助诊断胰腺癌。

CT

这里的CT并不是普通的平扫CT,而是指上腹部增强CT。它具有成像清晰、扫描速度快的优点。通过增强CT,我们可以看到胰胆管处于何种扩张程度。此外,增强CT扫描很容易就能清晰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密度及血供情况,更清楚地观察到胰腺病变,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而且,在CT影像中,甚至都能看清楚2毫米的病灶,所以上腹部增强CT是筛查胰腺癌的重要检查。

磁共振

除了CT之外,核磁共振检查也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检查项目。胰腺癌通常会引发胰管的增宽或者是狭窄,而磁共振不仅能够发现胰腺的囊肿,还能检查出胰腺的扩张、狭窄,甚至能够发现胰腺存在的微小的肿块。

还可以将核磁共振造影术与显影剂注射搭配,这种属于非侵入性检查,能够清晰地看出胰管和胰腺的组织构造。

以上两种检查都是筛查胰腺癌的重要手段,而对于高度怀疑胰腺肿瘤小的患者,还可以做超声内镜,就是探头经口到胃,自胃看胰腺。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避免肠胃道内气体对超声检查的干扰,而且还能提供出胰腺的高分辨率声像图。超声内镜及其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是目前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最为准确的方法。

此外,确诊胰腺癌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身体症状。

三、这4大症状,都是胰腺癌发出的信号

上腹疼痛

胰腺癌初期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很可能是由于癌细胞浸润到腹膜、内脏包膜等。疼痛感主要来自在上腹部,时轻时重,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连续性的钝痛。由于这种疼痛的出现时间集中在饭后,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

黄疸

当胆总管被胰头癌压迫的时候,会出现阻塞性黄疸。因为胆管在肿瘤的压迫下,会变得狭窄,进而胆汁无法正常流出,导致黄疸出现。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皮肤泛黄、瘙痒,小便的颜色逐渐加深

食欲不振

因为胰腺本身属于消化器官,能够分泌很多酶类,促进食物消化。胰腺一旦发生癌变,就会导致胰腺分泌功能异常,食物难以正常被消化,人体随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腰酸背痛

由于胰腺位置特殊,紧邻着人体的脊柱,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胰腺肿瘤逐渐长大,会压迫或侵犯到腹膜后的腹腔神经丛,从而引发持续性的腰背疼痛。尤其是在平卧的时候,有更严重的酸痛感,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以上都是胰腺癌的早期征兆,出现上述症状,万万不可忽视,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专业性筛。如果不幸检查出胰腺癌,早期的治疗是关键。

四、检查出胰腺癌,这些治疗方案请收好

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胰腺癌来说,也只有通过手术的方式才能根治,进而提高长期生存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胰腺癌很难在早期发现,所以其手术切除率较低,早期的癌细胞转移也会造成根本来不及做手术。而且胰腺是个腹膜后位器官,它的背后很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很容易被长大后的肿瘤侵犯到,导致手术无法进行。

一般的胰腺癌病人,无论是胰头还是胰体尾,合并起来约有20%的病人,在初诊的时候能有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

其次,化疗是治疗胰腺癌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化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体能状态进行选择。主要的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或氟脲嘧啶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而且吉西他滨可以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相对来说,这种方案对于胰腺肿瘤缩小、症状减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最后,对于局部期的失去手术机会的胰腺癌,如果症状很明显,可以考虑局部的治疗手段,比如放疗、射频、超声聚焦等。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手术切除后,胰腺癌的复发率仍旧较高。临床研究发现,胰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胰周腹膜后神经侵犯有关。虽然胰腺癌扩大淋巴清扫根治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是存在局部高复发率的现象。所以这类患者术后往往需要进行化疗或者放疗来预防肿瘤的复发。

针对胰腺癌死亡率高,手术根治率低的特点,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防大于治,预防胰腺癌很关键

《中国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20版)》指出,年龄、吸烟酗酒、家族遗传病史、不健康饮食习惯等都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预防胰腺癌,可以重点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胰腺癌的发病人群偏向于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较低。一旦接触致病因子,就很容易患病。而且上了年纪后,老年人的身体大多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较容易诱发胰腺癌。因此,老年人更要做好胰腺癌的预防保健工作。

吸烟、酗酒等都是胰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对胰腺的分泌造成影响,导致胰腺上皮发生病变。此外,如果长期饮酒,会增加胰腺溶解酶的脆性,损伤胰腺。同时,酒精也会严重伤害到胰腺组织。因此,戒烟、戒酒就等于戒掉了胰腺癌的部分危险因素。

胰腺癌是有遗传倾向的,家族内具有胰腺癌病史(一级或二级亲属)的个体,推荐开展早期筛查。一般来说,有家族性胰腺癌的人群,40岁左右就要定期筛查了,一年一次即可。

另外,饮食方面的预防也是降低胰腺癌发生率的重要因素。日常饮食中,最好避免长期大量吃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胰腺的负担,还会使部分细胞增生变形,从而增大癌变风险。

写在最后

得了胰腺癌,最可怕的就是到了晚期才发现,因为这个时候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越早发现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就越高。

只有提高警惕,在平时的生活中建立正确的防范和筛查意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将胰腺癌扼杀在早期阶段。尤其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更是少不了,因为预防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治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2776

“为何体检显示正常,结果却查出胰腺癌晚期?2个检查尽量别省”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脱发,重在找准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脱发,重在找准病因,对症治疗

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中医认为发乃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如精血不足,气血通达不利,就会让头皮生发能力不足,引起脱发。若脱发严重,乃至长久不生,可以吃些中药养血生发、补肾健脾、活血化瘀。...

8个导致脱发的梳头方法,第一个就很多人做xooo

8个导致脱发的梳头方法,第一个就很多人做xooo

欲发不脱,梳头千遍。梳头不仅可以养气活血,还能促进秀发健康生长。然而,如果梳头的方法不对,反而会伤害头发,导致头发干燥、打结、没光泽,甚至还会脱发。梳头常见误区一梳到底这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把头发从上...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化疗后头发掉光,是不是化疗加重了病情?

直到现在,还是会经常有人问,化疗为什么掉头发?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今天就再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把化疗掉头发当作是一个制造化疗恐惧的极好素材,有人这样别有用心地...

生物素是防治脱发、白发和湿疹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5点?

生物素是防治脱发、白发和湿疹的常用药,服用时注意哪5点?

小丽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平时成绩不错,身体也很健康,但是他头上的白发太多了,这个问题带他上高中的时候就有,只不过他一直以为是过度学习导致的,所以一直没有在意,结果上大学以后白头发越来越多,...

雄脱是什么#雄性激素脱发

雄脱是什么#雄性激素脱发

你敢相信吗?十个男人九个秃。为什么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秃顶?如果你不想变成地中海,请一定要看完这期视频。 其实绝大部分秃顶都属于雄激素脱发。雄激素经过还原酶作用会形成双氢睾酮,体内双氢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