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无奈,叫做癌症晚期,患者遭遇的3种折磨,常人难以想象
据说,一些医生会在自己病重之后,在脖子上挂着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子。
为什么这些竭力救助患者的医生,会做出和职业角色定位相反的选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53761a9bb18b4f9ebea9bbc4cb3e7d6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406379&x-signature=mfQcLgsnE6QmubOiN3HXkecqcD0%3D)
一、一位美国医生患癌后的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美国的医学技术一直是癌症治疗水平的顶尖,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时,他们却做出了出乎意料的选择。羊城晚报曾经报道过一位美国医生患癌后的经历,触动了很多人。
查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偶然一次体检,发现体内有个肿块,经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胰腺癌有多可怕大家都知道,有着癌王之称,大多数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
而查理可以获得比一般人要强的医疗资源,将要负责查理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正巧他还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癌症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从5%提高至15%。
但是15%的5年生存率,也很残酷,查理知道自己经过手术后,生存率低,而且生活质量依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查理丝毫不为之所动,第二天他就出院回家,再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最后的时光都放在与家人相处上,他感到非常快乐。几个月后,查理在家中去世。没有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手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离开。
医生患癌,他们的内心感受往往比普通人残酷,作为医生,他们明白医疗的局限性,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选,知道什么叫做穷途末路。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cb7bbf149dff4ae5b06392da466cfdd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406379&x-signature=zbavGg6K0s%2F%2BcT90fEe%2BTHnK4Hc%3D)
二、有一种无可奈何,叫做癌症晚期
有些癌症到了晚期或许还有机会临床治愈,比如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但是还有很多癌症,一旦进入晚期,就只能尽量延长生命,不再以治愈为目的,而且患者本身会因为癌症,经历很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1、食欲不振、恶病质
罹患消化道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大肠癌、胃癌、胰腺癌等,都会由于肿瘤的不断生长,造成消化道堵塞,引起肠梗阻。这边才刚吃进去,那头就吐出来,最后无法进食,患者就会越来越瘦,体重急剧下降。因为营养被肿瘤大量消耗,加之营养补充困难,患者容易形成恶病质。
2、癌痛
癌痛是所有癌友最不想经历的事情,但到了肿瘤晚期,大部分癌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或局部的疼痛,一般是由于肿瘤侵犯神经,脏器包膜,或者病理性骨折,脑转移等引起。癌痛最严重时,人们难以忍受,彻夜难眠,甚至还有人因癌痛选择自杀。
3、感染、各种并发症
癌症晚期,患者体质下降,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后体内免疫力破坏,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数量下降,非常容易感染,可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重症肺炎、腹腔感染等。一旦感染,对于衰弱的患者而言,往往危及生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e46b55b40d14df8a7d972f9db54012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406379&x-signature=%2Bzur9O5ntwTyljXyHl%2B%2Fu4q8ruE%3D)
三、癌症晚期,是否该放弃治疗?
生命无价,但是在癌症终末期,医疗条件是有限的。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抗癌纲要中建议:确保抗癌治疗只用于可获益阶段,正视癌症晚期治疗的疗效有限,同时警示期癌症治疗决策需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资源浪费。
如果有些肿瘤发现得不是很晚,还有机会从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中获益,那么还可以尝试,如果发现得已经很晚了,无法从传统治疗中获益,就应该不要坚持传统的治疗。
中国疼痛领域专家、医学人文专家路桂军,从医21年,无数的临床经验让他领悟:癌症病人到了晚期不要过度治疗,甚至不要治疗了,应该去想想如何安宁地死亡
路桂军认为癌不要抗,不是抗就能赢的。癌本身就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与它和平共处,才是明智的生存之策。晚期患者过度治疗,在你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身体也为之付出代价。可以说生命后期,用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来抗癌,无疑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在生命后期,病人并不需要过度的诊治,而是希望能在疼痛舒缓的基础上被爱和关怀保护,有尊严且能不无遗憾地走入另一个世界,这也是另一个层面的善终。路桂军表示,他见过太多晚期病人,听过多少这样的哀求着安乐死,很多患者临死前依然咬牙切齿。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f453fc0d64cc4ad1a8899bdbef3e682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8406379&x-signature=Pw69GYcvl1iA5ztcp3N9iqduNsQ%3D)
四、癌症晚期,如何做好和患者的最后告别?
在生命的终末期,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医疗作用有限,但生命无价,与其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苟延残喘,不如花费更多的精力,尽量帮助和照顾临终病人,去好好跟他们告一个别。
1、止痛药该吃就吃
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癌痛的几率高达90%,这种千刀万剐的疼痛,如果完全不进行干预,很可能引起患者选择更极端的方式去解决。即使晚期患者,也可以继续接受规范的止痛治疗,将疼痛降到可承受的范围。
2、不要盲目进补
中国人对美食有一种热爱的追求,甚至用食物来表达喜爱。不少人总会选择买一些贵的,或是癌症患者喜欢吃的食物,让他们吃好。不过临终病人由于身体功能逐渐的衰退,对食物及饮水的需求将会减低,因此盲目进补可能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3、生活环境尽量舒适
临终病人需要安静的环境,及明亮的光线,给予内心足够的安宁。房间内白天可以拉上窗帘、开柔和的灯光,也可以播放一些祥和、温柔的音乐,给患者聆听,让他们享受片刻的宁静。当然,每个患者的需求不同,最终以患者的舒适度为准。
4、患者清醒时间多陪伴
由于血液循环变慢,造成脑部缺氧,临终患者对时间、人物会产生混乱,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个阶段不要勉强叫醒病人,而是在病人清醒的时候多花点时间陪伴他,并与病人互动,比如聊聊天,讲一些家庭趣事,或是给患者观看家庭相册,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
癌症治疗,并不是止步于治愈,更要注重心理层面的抚慰。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好好地告别,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治疗医生来辟谣
参考资料:
[1]《【推荐】一位美国医生的临终选择:有尊严地死去》.羊城晚报.2014-11-23
[2]《癌症到了晚期,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健康界.2020-06-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