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奇妙肚子疼,一查竟然是胰腺癌!
这是我经手的一个患者,暂且叫她刘阿姨吧。
刘阿姨60多岁,退休赋闲在家。她性格乐观开朗,平日里比较注重饮食健康,也不粘烟酒。前段时间她吃完午饭突然莫名奇妙的开始胃绞痛,还挺剧烈,如果0分是一点也不疼,10分是疼到无法忍受,他的疼痛能有7到8分,除了胃疼连带着后腰也跟着疼。她嫌麻烦就没去医院,自己吃了点吗丁啉,觉得能稍微好点,但还是疼,也恶心,吃不下饭。她就这么忍着,一直到了晚上10点多钟才逐渐不疼了。睡一觉第二天起床后就基本没有不舒服了,她也就没在意。过了几天她跟她弟弟聊天的时候提起来这件事,他弟弟觉得不放心,让她去医院查一查。她一想,查就查吧,就去了医院。医生给他开了抽血化验和腹部超声。血的结果倒没啥,白细胞不高,肝肾功能、淀粉酶也都没事。但是超声提示胰管稍微有点宽,胰头钩突部位有个低回声区,范围2×1cm大小,同时做了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有强化,但范围只有1×0.9cm,伴有胰腺颈部胰管狭窄。她拿着单子复诊,医生看过超声单子建议她住院查一查——她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住院了。
接诊的时候看到她体型比较正常,一点也不胖。自己说也没什么基础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高这些,但是她的弟弟和母亲有糖尿病。她自己也没怎么测血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就是最近几个月不知道为什么瘦了快10斤。查体的时候也没发现什么不正常的地方,肚子按着也不疼,眼睛也不黄。于是安排了一些更详细的检查。化验发现她的糖化血红蛋白稍微有点高,6.8%,进一步查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2点多,够糖尿病标准了,所以她有糖尿病。肿瘤标记物中CA 19-9轻度升高,50U/ml,其他抽血化验没有什么明显异常的情况。影像学方面腹部增强CT也显示胰管扩张,胰头可疑占位。患者经济条件不错,也做了PET-CT,但是PET-CT没有发现摄取灶。至此做过的影像学检查中有的怀疑胰腺癌,有的不支持胰腺癌,诊断陷入矛盾。
胰腺癌的诊断对下一步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胰头癌的手术比较大,如果最后做了手术却发现不是癌,她这个代价就有点大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漏诊了胰腺癌,这个代价更大,可能过段时间发现已经全身转移了,再做手术就已经无力回天了。所以有时候高度怀疑胰腺癌的时候偏向于积极手术。胰腺癌的诊断金标准是病理,所以要想办法拿到病理。接下来我们主任给她做了超声内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超声内镜的超声探头深入胃腔隔着胃壁贴近胰腺,可以避免腹壁和肠气的干扰,所以能够比经腹超声看的更清楚。但是超声内镜对于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穿刺有可能误伤血管,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在病灶比较小的情况下,细针穿刺取材量受到限制,有可能会取不到足够的病变组织,导致假阴性结果。好在主任技术纯熟,操作比较顺利。液基细胞涂片未见异常细胞。活检组织病理可见少量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胰腺导管腺癌。至此患者诊断明确。
患者家属联系了国内顶尖的胰腺外科专家,专家不放心又复查了腹部加强CT,不能确定是胰腺癌。但是由于有病理结果,最后还是做了手术。术后病理确认就是胰腺导管腺癌,但是已经伴有淋巴结转移了。
胰腺癌在早期阶段犹如鬼魅一般默默潜伏于人体,就算偶尔露出蛛丝马迹,也常常因为症状不典型而被忽略,等到症状明显时再去做检查可能已经扩散了。所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不拿身体当回事。就算没有不舒服,到了一定年龄也要定期体检,尽最大可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异常,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根治,避免酿成灾难性后果。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刘阿姨平时自觉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舒服,所以也没有做体检。她存在不明原因的消瘦,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她做了体检,可能会发现血糖的异常-事实上她确实有糖尿病。如果她又做了肿瘤标志物,会发现CA19-9的升高,虽然CA19-9升高可见于多种疾病,但是如果结合其他异常,比如消瘦和新发糖尿病,可能会促使她做进一步检查。刘阿姨应该说比较幸运,她的胰腺癌位置在钩突部贴近胰管,随着病灶增大,压迫胰管,导致胰管狭窄。腹痛可能是进食诱发了急性胰腺炎-当然,这只是猜测。腹痛促使她进一步检查发现问题。如果她的胰腺癌发生在其他部位,可能就没有这么早出现症状了。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健康体检还是有必要的,尤其对于有症状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