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刀精准放疗,帮助这位身患胰腺癌的大爷顺利生活了11年
近日,来自长沙的李大爷第十二次走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的病房,出门前,拉着他的主治大夫李小兵教授的手高兴地说,谢谢你们,已经11年了,我还要继续活下去。
原来,2002年的夏天,李大爷的家人发现李大爷明显消瘦了,间常感到腹痛、食欲也大不如前,急忙将其送到省内某医院就诊,通过CT、B超等检查发生胰腺上有个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胰腺癌。当医生们打开腹腔的时候,发现他不仅胰腺上长了肿瘤,而且肝脏表面还生了几个小结节,当时的情形,用老李的话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通过病友们介绍,他找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接诊他的皮鹏程教授回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年,我对这位老爷爷还是印象深刻,因为老爷子当时喜欢开玩笑,性格很好,不急不躁,对我们特别客气,特别信任我们,所以我们也愿意和他相处。那时我们根据老爷爷当时的病情,为他选择了当时十分先进的立体定向放疗技术——陀螺刀精准放疗。起初,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奢望,能够让老爷子顺利完成治疗就心满意足了,毕竟老爷子刚刚手术后不久,身体才刚刚恢复,而且患上的还是癌症之王——胰腺癌。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十多年过去了,老爷爷不仅活着,而且还活成了时尚达人,躺在床上刷抖音,那是一个利索,和老婆微信聊天,一会儿语音,一会儿又是手写,那个神情,完全不像一个患癌十多年的老人。
那么,什么是陀螺刀精准放疗呢?皮教授介绍道,陀螺刀是一种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它借助一种放疗设备,运用的是一种航天陀螺旋转原理,将高能量的伽马射线,360度无死角的高度聚焦在实体的恶性肿瘤身上,达到类似打靶的效果,而肿瘤周边的能量衰减很快,所以,不会对肿瘤周边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真正满足了临床医生既要控制肿瘤生长,又要保护肿瘤周边正常器官的目的,可以说是实现了高效低毒的愿望。正是如此,才为老爷子长期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呢?
科室副主任医师李小兵教授介绍,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胰腺癌的辨识度和警惕性,早发现早治疗。胰腺癌早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症状不典型,而且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容易被当成消化不良而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治疗。所以当临床上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纳差且出现消瘦时,一定要小心的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及时上医院查腹部B超或者是增强的CT扫描,往往能够早期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
二是规律的体检。胰腺癌的发病往往在明确的家族史的基础上和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因此,我们在尽量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规律的、定期体检如检查肿瘤标记物CA19-9,行便利、高效、无创的B超检查等是能够提前胰腺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的。
李小兵教授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得了胰腺癌也不可怕,关键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得当,完全可以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任斗、朱中山
编辑:杨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